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诊断及治疗ppt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诊断及治疗ppt
张某,女,38岁,影院职工。主诉:心悸、胸闷、常出
长气1年余,最近月余加重;现胸部胀满,烦躁易激动, 有时心前区疼痛,舌红、苔薄稍黄,脉弦。 血压:正常,心率:82次/分,节律齐无杂音; 心电图:Ⅱ、Ⅲ、 aVFST段稍压低,T波低平;心得安 实验(+)。
案例1
诊 断: 心脏神经官能症(肝气郁滞、肝火上炎) 治 法: 疏理气机 清肝去郁 首诊处方:柴胡10g 香附10g 郁金10g 枳壳10g 白芍10g 陈皮10g 川芎10g 丹皮10g 栀子10g 炙 甘草6g 7剂,水煎服,1日1剂。
心脏神经官能症
但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试验大多心电图恢复 正常或有所好转,心得安试验可资鉴别诊 断;核素心肌显像(ECT)、冠状动脉造 影可获得心肌血流及冠状血流可获得灌注 正常图像。
心脏神经官能症
本病中医常表现胸痹、肝郁证候。多因 过劳多思,心失所养,情志不舒,气机郁滞 所致。以心情抑郁、心悸、胸部满闷、胸胁 胀痛、善叹息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方 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香附、当归、川芎、陈皮、郁金、 枳壳、 芍药、炙甘草、丹皮、栀子。 方 义: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以香附、郁金理 气疏肝;当归、川芎活血止痛,共为臣药;芍药养血 柔肝;枳壳、陈皮理气导滞;丹皮、栀子用于清肝泻 火;炙甘草补中、缓肝之急,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案例1
案例 2
首诊处方: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0g 白术10g 茯苓 10g 炙甘草15g 党参15g 黄芪15g 木香10g 酸枣仁 30g 远志15g 薄荷5g 7剂,每日一剂。
二诊 :患者服药后感觉心悸、胸闷好转,睡眠改善。 效不更方,又服10剂,感觉精神好转,心悸、头晕消 失,纳食增加,其后又按此方坚持服用共36剂,复查 心电图正常,获得良效。
三、肝郁气滞 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心情抑郁、情绪不宁、烦躁易怒、心烦
少寐、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尖红、苔薄白,脉细 数。
治 则:疏肝解郁 滋阴清火
三、肝郁气滞 阴虚火旺
方 药:逍遥散和天王补心丹加减
药 物:柴胡、白芍、当五味子、远志、酸枣仁、柏子仁。
方 义: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 芍养血柔肝,党参、茯
苓健脾益心气;川芎、丹参活血柔肝;元参、天冬、麦冬滋阴 液,清虚火;柏子仁、远志安心神;五味子、酸枣仁领心气, 薄荷少许助诸药散肝郁之热。
案例3
吴某 女性,35岁,干部。 主诉:心悸、心中空虚、心悸不安半年有余,常感憋 闷,易激动,时有手心出汗,发热,失眠,口干,饮 食尚可,二便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肝郁气滞阴虚火旺证) 治则: 疏肝解郁 滋阴降火
心脏神经官能症
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继而失调,因 其心脏β受体兴奋,亦称谓高β受体亢进综合 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
在病理解剖上一般无器质性病变,但可与器 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
心脏神经官能症
本病常可心率增快,心尖搏动较强,血压略 高易波动,心电图可常显示窦速、房早或室 性早搏,ST段J点压低或水平下移,T波低平、 双相或倒置。
心脏神经官能症
《丹溪心法·六郁》提出了气、血、火、食、湿、 痰六郁之说。 明代《医学正传》首先采用了“郁证”这一病证 名称。 《景岳全书·郁证》将情志之郁称为“因郁而病”, 论述了怒郁、思郁、忧郁。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认为,因七情不舒, 既郁之久,变病多端,可出现心系症状,如 心悸、胸闷或胸部压迫感。心律不齐,心电 图ST段及T波改变等。也可出现全身症状, 如疲乏、倦怠、四肢无力、情绪不稳、头晕、 失眠等。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中医治疗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中医胸痹、心悸、 肝郁、不寐等范畴。系高级神经功能及神 经内分泌调节机能失调导致的心血管功能 紊乱,并兼有神经功能的其他症状。
心脏神经官能症
临床症状常有: 心悸、胸痛、胸闷、气短、善叹息、乏力、 手掌出汗、失眠等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
多见于30~50岁女性,常因情绪激动,持续 过度兴奋,长期忧虑等导致中枢神经正常 活动发生紊乱。
案例1
二诊: 患者感胸肋满闷,心前区剧痛,明显好 转,但入睡稍差,在上方中加夜交藤15g,合 欢皮15g、炒枣仁30g,又续服7剂.
后按方加减共服用28剂,自觉症状消失,心电 图恢复正常。
二、肝郁气滞,心血不足
临床表现:多思善疑,思虑郁怒,面色无华,头晕神
疲,心悸、胸闷、失眠、多梦、健忘、食少纳呆、倦 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或沉。
案例 2
潘某 女 36岁 工人,主诉:患者心悸、胸闷、憋气五月余, 有时动则气急、善太息、头晕神疲、纳少形瘦,胸闷隐痛, 舌红,苔薄白,脉涩沉。体查:血压168/70mmHg、心率80次 /分,节律齐,无杂音。 心电图:ST段V3、V4、V5斜行轻度压低。心得安实验(+) 诊 断:心脏神经官能症(肝郁气滞 心血不足证) 治 则 :疏肝理气、健脾养心 。
案例3
首诊处方:柴胡10g 白芍10g 当归10g 茯苓10g 川芎10g
党参15g 元参15g 丹参15g 麦冬10g 天冬10g 生地12g 远志、
临床常见证型
一、肝郁气滞,肝火上炎 二、肝郁气滞,心血不足 三、肝郁气滞,阴虚火旺 四、肝郁气滞,惊恐伤肾
辨证论治
一、肝郁气滞 肝火上炎
临床表现: 精神抑郁、情绪不稳、烦躁易激动, 心悸、胸胁胀痛,痛无定处,善叹息、头晕 耳鸣或咽中有异物感,舌质多红、脉弦。 治则:疏理气机 清肝解郁
一、肝郁气滞 肝火上炎
治 则:疏肝解郁 健脾养心
二、肝郁气滞,心血不足
方 药:方用逍遥散和归脾汤加减。
药 物: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人参、黄芪、酸枣仁、远志、
木香、薄荷、煨生姜、甘草。
方 义:本方以疏肝解郁、健脾益血为治则,以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 芍养血柔肝;参、术、苓、草(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使脾胃强健,则 气血自生;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补气生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 神;木香理气醒脾;炮姜、甘草和中;薄荷佐助散肝郁之火,加强疏肝 解郁之功能。凡肝郁血虚有化热者,可加丹皮、栀子(丹栀逍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