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撺.掇(cuān)娇奢人迹罕.至(hàn)有例可援B.创.伤(chuàng)斑斓广袤无垠.(yín)自相茅盾C.愤懑.(mǎn)辉煌骇.人听闻(hài)引经俱典D.寒噤.(jìn)籍贯怏.怏不乐(yàng)相得益彰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那是一张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除了桂林山水外,江西龙虎山的仙女岩也是举世无双....的。
C.灾区的人们不是在孤军奋战....,千千万万的国人在和他们一起守望相助。
D.每个品牌的背后都有若干人努力拼搏的汗水,他们沥尽心血....换来品牌的屹立不倒。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不可否认网络通信技术没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B.脐橙是当地著名的经济作物,许多赣南农民以种植脐橙为生。
C.班主任严肃处置了小明欺负班上弱小同学。
D.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由红色罐装、瓶装“加多宝”凉茶和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组成。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所以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努力行善爱惜身体,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②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
③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④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原因多半是因为人无远虑。
⑤一个家庭即使富贵至极,他终究挡不住只消福不种福。
⑥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
A.⑤⑥②①③④B.③④⑤⑥②①C.③④②⑤⑥①D.⑤⑥①④③②5.结合上下文,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教育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课题,谈到教育的态度,孔子注重向他人学习,强调借鉴,他说:“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教育,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之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塞下曲①·其六[唐]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②。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③,烟尘飞至今。
【注释】①塞下曲:这首诗是戎昱的组诗《塞下曲》中的第六首,其他五首都是五言六句的古诗,这一首是五言律诗。
此题一作《塞下曲》,唐新乐府辞,属《横吹曲》。
②骎骎(qīn):马走得很快的样子。
③卢龙塞:古地名,三国魏称卢龙郡,在今河北迁安县西。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主要写边疆的环境:北方凛冽,白草凋敝,胡人的战马跑得快。
B.颔联着力刻画边将的形象,表现了其夜间巡逻时赏月的愉悦心情。
C.尾联是诗人从边将的形象中自然引发出的感叹,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
D.全诗表现了残酷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7.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的环境描写意在渲染紧张的沙场气氛,欲扬先抑,笔势凌健。
B.颔联月与心相对,为边将出场做铺垫,简练含蓄。
C.首尾两联互相照应,使得中间两联的边将形象更为生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D.全诗遣词造句严整工稳,用字凝练、准确、形象。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12分)范纯仁为政纯仁①字尧夫,仲淹没,始出仕。
知襄邑县。
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
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②,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③甚急。
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
时旱久不雨.,纯仁籍境内贾舟④,谕之曰:“民将无食,尔所贩五谷,贮之佛寺,候食.阙时吾为籴⑤之。
”众贾从命,所蓄十数万斛⑥。
至春,诸县皆饥,独境内民不知也。
移齐州。
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
或谓:“此严治之犹不能戢⑦,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
”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
”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
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选自《宋史》,有删改)【注】①纯仁:范纯仁,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
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
②宿卫:古时指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的人。
③劾治:审查治罪,推究、审问。
④贾舟:商船。
贾,商人。
⑤籴(dí):买进粮食。
