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项目风险管理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工程项目近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
但由于国际工程项目具有的长期性、复杂性、难度高等特点,以及在现今较为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使得国际工程项目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具有较大的管理风险。
对大多数缺乏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来说,要想在国际市场取得平稳而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把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采取有效地风险应对措施作为走向国际市场的必修课和重要保障。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风险分类应对措施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一步深入发展,我国正在处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随着国家对“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实施以及我国对周边国家的协力共建和优势互补,对企业对外资的积极支持,国内企业也纷纷将实现转向国外,在国际市场中积极拓展企业生存空间。
虽然国际工程承包是风险发生频率较高的一个领域,而且一旦风险发生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但任何一项工程承包项目,利润和风险总是潜在并存的。
而且正是由于风险的存在,也构成了不具备风险控制能力的企业进入的障碍。
换言之,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成功控制和预防了风险,就能够为企业赢取预期的利润。
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就是指当我们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的市场开发、技术方案选定、设备和材料选择、项目谈判、项目执行与售后服务等活动过程中,因为不确定性使实际结果与估计或预测的结果不同,从而造成经济上、财产上受到损失,物质上遭受破坏、损害,或者工程进度被耽搁的可能性。
对国际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在风险事件发生前,使潜在损失最小,其次是减少忧虑及相应的忧虑价值,再次是满足外部的附加义务(比如强制性保险及政府明令禁止的行为等),在风险事件发生后,使实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1国际项目工程风险分类国际承包工程同国内工程相比,风险要大得多。
风险是导致承包商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的因素。
从风险的来由划分,大致可以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方面的风险。
在研究招标文件或合同文件以及在实施合同过程中,承包商必须对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深刻的了解,才能有效地规避或利用风险。
1.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主要包括:征收风险、汇兑限制风险,战争和内乱风险、政府违约风险及延迟支付风险。
其中,主要以战争和内乱风险表现突出。
这类风险主要指东道国发生革命、战争和内乱,致使外商及财产蒙受重大损失,有的造成项目终止、人员撤离、设备丢弃、有的项目虽仍在进行,但战争和动乱已经致使工程无法施工,被迫拖期,成本提高,最终造成承包商遭受巨大损失。
1.2经济风险经济风险主要指工程建设所在地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实力的变化以及市场需求波动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工程承包建设中的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物价上涨与价格调整风险。
物价上涨风险是最常遇到的风险。
物价上涨风险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固定总价合同,虽然投标时考虑了各种物价上涨因素,但对这些因素很可能估计不足,有时合同中没有调价公式,或仅有外币价格调整公式而无当地币价格调整公式,或有关价格指数不能如实地反映情况等,有的调价方法有限制性规定等。
有些承包商仅仅从工程所在国短期内的物价波动幅度来分析通货膨胀风险,这是不妥当的,至少是不够全面的。
承包商不仅要注意工程所在国的经济形势,还必须掌握国际市场的各种物价浮动的趋势。
(2)外汇风险。
由于各国间货币汇率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在国际结算时就会出现外汇风险。
自从2005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人民币的汇率就开始波动起来。
人民币汇率浮动机制下企业就将面临更多地外汇风险。
因此国际工程总承包企业必须有意识的加强对影响汇率变动因素的研究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汇率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的预测和判断。
作为国际工程总承包企业,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现实环境等各种综合因素灵活掌握与运用各种外汇风险规避措施,以达到规避外汇风险的目的。
(3)保护主义。
每个国家都会制定保护其本国利益的措施。
主要有:对本国和外国公司招标条件不一视同仁,有些国家规定外国公司投标价格必须比当地公司低若干个百分点才能被授标,或者必须与当地公司联合才能参加投标,对外国公司的劳务、材料、设备的进入也附加种种限制,有些国家对本国和外国公司实行差别税收,以保护本国利益,以及采用对外国公司强制保险的方式,以达到保护本国企业的目的。
(4)拖延付款。
在国际项目承包的过程中,承包商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业主的支付能力差,资金不足,以各种形式或理由推迟支付工程进度款。
尽管有些合同中已有明确规定,延迟付款应增付相应利息,但一般情况,都会把这种利率定的很低,即使支付利息,推迟付款也只对业主有利。
