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药物合理运用保肝药是指具有肝脏保护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的药物。
分类:一、解毒类(还原性谷胱甘肽、硫普罗宁)1、还原性谷胱甘肽: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结合而成的三肽。
t1/2约24小时,在肝、肾、肌肉分布最多。
●用法用量:✓病毒性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1.2g qd iv 30天;✓重症肝炎:1.2g-2.4g qd iv 30天;✓脂肪肝:1.8g qd iv 30天:✓酒精性肝炎:1.8g qd iv 14-30天;✓药物性肝炎:1.2-1.8g qd iv 14-30天;●不得与VB12、VK3、抗组胺药、磺胺药及四环素混合使用,与泮托拉唑钠接触产生乳白色沉淀。
●溶解后室温下可保存2小时,0-5℃保存8小时。
●不良反应:偶见脸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异常等类过敏症状,应停药。
偶见皮疹等过敏症状,应停药。
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痛等消化道症状,停药后消失。
注射局部轻度疼痛。
●禁忌:对本品有过敏反应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缺少相关资料,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新生儿、早产儿、婴儿和儿童应谨慎用药,尤其是肌内注射。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
并在用药过程中严密监视还原性谷胱甘肽研究进展:改善肾功能、保护肾脏:1)、肾脏中含有的还原性谷胱甘肽在肾脏的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抗氧化、解毒、稳定细胞膜等,因此一旦肾功能受损往往导致该物质水平下降,而还原性谷胱甘肽水平的降低又可造成肾功能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2)、其所含有的巯基可以充分与体内自由基结合而使自由基还原且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合成而提高自由基清除率,同时还原性谷胱甘肽可以通过激活多种酶类等途径促进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等多种物质代谢且对药物、生物毒性损伤所致肾功能损害起到解毒、稳定细胞膜、保持其完整性和促进药物及细胞代谢等多种功效。
3)、作为一种非肽类内皮素拮抗剂可以有效拮抗内皮素、调节血管舒缩、保护肾脏血管内皮,因此对改善肾功能、保护肾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2、硫普罗宁1)、提供巯基解毒、清除自由基2)、抑制甘油三酯的蓄积3)、降低ATP酶活性,保护肝线粒体4)、促肝细胞再生:增加肝总蛋白含量、DNA含量等消除半衰期:大约为18.7h适应症:1)、改善各类急慢性肝炎的肝功能;2)、用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及重金属的解毒;3)、用于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并可预防放化疗所致的外周白细胞减少;4)、用于老年性早期白内障和玻璃体浑浊用法用量:0.2g ivgtt qd,连续4周。
配制方法:临用前每0.1g溶于5%的碳酸氢钠溶液2ml溶解,再扩溶至5%~l0%的GS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500ml中。
注意事项:不应与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合用禁忌:1)、对本品成份过敏的患者。
2)、重症肝炎并伴有高度黄疸、顽固性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肝病患者。
3)、肾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者。
4)、孕妇及哺乳妇女。
5)、儿童。
6)、急性重症铅、汞中毒患者。
7)、既往使用本药时发生过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者。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可有皮疹、皮肤搔痒、过敏性休克等。
2).消化系统: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罕见味觉异常。
3).其他:粒细胞缺乏症、蛋白尿、呼吸困难、肌无力等硫普罗宁研究进展•化疗药联合硫普罗宁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地减轻了化疗药物的肝毒性,可预防化疗中白细胞减少,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硫普罗宁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保肝作用强于常规保肝药物(葡醛内酯、益肝灵等),可较好地改善肝功能、加强肝脏解毒功能,使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慢性苯中毒:临床研究显示应用硫普罗宁治疗后,患者在轻、中、重度中毒各阶段的白细胞数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对照组;神经衰弱症状中乏力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硫普罗宁使用方便、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硫普罗宁有望作为治疗慢性苯中毒的一种较理想的药物。
•对老年早期白内障的治疗作:通过提供巯基有效抑制引起白内障的生化素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以及晶体蛋白的凝聚二、促肝细胞再生类(促肝细胞生长素、多烯磷脂酰胆碱)1、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新鲜乳猪肝脏中提取的小分子多肽类活性物质1)能刺激正常肝细胞DNA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
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降低谷丙转氨酶,促病变细胞恢复。
2)调节免疫功能,对吞噬细胞、T细胞、NK细胞有免疫增强作用。
3)降低转氨酶、血清胆红素、缩短凝血酶原时间、抗肝脏纤维化等作用。
适应症:用于各种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亚急性、慢性重症肝炎的早期或中期)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肌肉注射:40mg/次,bid,以NS稀释后使用。
静脉注射:80~100mg+10%GS 250ml ivgtt,qd疗程(视病情而定)一般:4-6周,慢性重型肝炎:8-12周。
不良反应:个别病例可出现低热和皮疹,可自行缓解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注意事项:1).本品使用应以针对重型肝炎的综合基础治疗为基础。
2).谨防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慎用。
