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

如何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

附件2编号莆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课题名称如何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学生姓名刘金辉学号051103014专业英语班级05 级指导教师李丽娟2008 年1 月18 日如何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摘要:阅读方法比较其他扩大词汇量的方式而言,词汇的学习不仅仅是词汇本身,不仅仅局限于掌握词的词典意义或字面意义,而是在较为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

阅读涉及到文章、段落、句子、词汇四个层次的问题,我以为关键则在于读懂文章,先整体后局部再深入到点。

关键词:词汇量:阅读:阅读步骤:语言学家威德逊说:“没有词汇,你将无法表达,而没有语法,像一只无骨头的鸡”。

[1]正所谓词汇是语言的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

没有它们,就无从谈语言,因此,词汇的重要不言而喻。

我在农村中学教书多年,教学上碰到的问题不少,其中主要的是翻译,而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词汇量太少。

掌握的英文单词的量的不足,在自己设置的课堂补充材料的时候往往呈现出来。

单就Different Looks这个课题而言,按照教材本身的要求教学生认识并掌握简单的描述体貌特征的词汇,并不困难,但是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人的相貌时,他们往往在描写时想要把人物说得更形象、更鲜活,因此课本所学的简单的不多的单词,就明显地限制了部分学生的描写水平。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要从旁指导,就必须要给学生更多的词汇,问题是如果自己对于某些修饰用词也并不曾掌握,那又如何有教于学生的?譬如,学生问的诸如:国字脸,招风耳,丹凤眼,肥头大耳,剑眉等等。

教师如何教,在并不能在单词表里见到的?学生不会理解这里面的深浅,他把问题求教于我们,回答不了?奇怪啊,多多少少,要看扁老师,这也算了,我们自己“明白”,不计较就是,问题是打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把学生限制或者说束缚在课本之内,从而使他们失去了“胡思乱想”却是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并使学习变得枯燥不鲜活。

因此,扩大词汇量是我们的必然要求。

那么,如何扩大词汇量?我们会选择念字典,我有位同学,算是毅力惊人,从头到尾,把字典认真看了一遍,效果不错,但我做不来,好几次去尝试,都败下阵来,真是很头大。

后来也曾买了疯狂英语单词王,有书还有CD,结果也是一样,放弃,太晕人了。

有的人也曾利用影视作品来学习英语,但是照我看来,语速太快,剧本里话不多,词汇量少,也没办法一直看字幕,眼酸,画面生动。

所以,是有很多方式可以吸收词汇,扩大词汇量,但有的既费时费力,又枯燥乏味,只是机械记忆,缺乏语言环境,记住之后,忘记的多,有的倒是有个语言环境,可惜学起来不便,而且费时费力还费钱。

所以,比较上述方式而言,我认为,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最佳选择最好的方法。

为什么呢?阅读可以调节心理平衡也符合记忆规律。

因为阅读内容可以选择,可以经常更新,避免了简单的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带来的厌烦心理,不容易引起疲惫。

记忆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当初步完成单词的记忆后,还需要反复强化刺激,在大脑里记忆痕迹消失之前加深它,才可能长久不忘。

德国著名的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熟记之后仅过一个小时,就忘记了56%,两天后又忘记了16%,此后遗忘的速度大幅度放慢,6天后虽然还有遗忘,但仅继续遗忘3%。

[2]根据记忆规律,唯有阅读,而且是长期地阅读,才可能使得词汇不断地反复地出现,从而保证所记忆的单词不会很快忘记,而是累积不断扩大词汇量。

阅读方法比较其他扩大词汇量的方式而言,词汇的学习不仅仅是词汇本身,不仅仅局限于掌握词的词典意义或字面意义,而是在较为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

这有助于提升我们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词汇的内涵意义的了解,所谓的词汇的内涵意义包括情感意义,语体意义和社会意义,并且由于我们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学习英语,感受英语语言的机会太少,阅读多少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英语语言的氛围。

作为老师同时又是个学生,我发觉用英语组织教学的作用巨大,听和读一样,都有输入信息的功能,大量的语言信息的输入,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听懂某个词、某句话,也是为了让他们感受一种语言氛围,体验英语的语境进而产生使用英语语言的内在动力。

所以,现代外语教育语言学理论倡导词汇教学应结合语言情景和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因素来进行。

[3]这句话,体现出阅读对于扩大词汇量的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都会对某个层面的问题感兴趣,譬如有些人喜欢了解电脑、新材料等科技方面的情况,有些人关心人口的问题,生态环境的问题,有些人希望多掌握些地理、生物、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或者我们喜欢文学、音乐,影视及人物传记等等,阅读与兴趣相关的内容应当会轻松愉快,也可以轻松愉快。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发现自己的阅读兴趣。

明白自己的阅读兴趣所在,会有利于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材料,以避免陷入“苦读”。

若是视阅读为苦事,怕是很难坚持阅读。

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关键。

材料的选择要符合自己的阅读兴趣,但是仅仅注意兴趣是不够的,还要了解材料的阅读难度,不能选一些过于影响阅读速度,造成整篇文章理解上的断裂的材料。

我们知道,相同的话题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文体风格可能不一,表现手法可能各异,谴词造句可能千差万别,因此,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选择自己比较容易阅读的书刊。

