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教学设计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教学设计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朱银才 授课班级:“2+1” 授课日期: 授课地点:教室 课时数: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材:张龙兴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06年第2版)第3章第2节
【教学目标】
知道静态工作点的含义,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会推导共射基本放电器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公式并会估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共射基本放电器的静态工作点估算公式的推导。

(2)估算共射基本放电器的静态工作点。

2.难点
共射基本放电器的静态工作点估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做演示实验:在P43页的图3-4三极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信号,用双踪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发现在输出端得到不失真的放大波形,去掉偏置电源,发现输出波形只有半个。

然后提问学生:这是为什么?这跟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单电源供电的电路结构
[幻灯展示]P43页的图3-4三极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教师讲授]:图3-4采用双电源供电,在实际应用中,常将基极电源省去,用集电极电源通过基极偏置电阻提供基极偏置电压。

同时,为了简化电路画法,用加小圆圈注上+Vcc 来表示集电极电源。

在放大电路中,把输入、输出电路的公共端称为接地端,简化后的电路如P44图3-5所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电路图,边画边讲解画图方法,然后简要分析电路结构。

[学生练习]在作业纸上画出P44图3-5单电源供电的三极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并叫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电路。

在学生画电路时,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讲评]点评学生练习情况
过渡语: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三极管有否电压和电流?下面让我们来学习放电器的静态工作点。

2.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幻灯展示]P44图3-5。

[教师讲授]:(1)静态:放大器无信号输入时的直流工作状态叫静态。

(2)静态工作点:在静态下电流电压共同确定的点叫静态工作点,用Q 表示。

一般描述静态工作点
的量用BEQ V 、BQ I 、CEQ V 和CQ I 表示。

[师生共同分析推导]:静态工作点估算公式。

b BEQ
CC BQ R V V I -=
BQ CQ I I β=
c CQ CC CEQ R I V V -=
BEQ V :硅管一般为0.7V ,锗管为0.3V 。

[例题分析]在P44图3-5中,已知CC V = 12 V ,三极管β= 50,R b =200K Ω,Rc=2K Ω,
请估算静态工作点。

先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接着教师用幻灯展示解题格式,最后强调解题格式:计算题的三步曲。

[学生练习]在例题电路中,已知CC V = 6 V ,三极管β= 100,R b =270K Ω,Rc=1K Ω,
请估算静态工作点。

叫两个中等程度的学生在黑板上解题,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解题。

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讲评]点评学生练习情况。

过渡语:一个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是否合适,是放大器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

新课开始的演示实验中,放电器的输出波形为什么会出现失真?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缘由。

3.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教师讲授]:若除掉b R ,电路如图所示,则BQ I =0,输入电流b i 随i v 变化。

在信号
负半周,输入电流b i 等于零,波形将产生失真。

若保留b R ,且阻值适当,则BQ I 将有合适的数值,保证则基极的总电流BQ I +b i 始终是单方向的电流,即它只有大小的变化,没有正负极性的变化,这样就不会使发射结反偏而截止,从而避免了输入电流b i 的波形失真。

如图所示。

三、课堂小结及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公式和静态工作点设置的重要性。

[巩固练习]
练习1:填空
(1)放电器_________信号输入时的直流工作状态叫做静态。

(2)描述静态工作点的物理量有I BQ 、I CQ (I EQ )、V BEQ 和______。

(3)一个放电器的______设置是否合适是放电器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

(4)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是为了保证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三极管都能够 ,并且处于放大状态,避免了波形的失真。

练习2:计算
在P44图3-5中,已知CC V = 9V ,三极管 =100,R b =300K Ω,Rc=1.5K Ω,请估算
静态工作点。

四、作业布置
1.画出P44图3-5单电源供电的三极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2.书本P61的3-2第1问。

3.书本P61的3-7第1小题。

五、板书设计: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