3).现用现溶,溶后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如有沉淀,混浊禁用。
4).冻干制品为乳白色或微黄色,若变棕黄色忌用。
促肝细胞生长素研究进展:用于晚期血吸虫病重度腹水:2、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提供高剂量与内源性磷脂结构一致的多烯磷脂酰胆碱,可进入肝细胞,并以完整的分子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相结合,另外,这些磷脂分子尚可分泌入胆汁。
生理功能:➢通过直接影响膜结构使受损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复正常;➢调节肝脏的能量平衡;➢促进肝组织再生;➢将中性脂肪和胆固醇转化成容易代谢的形式;➢稳定胆汁。
适应症:各种类型的肝病,如脂肪肝、肝硬化、肝中毒、急慢性肝炎、肝昏迷,肝坏死,胆汁堵塞,预防胆结石复发,中毒,妊娠中毒,包括呕吐,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放射综合征,肝胆手术。
禁忌:由于注射液中含有苯甲醇,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
不良反应:含苯甲醇,静推时可能出现疼痛,静脉炎等血管刺激症状。
贮存:遮光、2-8℃。
注射液:5ml:232.5mg用法用量:成人和青少年一般每日缓慢静注1-2瓶。
注射液严禁与电解质溶液(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合用,只有葡萄糖注射液可用来稀释本药,缓慢静脉注射。
多烯磷脂酰胆碱研究进展:1)、增加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提供优于内源性磷脂的二亚酰磷脂酰胆碱2)、降低炎症反应:降低被LPS 所诱导的TNF-α的生成, 从而阻断NF-κB 的活性,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控制炎症反应。
3)、减轻肝脏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减少过氧化氢的生成量, 明显抑制乙醇诱导的CYP2E1 含量及活性, 减少自由基; 可增强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 减弱乙醇诱导的氧应激三、促能量代谢类(维生素类:主要是,包括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辅酶类:辅酶A、辅酶Q10,门冬氨酸钾镁,门冬氨酸鸟氨酸)1、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本品为复方制剂,主要成份为多种维生素。
每瓶中组分为:硝酸硫胺3.1mg;核黄素磷酸钠4.9mg;烟酰胺40mg;盐酸毗哆辛4.9mg;泛酸钠16.5mg;维生素C钠113mg;生物素60μg;叶酸0.4mg;维生素B12 5.0μg;甘氨酸300m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5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mg。
辅科名称:甘氨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注射用水。
1)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能减轻肝细胞的脂肪变性,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肝糖原合成,而复合维生素B 则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机体的代谢;用法用量:静脉滴注。
成人和体重10kg以上儿童,每日一瓶;新生儿及体重不满10kg的儿童每日十分之一瓶。
2、门冬氨酸鸟氨酸●提供尿素和谷氨酰胺合成的底物。
➢鸟氨酸涉及尿素循环和氨的解毒的全过程。
在此过程中,形成精氨酸,继而分裂出尿素形成鸟氨酸。
➢谷氨酰胺是氨的解毒产物,同时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门冬氨酸参与肝细胞内核酸的合成,以利于修复被损坏的肝细胞。
门冬氨酸对肝细胞内三羧酸循环代谢过程的间接促进作用,促进了肝细胞内的能量生成,使得被损伤的肝细胞的各项功能得以恢复。
➢适应症:因急、慢性肝病(如各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炎后综合症)引发的血氨升高及肝性脑病。
➢规格:2.5g➢用法用量:急性肝炎:每日5~10g静脉滴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每日10~20g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大剂量静注时(>40g/L)会有轻、中度的消化道反应,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或腹胀等,减少用量或减慢滴速(<10g/L)时,以上反应会明显减轻。
➢禁忌症:对氨基酸类药物过敏及严重的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酐﹥3mg/dL)患者禁用。
四、利胆类(腺苷蛋氨酸、甲硫氨酸维B1、茴三硫)1、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腺苷蛋氨酸是存在于人体所有组织和体液中的一种生理活性分子,作为甲基供体和生理性巯基化合物的前体参与重要生化反应,在肝内有助于防止胆汁淤积。
1)转甲基作用→调节细胞膜流动性→抗胆汁淤积。
2)转巯基作用→促进解毒→抗胆汁淤积。
S-腺苷甲硫氨酸研究进展:1)、抗抑郁:提高脑内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的水平, 对各种抑郁症, 尤其是产后抑郁症有效。
见效快、无成瘾性、几无不良反应以及耐受性好等优点, 通常在1 周内症状就会明显改善。
2)、抗肝纤维化:抑制HSC 的增殖、促进其凋亡3)、抗肝细胞癌4)、抗炎、缓解疼痛和帮助组织再生的功能:有助于保持关节健康。
它对骨关节炎的疗效与布洛芬和萘普生相当, 但副作用少、见效快。
5)、可以增加不育男性的精子活力, 另外还有助于偏头痛的治疗。
它还有助于减轻脑震荡后遗症。
对于肌纤维痛和冠心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规格:0.5g药动学:T=90min 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适应症:1)、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淤积2)、适用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用法用量:500-1000mg im/iv 2w不良反应:昼夜节律紊乱(安眠药),有血氨增高病人应注意血氨水平,抑郁症患者使用本品出现自杀意识/观念或行为者极为罕见。
配伍禁忌:注射剂不可与碱性液体(如碳酸氢钠液)或含钙离子液体(如林格氏液)混合,不可与高渗溶液(如10%GS、50%GS)配伍。
2、甲硫氨酸维B1:含甲硫氨酸200 mg 和维生素B1 20 mg。
1)甲硫氨酸是构成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参与蛋白质合成;甲硫氨酸在体内与腺苷三磷酸(ATP)结合生成S-腺苷甲硫氨酸。
可以促进肝细胞膜磷脂甲基化,减少肝内胆汁淤积,转硫基作用加强。
有利于肝细胞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通过提供甲基,促进胆碱合成、肝脂肪代谢,具有保肝及解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