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在它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
-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也就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
它们一步步
地演变、进化,无不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生密切的关系。
我们的文字是我们文化的基石,汉字蕴含着文化,而文化又直接促进了汉字的形成,现如今汉字就成为了一种文化。
我们所熟知的一个成语“天人合一”,它的意思是在大自然和人类之间,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乃至可以合而为一,这种理解从古代的造字中就可看出,在早期汉字甲骨文和金文中,“天”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天,颠也。
”[1]天就是人头顶上方无垠的空间,天的意象,是通过人的形象
来体现的。
再者,“伦理”一词,“伦”字怎么来的呢?原来,它与水字旁
的“沦”同音,同源。
三点水的“沦”是“水的小波纹”的意思。
当微风吹拂水面泛起涟漪,具有动感却又平静协调,先民们于是联想到人与人的关系也应如此,便造出了同音的“伦”字。
用来表示指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可见从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许多词或成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人的思想
与观念。
汉字文化不仅仅涉及到了精神领域,也涉及到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
现在汉语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使用最多的语言,并且中国文化也受到越来越来多的关注,汉语和中国文化正受到许多国家大众的喜爱。
希望中国的汉字和文化能够更进一步的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