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

2016年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8月目录一、行业界定 4二、行业集中度分析 4(一)接收方集中度分析 5(二)投资方集中度与投资方式分析 6(三)处置方集中度与处置方式分析 8三、标杆企业分析 11(一)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 11(二)江苏省国有资产经营(控股)有限公司 11 (三)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12四、行业价值链分析 13(一)发展现有业务 13(二)产业链后向延伸 14(三)业务线拓展 14(四)地域拓展 15(五)相关多元化 15(六)非相关多元化 16 五、行业环境分析 18 (一)政府环境 18 (二)资金环境 20 (三)法律法规环境 20 (四)中介机构环境 20 六、机遇与威胁 21一、行业界定在欧美国家,不良资产(NPL)主要是指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

而金融机构出现大量的不良贷款是一种阶段性现象,处置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在这些国家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因为没有足够大且可持续的市场容量来支撑这个行业的存在。

中国则不同,金融机构类不良资产不是由于经济景气问题而是由于几十年来金融机构的非商业化经营和非职业化管理造成的,所以也并不会在短时期内消失。

国有控股企业的不良资产成因与之类似并且规模巨大,所以在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将形成一个存续期较长的行业。

本报告将不良资产定义为实际价值低于帐面价值的资产(包括中国金融机构和国有控股企业的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是一种非标准化的高风险的商品,其价值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由不良资产的提供方、接收方、投资方、处置方组成。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这是一个大致的划分,并非每笔不良资产处置都需经历所有环节,而是这些环节的不同组合;第二,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内活跃着一批律师行、资产评估行、拍卖行等中介机构,政府在不良资产行业中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性的,我们将这两种机构视为该行业的外部环境,在报告的第五部分进行详细分析。

金融机构类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的初期类似于国有控股企业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的今天,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兼接收方与处置方于一身,投资方很少,整个产业的价值链条很短。

随着行业发展,专业分工细化,不良资产处置的各个环节独立出来,各类企业在产业价值链的一个或者多个环节参与市场竞争。

国有控股企业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也许会同样沿着这一路径发展。

这两块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已经出现了融合的迹象: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已经与中国金融机构上海分行签定了框架合作协议,并联合购买了建设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包,涉足金融机构类不良资产的处理。

1 如2004年股改后的建行设立了资产保全部——作为经营性不良资产、抵债资产等特殊资产,并承担非剥离债转股资产的经营管理部门二、行业集中度分析行业集中度反映一个行业的整合程度。

一般而言,一个行业的集中度越高,行业利润率越高。

(一)接收方集中度分析1、金融机构类不良资产市场:市场总量: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了近14000亿不良资产;2004年信达接收了3家国有金融机构的3300亿不良资产。

但以上两个数字的加总并非是目前中国金融机构业不良资产的全部,据普华永道一份2004年中国不良资产投资者调查报告称,中国目前不良资产(指金融机构类不良资产)总额近41300亿人民币,仅次于日本,位居亚洲第二位。

市场占有率:金融机构类不良资产的接收市场基本被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垄断:华融1999年获得政策性剥离工行不良资产4077亿元;信达1999年获得政策性剥离建行不良资产3500亿元,国开行1200亿元,2004年招标获得中行、建行、交行的3300亿元不良资产,合计8000亿元;东方:1999年获得政策性剥离中行不良资产2714亿元;长城:1999年获得政策性剥离农行不良资产3458亿元。

市场集中度的CR3已经达到了85%,说明这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垄断行业。

资产处置状况:集中度变化趋势:金融机构类不良资产剥离方式已经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如2004年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剥离就采用了招标的方式,最终信达夺标,抢占了产业链的上游,牢固树立了不良资产批发商的地位;行业内新的接收方(上海盛融投资公司等)的进入,降低了行业集中度。

从金融监管当局的思路来看,中国未来应当发展统一、多层次的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包括市场参与者的培育和市场交易工具的开发,要吸引各类机构战略投资者、民营企业和国外投资者参与不良资产市场的交易,从而扩大市场投资的主体,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不良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2但是至少3年内,金融机构类不良资产接受方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不会改变。

2、国有控股企业不良资产市场市场总量:全国地方国有控股企业不良资产占权益比重2002年财政年鉴有披露,但是时隔三年,变化巨大,数据已经没有参考意义。

各地区市场容量与行业集中度:浙江省:据2002年数据推算,浙江地方国资总量4393亿元,按照当时的全国国有控股企业不良资产帐面统计率115%计算3,浙江省国企不良资产是400多亿(此数据没有扣除市级国有资产量)。

浙江省省属国有控股企业清产核资量没有最新统计数据,只能根据以往数据进行推算。

根据2001年统计,浙江省24家国资运营机构总资产1216亿元,同样按照1115%不良资产率测算,市场容量共为136亿元(由于不良资产界定口径问题,此数据仅做参考)。

