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道路测试技术第三章道路承载能力
道路测试技术第三章道路承载能力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TSD的数据可以提供连续的道路挠度剖面图,从中 能够获取荷载指数,同时也能估计道路疲劳/剩余寿命。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6. 后插式路面弯沉自动测试仪 云南公路科学技术研究所 研发 交通行业标准JT/T 699-2007《后插式路面弯沉自动测试仪》
标准轴载:BZZ-100 轮隙宽度:12cm 测试梁前臂长:2000mm 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弯沉 非接触式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测路面温度 纵向距离传感器测桩号 与贝克曼梁进行对比试验,建立相关关系,换算。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五、其他方法
1.激光弯沉测定仪 利用激光光线作为臂长,专门测路面微小弯沉,微米级 例如冬季沥青路面,贝克曼梁无法测量时。 激光测定仪具有操作简易、精度高、读数稳定、体积小、
质量轻等特点。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激光器、光电转化测头、放大器、电桥、显示表示 激光—硅光电池原理、前进卸荷法 发出激光————5m————光电转换、测头,回弹 变形大,落入小孔的激光量多,则产生的电流大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③ 用途: 弯沉值
弯沉盆分析
道路结构承载力 路面性能评价 预测路面剩余寿命
反算路基路面各层模量 水泥路面接缝传荷能力评定 探查水泥路面板脱空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通过对FWD所测弯沉盆数据的分析,反演路面结构 层的弹性模量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路面结构力学特性的模拟 反分析的适定性(存在性、唯一性、稳定性) 反演结果的验证与应用等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2.工作原理 标准质量的重锤从一定高度落下,发生冲击荷载,路
面表面产生瞬间变形,位移传感器测定各点弯沉、描绘弯 沉盆、统计计算。
落锤 测试梁
位移传感器
落锤
承载板
D4 D5 D6 D7 D3 弯沉盆
D1 D2
FWD测试原理
承载板
位移传感器
FWD测试装置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3)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
①接缝传荷能力评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
将荷载施加在邻近接缝的路面表面,实测接缝两侧边 缘的弯沉值,则传荷系数为:
式中:Wu—未受荷边弯沉值; Wl—受荷边弯沉值。
kj
=
wu wl
× 100
等级
优、良
中
次
差
接缝传荷系数 kj(%)
>80
56~80 31~55
<31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满足要求,得满分,否则,得零分。
超出2~3S值剔除、分析、局部处理。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2)路面结构强度评价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路面结构强度的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优
良
中
次
差
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PSSI
≥90
≥80, <90
≥70, <80
≥60, <70
<60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pavement/ma nagement/rwd/index.cfm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4.滚动动力弯沉仪RDD (Rolling Dynamic Wheel Deflectometer) 德克萨斯大学研制 滚动式弯沉传感器 测速25km/h 提供路表被损摄像 特点:连续测量、信息量大、但测速较慢
lB= a + b lA 相关系数 R≥0.95
换算为回弹弯沉值,才能用于路基路面强度评定。 ③ 不同路面结构和材料、路基状况、温度、水文条件、 路面使用状况,其对比关系也有所不同。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四、落锤式弯沉仪(FWD)
Falling Weight Deflectometer 始于美国、日本、丹麦,美国SHRP计划,用FWD 进行长达20年的路面跟踪观测与使用性能研究。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5.评价
(1)施工质量验收
lr = l + Za S ≤ [l]
Za为与保证率有关的系数
层位 沥青面层 路基、柔性基层
高速、一级公路 Za=1.645 Za=2.0
二、三级公路 Za=1.5
Za=1.645
路基[l]按Eo计算:
l0
=
9308
E −0.938 0
沥青路面[l]为路表面弯沉检测标准值la(按设计结构计算)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3)美国(WES)Vibrator
AASHTO T256: Pavement Deflection Measurements
AASHTO=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
②板底脱空状况评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 根据面板角隅处的多级荷载弯沉测试结果,并综合考
虑唧泥和错台发展程度以及接缝传荷能力进行判别。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6.注意事项
测试车标准轴载测定
轮距间隙(可加垫片撑开)
测头安放位置(轮隙中心 前方3~5cm处)
荷载稳定(行车偏载、前 移)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三、自动弯沉仪
1.主要设备 法国Lacroix洛克鲁
瓦型 由承载车、测量机架
及控制系统、位移、温度 和距离传感器、数据采集 与处理系统等基本部分组 成。
测量机构安装在测试 车底盘下面。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ASTM D 4695: General Pavement Deflection Measurements
ASTM =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振动式弯沉仪的特点: 动荷发生器(周期荷载) 传感器(精度高、重复性好) 多点弯沉 动荷较小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③温度修正:
沥青层大于5cm,路面温度 超过20℃±2℃时,需要进 行温度修正。
修正方法:查图法(美国): 需要测得路表温度和前5日 平均气温,知道沥青面层厚 度和基层类型。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④若在非不利季节测定时,应考虑季节影响系数。
⑤评定路段弯沉平均值、标准差及代表弯沉计算。每公里每一 双车道80~100点。 (评定标准)
/wsdot/modul es/09_pavement_evaluation/09-5_body.htm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3.滚轮式弯沉仪RWD (Rolling Wheel Deflectometer) 高频激光扫描 丹麦 美国 瑞典 测速约55英里/小时,适合于路用普查 特点:真实受力状态、测速高、影响交通小
LOGO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支喜兰 2014年3月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一、概述
1.意义 路基路面整体强度(承载力)——荷载——变形 弹性理论——回弹弯沉值
设计
施工
养护
沥青路面 重要
设计指标
路基、沥青 路面结构层
施工质量 验收指标
路面结构 强度评价
指标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5.4m(铝合金、折叠)
1x
(3.6m+1.8m)
7.2m
(4.8m+2.4m)
百分表及表架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3)温度计 接触式路表温度计 端部为平头,分度不大于1℃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3.测试过程 前进卸荷法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4.数据整理 ①测点实测回弹弯沉值:
BZZ-100 100±1 50 ± 0.5
轮胎充气压力(Mpa) 0.7 ± 0.05
单轮传压面 当量圆直径(cm)
21.3 ± 0.5
轮隙宽度
应满足能自由插入弯 沉仪测头的测试要求
p d d
p d d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2)路面弯沉仪
贝克曼梁:
3.6m(铸铁)
(2.4m+1.2m)
2x
④ 弯沉值的横坡修正:超高路段横坡 i >4%
横坡 i 范围
>4%
高位修正系数 低位修正系数
1/(1- i )
1/(1+ i )
⑤ 不宜检测情况:路面严重损坏、不平整、有坑槽、车 辙,平曲线半径过小处,可能损坏设备。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4.注意事项 ① 自动弯沉仪测定结果为静态总弯沉。 ② 与贝克曼梁做对比试验,确定两者的相关关系
Dynaflect Force Output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Standard Location of Dynaflect Loading Wheels and Transducers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2)美国(加州)Road Rater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Road Rater
车载式
拖车式√
内置式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1.主要设备 ① 荷载发生装置:锤质量200kg,产生50kN冲击荷载,
承载板D=30cm,相当于标准轴载P=0.7MPa。 ② 弯沉检测装置:位移传感器7-9个,0~250cm范围
必须包括0cm、30cm、60cm、90cm四点。 ③ 运算及控制装置:记录各点变形 ④ 牵引车
激光弯沉测量原理图
第三章 道路承载能力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