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1)一、前言 (1)(一)研究背景 (1)(二)问题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4)二、定性部分 (5)(一)我国二元消费结构对汽车销售的影响 (5)(二)基础设施对汽车销售的影响 (5)(三)能源限制对汽车销售的影响 (5)三、定量部分 (6)(一)变量的选择 (6)(二)模型的建立 (8)(三)逐步回归模型的检验 (9)(四)逐步回归法模型解释 (10)(五)主成分分析法模型检验 (12)(六)主成分分析法模型解释 (12)四、结论及意见 (13)(一)汽车厂商需根据宏观经济数据合理化汽车生产计划 (13)(二)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营销体系 (13)(三)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汽车的开发 (14)(四)政府政策支持 (15)五、参考文献 (15)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及销量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汽车工业逐渐成为扩大内需、支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汽车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汽车销量的增长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收集了15年来,汽车销量,汽车产量,汽车进口量,GDP,公路发展状况,石油价格指数,机械工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汽车贷款利率等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一次分析个因素对汽车销量的影响,并根据模型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关键词:汽车销量影响因素政策建议未来预期国民经济Abstract: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auto industry gradually become the expansionof domestic demand, the support of future growth important strength; A national automob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auto sales growth for one country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paper, collected in the past 15 years, auto sales, car production, auto imports, GDP, highway development condition, oil price index, machinery industry factory-gate prices index, car loan interest rates and other dat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through an analysis of car sales a factor of influence, and according to the model problem and suggestion, puts forward relatedKeywords: car sales Influence factor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he expected future National economy1. 前言研究背景:.1汽车产业的地位汽车工业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汽车工业在我国经济中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工业,乃至整个GDP的增长都具有决定性,2005年,汽车业产值达到万亿元,汽车行业向国家纳税超过2000亿元。
汽车产业的产业链很长,作为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对社会的贡献并不仅仅局限于产销量或GDP数值的增加,其辐射效应也很重要。
在德国,每7个从业者中就会有一个与汽车行业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在日本,汽车产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650万人,其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11%。
以通用倒闭为例,通用公司关门,250万人就会下岗。
会影响到30多个行业。
汽车产业,不禁汽车产业的辐射范围广,而且其增长速度迅速,成为我国GDP 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据专家预测,中国在未来10年汽车产量增长率将是我国GDP增长率的倍,正在成为新时期的经济增长点。
1.1.2我国汽车市场需求现状(一)汽车市场结构较合理我国汽车需求市场仍呈现车型结构合理化的特点。
第一,轿车销量的增长速度高于其他车型。
轿车是我国未来汽车结构中增长最快的车型。
在载货汽车销量中,汽车市场发展速度呈现出两头快、中间慢的格局。
重型载货汽车保持超高速增长的趋势,轻型载货汽车一改下降的势头。
重型载货汽车的发展使重、中、轻、微型汽车的比例更趋合理。
(二)经济型轿车占据主体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提高,我国购车数量有了大步的提高,但是纵观所有汽车市场,近几年车市的热销车型还是集中在经济型轿车, 中高档轿车的受关注程度有所增加, 但不会马上成为车市的主导车型,,据统计, 全国汽车交易市场中近70 % 甚至占更大比例的人群在关注10 万元以下的车型。
(三)新车型优势明显往往新车型的上市会给汽车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尤其是短时期内,新车型的销售会出现一个井喷状态,对其他同类型车的销售会造成一定影响。
1.1.3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汽车量有了飞速的提高,但拥有量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市场空间依然很大,我国汽车市场目前400多万的销量仅仅相当于上世纪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并且我国的人口基数要比美国大得多,从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收入水平来看,中国的汽车消费还远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市场潜力依然存在;在经历了高速增长、价格大战等几次沉浮之后,中国汽车市场无论是厂商还是消费者都逐渐成熟,这种成熟会推动市场的稳定和平衡发展。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中国汽车市场会保持一个较大的增长势头稳步上升。
