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制内墙板工艺工法技术标准

预制内墙板工艺工法技术标准

A
门头板 1 1 1-21 1-44
线管套筒
接驳口 C
L型钢托架
11
1-45 1-22
U型钢板卡
L型钢板卡
电箱
B
11
1-41 1-40
隔墙板 A
隔墙板 B
三联插座
C
预制内墙板立面排板示例及详图索引
审核
校对 张芸 设计
张芸、马靖

1-3
第一分册:通用部分
四.预制内墙板安装顺序示意图
第一册:通用部分
标准板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表面平整
4
用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立面垂直
4
用 2m 靠尺检查
接缝高低差
2
用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阴阳角方正
3
用阴阳角尺检查
门窗洞口
±5
用直尺检查
缝隙宽度
±2
用直尺检查
2.3 一般项目 2.3.1 板间拼缝宽度为 5±2mm。板必须用专用粘结剂和嵌缝带处理。粘
接剂应挤实、粘牢。嵌缝带用嵌缝剂粘牢刮平,不得出现毛刺、露网。 2.3.2 阴角处的嵌缝带宽度应不小于 200mm。 2.3.3 门头板与门边板的缝隙用胶粘剂填实,并用嵌缝带做增强处理。
及合格证。 1.3 预制内墙板的外观质量及尺寸允许偏差检验以 1000 块为一个批次,不足
1000 块的也视为一批。每批随机抽查 10 块。 1.4 预制内墙板的外观质量应按表 1.4 检查。其中一项不合格的,则应判定
为不合格。
表 1.4 预制内墙板外观质量
项目
内容
指标
检测方法
露网 孔洞 蜂窝麻面
—— 贯穿性裂纹、非贯穿性横向裂纹
2.1.3 预制内墙板施工前,总包单位应提供主体结构尺寸移交单。内容包括但 不限于轴线尺寸、墙(柱)垂直度、梁(板)底标高、水电管线定位尺
寸。墙板安装单位进行复验。基层质量不合格的,由总包单位负责整改。 2.2 主控项目
2.2.1 预制内墙板安装允许偏差见表 2.2.1 表 2.2.1 预制内墙板安装允许偏差(mm)
GB50045-2005
2.1 鸿坤及其下属公司在各地管理的新建及改、扩建的住宅和公建项目;
2.2 抗震设防烈度 6-8 度的地区。
3.技术标准分册:
本技术标准共分二册。第一册介绍预制混凝土条形内墙板工艺工法的通用部分;第二
册介绍挤压成型工艺非配筋混凝土预制内墙板。
实行日期 二 0 一五年九月一日
4.其他:
鸿坤住宅建筑构造技术标准 ---- 预制内墙板工艺工法
编号:HK-GC-TJ-01 版号:V3.0
目录
编制说明
G2
第一册:通用部分
一.深化设计
1-1
二.预制内墙板组装平面图示例、详图索引
1-2
三.预制内墙板立面排板示例、详图索引
1-3
四.预制内墙板安装顺序图
1-4
五.材料进场检验与工程质量验收
1-5
不应有
自然光条件下, 距板面 0.5m 处目 测
裂缝
非贯穿性裂纹,长度大于 50mm 或宽度 大于 0.2mm
非贯穿性裂纹,长度大于 2cm
不应有 ≤2 处
用游标卡尺及刻 度为 1mm 的钢直 尺测量
缺棱 掉角 壁厚
长度大于 30mm 或深度大于 10mm 长度大于 50mm 或深度大于 20mm
——
张芸、马靖

1-4
第一册:通用部分
第一分册:通用部分
五.材料进场检验与工程质量验收
1.材料进场检验 1.1 工程中所用的预制内墙板以及安装辅材等,必须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
核素限量》BG6566 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标准的要求。不得采用对人体有害及对环境有污染的材料。 1.2 材料进场时,厂家应提供预制内墙板、粘结剂和嵌缝带的质量检验报告
±1
用刻度值为 1mm 的钢直尺测量板的两端及中部
用 2m 靠尺和塞尺测量靠尺与板面两点间最大距 ≤2