这类书刊应该有以下几个共同点:一、可读性、趣味性强,读者容易产生阅读的欲望,希望通过阅读吸收材料里承载的思想、内容。

二、容易读,不会产生太大的阅读障碍。

我们可以在书店里买到中英文对照的书刊,这对于词汇量不多,刚开始阅读英语书籍的我们帮助很大。

三、有助于扩大词汇量,扩充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

所以,不能简单地把阅读看成扩大词汇量的方法,而是要在阅读的同时,扩充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完整的阅读。

阅读涉及到文章、段落、句子、词汇四个层次的问题,我以为关键则在于读懂文章,先整体后局部再深入到点。

我们在探讨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但是不能单纯地为了词汇量,放弃阅读的主要功能,即通过阅读了解作者在文章里承载的思想意图、知识信息,而迁就于词汇量的扩大,那样做的话,阅读时不管是重点词还是无关紧要的词,都将得查字典,这样的话,不但失去阅读的乐趣,而且眉毛鼻子一起抓的结果是“全乱套了”,很容易就割裂文章所承载的思想意图、知识信息,生词的学习怕也是效果堪虑。

如果并不想通过阅读除了扩大词汇量,还有了解文章的中心大意,对于词汇的理解就难以到位,记忆定难深刻,因为词汇在文章里才能得到最准确的运用,而且这样的阅读比较直接念字典更浪费时间精力。

所以我以为阅读的关键在于读懂文章。

有的人认为:“如果掌握的词汇量太小,读一篇文章,处处是生词,则会处处碰壁,文章不可能顺利读懂。

”根据的是比较普遍认可的这段话“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而句子则是传意的基本结构。

读懂每一句话表达的意思是真正读懂一段话、一篇文章的基础。

”按着这道理,最根本的是词汇。

然而,在探讨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这个前提下是不对的,因为我们选择的阅读材料要符合自己的阅读水平,所以,处处是生词就很可以说明材料选择的不对。

既然阅读过程中文章的思想意图,知识信息是最重要的,我主张一口气读下去,抓住文章的大意。

第二遍再看,则锁定重点段落或章节,进一步琢磨作者的思想意图,掌握文章的知识信息。

还要发现哪些段落或章节在文章结构上起重要作用,哪些段落或章节在文章的内容上起重要作用,哪些是风格上的,哪些是修辞上的。

在充分阅读,掌握文章主要知识信息的基础上,找出哪些是重点词,哪些是重点句,并且尽可能根据文章所描写的情境、上下文的联系来猜测陌生的词句。

要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掌握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知道句中每个词汇的意义和相关的词法,二是看得懂句子的语法规则,三是理解句子和上下文的关系。

所以,只要词,语法及句子之间前后上下的关系摸清楚,句子的理解并不困难,问题是有些句子是英语的俗语俚语,不合多数情况下句子的词语意义和语法规则,那么猜对就难,而且还查不到。

相比较而言,猜词还可以根据词的派生规律,推测生词的词义,据统计,熟记200个词根和词缀就能有效地帮助联系起数以千计的单词,如im-,in-,il-,ir-,un-等有否定含义的前缀。

实在猜不出意义的重点词,还可以查字典。

突出重点词句可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强化我们的记忆,又因为我们读懂并且读通了文章内容,而且因为词句是随着语境出现的,我们就更容易懂得如何使用新学的词句。

不会影响整体内容的理解的陌生词句,放在一边,阅读量多了,也可以慢慢地了解词义,不能每个词都去查字典,更没有必要见到好句子停下来就抄,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甚至扼杀阅读的兴趣。

按照上面所述之阅读步骤,先全面了解文章的大意,再部分重点突破,然后再重点句、重点词地层层推敲,无疑使得关键词汇更加突出,反过来还可以由点到面,通过对关键词汇、句子的串联,把文章的大概复述一遍。

这种由整体到局部,再由点到面的阅读方式对于提高整篇文章的理解和词语运用的能力会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可以很稳健很牢靠地记住文章里的新词。

阅读需要“量”。

大量阅读是巩固,扩大词汇量的好办法,大量阅读,反复接触句子、篇章之后,对重点的复现率较高的词汇,有比较深刻的记忆,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大量阅读还可以在语言吸收上达到“潜移默化”,并且获得语感。

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扩大词汇量还有助于我们对词汇的长久的理解记忆,而词汇量的扩大反过来又可以促进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阅读需要连贯性。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文章的连贯和时间的连贯。

阅读每篇文章时都尽量节奏紧凑,这样有利于对整篇文章形成总体看法,不至于断裂。

每天坚持阅读,可以使词汇量的扩大在时间上的有保证,词汇量不是一朝而就的,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阅读并且是长期地阅读可以保证词汇量持续地扩大,譬如每天阅读6页,假如是6×225=1350字,假设生词率是1%,那么每天接触至少13个以上的新词,几年下来就可以有足够的词汇量去阅读较难的文章了。

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还要注意要适时改变一味地读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的习惯。

我们在大量阅读,并因此扩大了我们的词汇量之后,若是不改变按照兴趣选择阅读材料的习惯,在我们感兴趣的题目里词汇的量的扩大会趋向饱和。

我们还要警惕“假读”,假读即英语阅读中的“母语转移现象”。

[4]我们的大脑在阅读外语时有一个顽固的习惯,就是顽固地把一切读进来的外语统统都转化成汉语来理解和记忆,并且达到了顽固不化的程度。

这造成一篇英语文章读完后,文章内容在大脑里被转换成了汉语,我们只记住了语言承载的信息,根本就没记住英语语言信息,当然就不可能记住什么新单词。

据心理语言学家研究,大脑对来自不同途径的信息,吸收率是有差异的,听觉为11%,而视觉为83%,可见阅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