随着国际油价的日益高涨,成品油价格对汽车销售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同时国家及部分地区相继出台了有关限制汽车,尤其是家用车购买的政策,这对汽车销售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考虑到上诉几个因素,预计在外来的一段时期内,小排量经济型轿车仍然会是汽车销售的主力车型,同时节能型与新能源汽车将日益抢占汽车销售市场1.1.4我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限制因素1.汽车生产热度过高, 市场存在投资泡沫。
关方面分析, 目前中国整车生产能力约有500万辆, 今后五年还将新增生产能力680多万辆。
届时,全国所具备的整车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市场需求能力。
产能过剩必将导致竞争加剧, 降低了汽车产业的效益。
2.市场培育滞后,限制了汽车消费的增长,目前一些地方采取地区保护政策,限制使用非本地企业生产的汽车,人为分割市场。
乱收费和繁杂的购车手续抑制了个人购车的积极性,阻碍了汽车需求的增长。
生产企业的产品品种、价格、经营机制、市场开发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也不能适应个人购车的要求3.自主开发能力弱, 引进多、模仿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
同美、日、德等国家相比, 我国只是汽车产销大国而不是强国。
严格从技术意义上讲,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实质上是汽车强国和世界汽车巨头的组装车间, 汽车市场格局是由跨国巨头主导和操作的, 我们是靠“卖市场”吸引世界汽车巨头进入中国问题提出及其研究意义汽车工业发展呈现较明显的周期性。
在需求的高峰期,厂商主要工作是加大产量,增加利润;而在周期性的低谷,厂家需要改变生产,为下一个高峰期的到来做好准备。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释放出了对汽车的巨大需求。
可以说是处在周期性的上升期,可以说这个时期是我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然而我们看到目前,在与日俱增的汽车销量数据下,仍然隐藏了很多问题。
一方面,汽车生产产家忽视市场情况,盲目生产,造成我国汽车市场泡沫严重。
当前,盲目新建汽车项目的势头依然存在,重复建设严重,散乱局面没有彻底改变,使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1999年底,全国厂商共有2391家,其中整车企业118家,改装车企业546家,摩托车企业136家,发动机企业51家,零部件企业1540家。
政府批准的轿车规模为112万辆,已验收的轿车生产能力91万辆。
汽车产销量在1万辆以上的有16家企业,其中,三大汽车集团上汽、一汽和东风资产占有率为%,市场占有率为%,利润占有率为%。
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汽车生产能力迅速放大,引起厂商之间反复的价格战,而价格战又让消费者选择驻足观望。
就价格战而言,除了生产的增长过剩外,汽车产业自主能力不强,满目的模仿与跟风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汽车生产产家,也出现了供应不足造成市场流失的现象。
某种热销车型往往会出现排队提车,甚至是加价提车的现象,同时一侧是其他车型的销售惨淡。
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目前120多家整车生产厂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两家,超过10万辆的企业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企业达95%以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汽车的需求也将会不断的增长。
只有对我国汽车市场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的汽车生产量有一个较好的规划,以解决生产过度和资源的浪费现象。
所以对影响我国汽车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从而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汽车生产,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 定性部分我国二元消费结构对汽车销售的影响。
我国整个消费人群呈现明显的二元格局,整个消费人群,上层与下层间的消费差距巨大。
据统计,我国的汽车消费人群在亿左右,而有近一半的农村人口在一定时期内仍没有汽车消费能力,在汽车消费人群中以日益出现饱和现象,如何扩大我国汽车消费人口,如何改变我国二元消费结构,更好的贯彻汽车下乡政策,是在宏观经济方面对我国汽车市场发展重要的因素。
基础设施对汽车销售的影响伴随着我国汽车销售近几年的突飞猛进,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则显得相对发展迟缓,再加上我国经济的分布不均衡,导致东部许多大城市出现了,行车困难的问题,一些大城市,如北京甚至出现了单双号限行及加强新车上牌制度,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然而,显而易见,这些政策是指标不治本的,我们不能以牺牲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代价,换取交通的通畅。
我们必须更加合理的规划交通布局,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强化交通者的行车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汽车产业更健康的发展。
能源限制对汽车销售的影响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升,我国不断调高国内成品油,国内逐步出现了买的起汽车,用不起汽车的现象。
加之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汽车尾气排放,尤其是大排放量汽车的限制政策,对汽车销售产生了很大冲击对于能源限制问题,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
近期的上海车展,各汽车品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车型,加上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各汽车尝试应加大资金投入,研究自主技术,争取在这一领域去的世界领先水平,可以说未来的汽车市场就是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