≤6
用钢卷尺测量板面两个对角线长度差
≤L/1000
拉线用塞尺测量侧面弯曲最大处
1.6 预制内墙板安装专用的粘结剂质量与安装质量关系重大。墙板安装时必须使用 厂家提供的与墙板配套的专用粘结剂。禁用 107、108 胶等不防水、易老化、粘结强 度低的产品。 1.7 墙板原材料、辅材质量标准和检验要求详见各分册的专项说明。
2.排板图应在主体结构出±0 之前完成。 3.排板图可由生产厂家设计,但应充分征询设计及施工单位意见。最终完成
的排版图需设计、总包、监理及项目部签字确认。 4.总包应根据排板图,把电气专业甩管的定位尺寸标注在施工图中。并经厂
家、监理及项目部确认。 5.排板图应包括平面布置图及立面图。图中应标明墙板编号、类别、规格尺
六.成品保护:
1.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之间应密切配合,合理安排工序。预制内墙板安装完毕后, 24 小时内不得碰撞。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并对墙板进行必要的保护。墙板 安装 7 天内不得受到平面外的作用力。
附录
1. “倒八字”门头板推荐做法 2. 预制内墙板与结构墙(柱)连接推荐做法 3. 结构墙、梁底预留企口节点 4. 预制内墙板现场开槽及敷设水管做法
2-9 2-10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主要包括预制内墙板的深化设计、材料要求以及工艺流程和构造做法。供设计、施
工、监理等单位在鸿坤工程中试用。
1.编制依据:
《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
GB/T23451—2009
《建筑轻型条板隔墙技术规程》
JGJ/T157—2008
《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
JG/T169—200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寸;门洞口位置和尺寸;预埋管线、插座及开关底盒的位置和尺寸;预埋 件的位置、数量、规格种类等。 6.排板原则: 6.1 没有门洞口的墙体,应从墙体一端开始沿墙长方向顺序排板;对于有门
洞口的墙体,应从门洞口开始分别向两边排板。当墙体端部的墙板不足 一块板宽时,应设计补板。补板宽度不应小于 300mm; 6.2 应以保证电气管线布置在预制内墙板的孔芯为前提。当电气点位的设置 与之冲突时,应先考虑调整电气点位。确实不能调整的,再考虑通过调 整板块尺寸来解决; 6.3 严禁将电盒、过线盒、空调预留孔等设置在预制墙板板缝内; 6.4 使用两联或三联开关时,预埋电盒的宽度不应超过板宽的 1/2; 6.5 位于结构梁下的门头板,应采用下挂的方式与主体结构一起浇筑成型; 6.6 小于 300mm 的门边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并宜与主体结构一起浇筑。 6.7 墙体长度超过 4m 或墙体高度大于标准板的长度时,需进行专项设计,以 保证墙体稳定性。
2-8
6. 预制内墙板与结构墙连接节点(一) 7. 预制内墙板与结构墙连接节点(二) 8. 预制内墙板与结构板底连接节点 9.预制内墙板与结构梁底连接节点 10.预制内墙板与结构楼板连接节点 11.预制内墙板与混凝土反坎连接节点 12.门头板构造及安装做法(一) 13.门头板安装做法(二) 14.门头板与结构板底连接节点 15.门头板与门边板连接节点(一) 16.门头板与门边板连接节点(二) 17.预制内墙板预埋线管、开关、插座做法 18.预制内墙板现场线管接驳做法 19.预制内墙板吊挂重物节点构造(一) 20.预制内墙板吊挂重物节点构造(二)
材料进场检验与工程质量验收
审核
校对 张芸 设计
张芸、马靖

1-5
第一册:通用部分
第一分册:通用部分
2.预制内墙施工质量验收
2.1 一般规定: 2.1.1 墙体工程质量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和《建 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的有关规定。 2.1.2 隐蔽项目验收内容:墙体中设备管线开槽、安装,以及防火、隔声、保 温等材料的设置及验收记录;墙体轴线、反坎的设置及施工验收记录; 墙体中预埋件、钢板卡、吊挂件等安装、固定及防锈处理验收记录;墙 体接缝密封、防裂处理及其它隐蔽项目。
目录
审核
校对 张芸 设计
张芸、马靖

G1
鸿坤住宅建筑构造技术标准 ---- 预制内墙板工艺工法
编制说明
《鸿坤住宅建筑构造技术标准--- 预制内墙板工艺工法》是由鸿坤伟业房地产开
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坤)编制的用于鸿坤及其下属公司管理的建筑工程专用技术
标准。本技术标准在总结北京市场பைடு நூலகம்目应用预制内墙板经验的基础上,推出试行版。
此部分工作应在结构 出±0 之前完成
施工图
深化设计流程图
控制点 1
精装修施工图
征询设计、及总包 意见调整施工图
厂家绘制排板图 设计、总包、监理、项目部签字确认
控制点 2
厂家 生产、备货
控制点 3
总包 在施工图中标注预留管线定位尺寸
厂家、监理、项目部确认
控制点 1:精装修施工图应在项目开工前完成。 控制点 2:预制内墙板排板图应在主体结构出±0 之前完成。 控制点 3:总包在电气施工图中图中标注预留管线定位尺寸。
4.1 防火、隔声:选用预制内墙板时,其防火和隔声性能应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 4.2 防潮、防水构造:预制内墙板位于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时(如卫生间、洗衣间
等), 应设置混凝土反坎。建议优先采用预制混凝土反坎(与现浇楼板同期 施工就位)。 4.3 抗震构造:预制内墙板顶端用 U 型、L 型钢板卡及射钉与结构梁(板)固定。 4.4 抗裂构造: 4.4.1 墙板板边榫头、榫槽构造 4.4.2 使用与墙板材料配套的粘结剂、嵌缝剂、嵌缝带 4.4.3 在“L 型”、“T 型”“十字型”等应力集中部位,预制内墙板的连接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