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课程报告题目企业文化课程报告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物探)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李琼实习地点成都理工大学实习成绩2015年10月-2016年1月企业文化课程报告企业文化,又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
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
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①表面层的物质文化,称为企业的“硬文化”。
包括厂容、厂貌、机械设备,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
②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领导体制、人际关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等。
③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称为“企业软文化”。
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的群体意识、职工素质和优良传统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被称为企业精神。
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1)经营哲学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源于社会人文经济心理学的创新运用,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
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
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
2)价值观念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
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体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
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
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
3)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
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
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
5)团体意识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
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
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
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6)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
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
7)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
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
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8)文化结构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
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
即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形态。
9)企业使命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
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企业使命要说明企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的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
它包括的内容为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
企业文化性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
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企业文化本质,是通过企业制度的严格执行衍生而成,制度上的强制或激励最终促使群体产生某一行为自觉,这一群体的行为自觉便组成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特征企业文化的特征以下几点:1)独特性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淀积,这是由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色、企业传统、企业目标、企业员工素质以及内外环境不同所决定的。
2)继承性企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是历史的产物。
企业文化的继承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华。
二是继承企业的文化传统。
三是继承外来的企业文化实践和研究成果。
3)相融性企业文化的相融性体现在它与企业环境的协调和适应性方面。
企业文化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必然要与企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区环境相融合。
4)人本性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本质的内容,就是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在企业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
注重的全面发展,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
5)整体性企业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引导企业职工把个人奋斗目标融于企业整体目标之中,追求企业的整体优势和整体意志的实现。
6)创新性创新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企业文化自身的内在要求。
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在继承中创新,随着企业环境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而改革发展,引导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创新。
企业文化的意义企业文化意义主要在于:①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②企业文化能凝聚员工的归属感;③企业文化能加强员工的责任感;④企业文化能赋予员工的荣誉感;⑤企业文化能实现员工的成就感。
在学习本课程时,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先后到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以下简称川庆物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工程西南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测井公司”)进行了认知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不仅了解到该公司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公司现状,而且也学习了该公司的企业文化知识。
了解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川庆物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理念、文化理念和员工行为规范。
川庆物探公司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企业精神。
爱国,即爱岗敬业、产业报国、持续发展,为增强国力做贡献;创业,即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创业永恒,始终不渝地追求一流;求实,即讲求科学、实事求是、“三老四严”,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经验;奉献,即员工奉献社会,企业回报社会、回报客户、回报员工、回报投资者。
川庆物探公司秉承“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企业理念。
诚信,即立诚守信、言真行实;创新,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业绩,即业绩至上、创造卓越;和谐,即团结协作、营造和谐;安全,即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川庆物探公司以“建设一流的综合性油气工程公司”作为文化理念,还规范员工行为,为此特意制定了员工行为规范,为了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员工的生活,该公司正在积极建设电子杂志等。
西南测井公司尊崇“踏实、拼搏、责任的企业精神,并以诚信、共赢、开创经营理念,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卓越的品质为生存根本,我们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明白了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
具体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并事实上成为全体员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讲通俗点,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
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