××和浙江省荣大资产管理公司构成了寡头垄断市场,但是两个公司目前不存在直接竞争,各有分工。

上海:截至2004年底,上海市国有控股企业参与重组的资产规模达到3000亿元,集约处置不良债务达230亿元,20多家大企业集团进行了重组或改制。

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上海大盛资产管理公司构成了寡头垄断市场,这三家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市场化程度较高,与国外机构多有合作。

2 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通过竞标的方式选择信达作为不良资产批发商,以推动中国建立多层次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3 根据国有企业年度财务决算资料统计, 2002年末全国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达115%。

2002年末中央企业的不良资产也达44531亿元,占中央企业总资产的比重为5%。

实际上,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比例要高于帐面反映的情况。

一些企业呆坏帐、潜亏挂帐的问题相当突出;一些企业随意担保,担保额甚至超过了资产总额;还有一些企业或有负债严重,而或有负债一旦成为现实,往往会使企业陷入绝境江苏:江苏国有资产经营控股公司是江苏省国资委的托管公司。

目前有2亿元不良资产转入该公司处置,后续将有上百亿资产划入。

江苏省属国有控股企业的不良资产行业是垄断市场。

(二)投资方集中度与投资方式分析1、金融机构类不良资产市场投资方集中度分析从上表来看,外国投资者共从中国收购了面值6016亿美元(合498亿人民币)的不良资产。

其中,直接从建行和中行收购不良资产面值为2313亿美元,从4家资产管理公司收购3703亿美元。

外资从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不良资产仅占资产管理公司已处理的不良资产的454%。

金融机构类不良资产的投资商主要还是外资投行(这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习惯打大包有关,有实力竞标的大多是国际投行)也是一个寡头垄断的行业。

但是民间资本也有少量介入。

从发展趋势来看,据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估计,可资利用的民间资本总量高达10万亿元,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资金供给上不成问题;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迫切希望通过并购,绕过政策限制,获得行业准入,实现规模扩张。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逐步推出一些适合中小投资者的资产包,金融机构类不良资产投资的进入壁垒逐步降低。

2、浙江省不良资产市场投资者分析××处置的不良资产由于资产质量较差(核销资产),现金回收率在2%左右,鲜有投资者问足,大部分由公司自行处置。

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省内存在以下不良资产投资者:浙江中能资产管理公司是浙江中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浙江中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大型企业,主要从事房地产与基础能源投资开发、资本经营、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等业务。

目前拥有浙江中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杭州小和山庄开发有限公司、浙江中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能(上海)投资有限公司、浙江连连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控股子公司。

公司资产规模10亿多人民币。

浙江文华控股公司主要经营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等等投资业务,在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经营的产业链中,公司将自身定位为:国内外资产管理公司与市场投资者之间的“桥梁”。

浙江华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华立集团全资下属二级子公司,由上海华策投资有限公司控股,主营不良资产处置,其他业务主要包括企业并购策划、债务重组咨询、资产委托管理、实业投资等。

公司主营业务不良资产处置是指从相关机构收购不良资产而后进行处置变现。

不良资产除金融不良资产外,还包括退出的国有资产,企业主辅分离出来的资产等;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债务追偿、转让、重组,资产拍卖、协议转让、置换等。

公司的目标是通过专业化的运作,用五年的时间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不良资产运营商。

浙江安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资产管理、资产担保、市场调查及社会经济信息咨询,一般商品调剂等业务的服务机构。

公司创建于2004年6月份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000万元,下设资产管理、车贷担保、商品调剂及法律服务等部门。

公司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临海支公司、路桥支公司、玉环支公司、中国金融机构台州市分行、临海支行、路桥支行、中国农业金融机构临海支行、中国工商金融机构玉环支行等金融单位达成资产管理业务的委托及各项业务的合作意向。

可见就潜在投资者来看,市场的交易主体数量十分有限。

不良资产市场缺少投资者容易造成有价无市的状况,对不良资产的政策性接收者而言就难以找到合适的买家。

3、投资特点简析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外资投资者对大中型资产包兴趣最大、愿意投资与房地产有关的不良资产,而不论其营运状态如何。

这可能是因为这类贷款/资产的定价比较直截了当,感觉上比较容易回收;酒店和处于营运状态的制造业公司也受投资者欢迎,这是因为即使有关公司已经停止营运,但有实物资产作抵押的不良贷款/不良资产比较有可能实现更高的处置价值。

精密技术和专业知识也是投资者垂青制造业多于服务业的原因之一,服务业和出入口贸易公司获得的评分相对较低,可能是因为这类公司相对于制造业而言实物资产比较少,令投资者较难获得理想的回报。

受投资者欢迎的投资形式包括:与中国伙伴成立合营公司、在小型财团里担当积极的投资者、单独投资;投资者属意的出售方式主要是双方协议交易、非公开拍卖、公开拍卖、证券化。

民营投资者投资不良资产进入不良资产行业的主要目的有产业整合、转手以获利、债务追讨、债务冲销、资产投资以求升值,为了吸引民营投资者在资产包设计和付款方式上都要有所考虑。

(三)处置方集中度与处置方式分析1、处置方集中度分析金融机构类不良资产处置方集中度较上两个环节而言较低,多家企业进入到这个环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