为此,承包商在承接工程之前,应对业主的资金来源及其信誉情况作详尽的调查了解,并在签订合同时采取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
(5)保函风险。
在国际承包工程中,当事一方为避免因对方违约而遭受损失,要求对方提供可靠的担保,是国际上公认的正常保障措施。
而对于我国承包商来说,对国际上的保函业务不太熟悉,很容易在这方面遭到风险损失。
实际上,有些风险是由于承包商违约而造成的结果,还有一些是业主的无理索赔,甚至是欺诈行为造成的。
如业主无理凭保函取款,不及时退还到期保函,加重承包商财务负担,无条件保函风险等。
(6)垫资风险:由于国际工程项目大多缺乏基础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项目开发商通常要求企业配合进行项目考察,并根据情况开展一定程度的前期工作。
同时,由于国际工程项目的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项目开发商一般要求企业垫资开展项目考察、前期勘测设计及商务配合等工作,以作为勘测设计企业的前期投入,用于分担开发商在项目运作前期的资金风险。
若项目后期运作成功,则将垫资费用计入后期合同中,若项目不可行或运作不成功,则可给予补偿或由企业直接承担起前期垫资的投入。
1.3技术风险(1)基础资料缺乏。
目前水电国际工程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基本属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完善以及水文、气象、地质、地形等基础资料缺乏等问题。
由于缺乏最基本得水文、气象和地质资料,很多项目在前期研究室,就只能利用相似流域类比计算、邻近区域类比推演等较为粗略的方式估算技术参数和经济指标,从而造成项目技术参数和经济指标存在一定的误差,会对后期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材料和设备供应:包括:质量不合格,引起返工或由于更换材料、设备拖延工期,供应不及时(包括业主提供的和承包商自己采购的),引起停工、窝工,有时甚至引起连锁反应。
另外,设备出入关境,可能受制于企业类型和具体项目情况,在面临较为紧急的勘测设计任务时,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项目风险。
(3)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要求不合理或过于苛刻,工程量表中项目说明不明确而投标时未发现,出现漏项。
此外,还有供图不及时、工程变更、外文翻译有误等均常常造成损失。
1.4组织风险组织风险是指由于项目有关各方不协调以及其他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风险,包括项目组织内部的不同部门由于对项目的理解、态度和行动不一致而产生的风险。
2国际工程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国际工程中常用的风险对策有风险回避、风险预防和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等。
把这几种风险对策结合运用,才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2.1风险回避如果风险大到威胁项目的实施但是又没有办法控制,如及其严重的政治风险,或者是业主的资金来源不可靠等,则应采用风险回避对策,考虑放弃项目,以免造成大的损失。
2.2风险预防和减轻风险预防和减轻就是尽量采用技术措施或管理措施预防风险因素的出现,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减轻已存在风险造成的不良后果。
例如,通过项目所在国使馆经商处、当地的中介代理或专门的咨询机构了解当地的政治社会、政策法律及自然人文方面的情况,通过当地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了解法律、劳工、金融、财税方面的政策,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尽早规划和部署,可以有效地预防“外部环境风险”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2.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对策是把已知的风险通过各种方式转移给别人,以避免或降低自己的风险。
风险转移的对象可以是业主、分包商或供应商、保险公司、银行等。
以“汇率风险”为例,美元贬值的情况下,采用欧元支付或者是仍采用美元支付但在合同中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固定下来,从而把风险转到业主身上,工程保险也是风险分散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方法。
现在国际上工程险种的门类已经非常丰富而且多样,如对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操作不当等因素导致的风险投保建筑安装一切险,对设备材料运输投保货运险,对第三者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投保第三者责任险等。
2.4风险自留风险和利润是相伴的,以上几种风险对策虽然规避或降低了风险,但是也使企业付出了财力和人力,获利机会随之减少。
因此,在对风险做出正确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对于自身能够承受的风险可以考虑风险自留。
从企业内部的角度应对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安排适当的应急措施。
在主动的风险自留以外,还有部分风险自留是被动的、非计划性的。
此类风险自留是由于无法预测、未识别、识别错误或决策失误造成的,可能还没意识到风险的存在,风险就已经发生了,因此只能通过加强应急处理机制尽可能快速地对风险做出反应和处理,减少风险的损失。
3 科学管理.在安全规避中驾驭风险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既有利润吸引又充满风险的事业,国际承包市场情况错综复杂,在丰厚利润的背后,潜伏着种种危机,承包商要多做调查研究,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国内外信息、工程发展动态,加强风险的管理,减缓风险,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找到规避风险措施,以避免和减小风险。
同时,承包商还应该勇敢面对风险,在深入分析风险的原因后,利用合同条件及各种有力的其他条件将风险进行回避、控制、转移和利用,将风险转化为对我们有利的因素,实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盈利的目的,进而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工程市场中能够不断地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