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教学设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巩固练习】
以同步训练为主,选择部分题目完成。
【评价反思】
组内交流收获,课代表计分,评选优胜小组。
执教人
审核人
重点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备课时间
难点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上课时间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自主预习】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填写预习案。搜集资料。
过程
主要内容
十一届
三中全会
提出改革开放。
主备人
孙菁华
【预习展示】
1.课代表检查预习案的完成情况,根据质量得分。
2.每组选同学在黑板上展示预习的答案,订正后计分。
【预习交流】
1.组长带领订正预习案,同学用红笔改错,并在课本上标画相应的知识点。
2.学生分组讨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巡视或参与指导。
3.学生按照预习案记忆知识点,每组派代表展示得分。
课题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课型
新授课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学习
目标
1.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的重要内容。
2.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期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的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激发敬爱之情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1.1992年南巡
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强调特区姓社胆子要发展
3.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建设2.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
4.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党在3.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
【教后记】
初二级部历史教案NO.
邓小平
理论形成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十四大
1992年
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十五大
1997年
主要Βιβλιοθήκη 内容(1)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2)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意义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南方谈话
1992年
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主要
内容
1.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
2.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3.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义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革
开放后
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十二大
1982年
强调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
1987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的战略部署。
【点拨升华】
教师根据展示和抽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主要讲解重点、易混点、规律性知识、方法和技巧。
中共的历次会议时间——同步训练47页知识拓展
1935年遵义会议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的核心地位
1992年十四大江泽民的核心地位
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十五大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