⑥斛(hú):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⑦戢:止,止息。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纯仁捕一人/杖之B.白其事/于上C.所蓄/十数万斛D.尽呼/至庭下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隶()(2)雨()(3)食()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2)至春,诸县皆饥,独境内民不知也。
11.根据选文内容,谈谈你对范纯仁的评价。
(3分)(三)古诗文积累。
(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分)(1),鬓微霜,又何妨。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
(5)安得广厦千万间,。
(6)水何澹澹,。
(7),欲报之于陛下也。
(8)_,将登太行雪满山。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6题。
(17分)第一次背娘刘俊奇⑴第一次背娘,是十多年前一个秋初的日子。
那一年我53岁,娘72岁。
⑵那些日子一直阴雨连绵。
每到这个季节,娘的膝关节病便会复发,于是便给娘去电话。
⑶电话的那端,娘全无了往日的欢欣,声音沉闷而又有些迟疑。
娘说,你要是不忙,就回来带我去医院看看也好……⑷我的心里一阵恐慌。
那时候娘大多数时间住在老家,她喜欢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说家里有老姊妹们可以拉呱,在城里你们都上班去了,自己一个人闷得慌。
只有到了每年最热和最冷的日子,娘才会在我们的劝说下,到我和弟弟妹妹工作的省城和海滨城市住上三四个月。
娘一个人在老家住的时候,因为担心儿女的惦念,总是报喜不报忧,像今天这样主动提出让我回去,还是第一次。
我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驱车三百多公里,从济南赶到沂蒙山老家。
⑸一路上忧心如焚,娘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⑹父亲去世时,娘才33岁,我最小的妹妹刚刚出生三个月。
为了把我们兄妹五个拉扯长大,尽早还清为父亲治病欠下的债务,娘就像一台机器,不分昼夜地运转着:白天在生产队干一天的活,半夜又要爬起来,为生产队推磨、做豆腐,这样每天便可以记两个劳动力的工分,而她每天的睡眠,经常只有三四个小时。
那时候,我们那里每天的工分价值1毛多钱,娘却经常一天可以挣3毛钱的工分。
村子里的人经常议论我娘的身子骨是“铁打的”。
我大伯则慨叹,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磨去半截了啊!时光磨走了岁月,却磨不走娘的意志力。
那时候,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咱不能让人家看不起,不能让人家笑话你们是没有爹的孩子……⑺在我的记忆中,最令人恐惧的农活之一,是从村西的渠道里挑水抗旱。
那时候种花生、种玉米、栽地瓜,全部要靠人工挑水。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娘挽起裤子赤着脚,一次次走进冰凉的渠水,在陡峭、湿滑的坡道上,弓着腰,挑着两个与自己体重差不多的水桶,一趟又一趟,在水渠和坑坑洼洼的庄稼地里来回奔波。
⑻后来,渐渐长大的我也加入到挑水抗旱的行列,才体会到那是怎样的一种苦不堪言:一根钩担挑着两个装满水的桶,沿着45度、近二十米高的一条又湿又滑的陡坡,上上下下,步步惊心。
挑水上坡时,必须保持身体与陡坡的平衡,脚要稳,脚趾头必须像钉子一样扒在湿滑的坡道上,稍微不小心,就会连人带桶滚进水渠……至今每次回老家,路过那条已经被移除了高高的土堰,看起来已经不是不是那么高、那么陡的水渠,腿依然会不由自主地发抖……娘说,那时候她一天最多挑过七十多担水,膝关节就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
⑼我曾经到省、市多家医院为娘看病,医生说是长期劳损引起的退行性病变,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
⑽汽车驶过一条小河,因为连续的下雨,到处泥泞,我让司机把车停在村头,心急火燎地向家里走去。
⑾娘见到我,艰难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手抚在肿得像大馒头的膝盖上,脸上呈现出痛苦又有些歉意的表情。
我在娘的跟前蹲了下来,想背着她上车。
娘犹豫了片刻说,“我一百三十多斤呢,你背不动吧?”看看院子里的泥和水,娘还是顺从地趴在了我的背上。
⑿平生第一次背娘,才知道一百三十多斤的娘是如此重。
娘看我有些摇摇晃晃,几次想下来,我阻止了。
走到街上,一位婶子正在大门口做针线,看见娘趴在我的背上,有些乖乖的样子,便哈哈地笑了起来,“哎呦,年幼时背着儿子,现如今老了,得让儿子背着喽……”⒀娘“嘿嘿”地笑着,笑声中,有羞涩又有些幸福的味道。
婶子的话,让我心头一热,眼泪差一点流出来。
想起儿时在娘背上的岁月,今天终于可以背着娘,既激动,又有些成就感。
记得我十五岁的那年,一次我突然肚子剧烈疼痛,吓得娘不知所措,慌忙背起比她还高的我,撒腿便往村卫生室跑……⒁在临沂市人民医院,我背着娘楼上楼下看门诊,拍X片,做各种检查,到处是温馨的目光和礼让。
医生说娘的腿并无大碍,开了些消炎和外敷的药,提醒要注意保暖等。
⒂中午,我背着娘走进一家比较气派的酒店。
正在这里用餐的人们向我们行注目礼,许多人站起来鼓掌。
⒃平生第一次背娘的我,那一天竟如明星般的荣耀……⒄吃过饭,我劝娘随我一起回省城去住,娘说家里还有喂的鸡,离不开,还是像往年一样,天气冷了再去吧。
我拗不过娘,只好把娘送回家。
⒅晚上七点多钟回到省城,立即给娘去电话报平安。
电话里却传来娘的哽咽声。
我大惊失色,慌忙说娘你不要紧吧?腿是不是还是疼得厉害?⒆娘没有回答,抽啜了许久才问我,你的腿、腰没事吧?你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背了我一天,心疼死我了……⒇顿时,我泪如雨下……13.除了顺叙外,本文还运用了哪几种记叙方式?分别有何作用?(5分)14.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娘挽起裤子赤着脚,一次次走进冰凉的渠水,在陡峭、湿滑的坡道上,弓着腰,挑着两个与自己体重差不多的水桶,一趟又一趟,在水渠和坑坑洼洼的庄稼地里来回奔波。
15.文中的娘看到儿子从几百公里外赶回家时,“艰难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手抚在肿得像大馒头的膝盖上,脸上呈现出痛苦又有些歉意的表情。
”请结合文意写出此时娘的心理活动。
(4分)16.文章的结尾非常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