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新政亮点:稳定金融,刺激经济,投资环保奥巴马将于2009年1月20日入主白宫。
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遏制经济衰退的深化,将是这位非洲裔黑人总统急需面对的两大挑战。
通观民主党一贯的“政府干预、平均财富”执政理念以及奥巴马内阁中经济政要的履历,可以预见,奥巴马政府救援政策的侧重点将与布什政府有所差异:对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将施加更强有力的刺激和干预,同时更追求社会平等、提倡环保。
金融危机应对政策:为金融机构担保,并敦促其放贷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金融海啸,在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联手注入无限流动性、美国政府提供7000亿美元救助的强力挽救下,初步得到了平息。
目前,3个月LIBOR 利率已跌落到2%的水平,显示银行间市场被冻结了的流动性已经开化。
然而,金融危机远未结束,金融机构的亏损和倒闭风潮还可能卷土重来。
根据美国平均房价下跌35%的市场一致预期测算,与住宅市场相关的金融机构损失最终可能接近1.5万亿美元,再加上信用卡市场损失、工商企业贷款损失、商业地产按揭损失,全球金融机构最终将承担超过2万亿美元的亏损。
截至2008年12月中旬,已披露的损失和拨备累计为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还有一半的亏损将在未来陆续暴露。
伴随已披露的万亿损失,我们看到了美国五大投行的集体消失和花旗、AIG等巨型金融机构的濒临破产,那么,未来的1万亿美元损失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可以肯定的是,金融危机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未来,我们将看到数以百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走向破产,而对那些容易引发连锁反应的大型金融机构,相信新任美国政府还是会出手相助,以免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但是,7000亿美元救援计划已经动用近半,剩余的部分与金融机构潜在的亏损相比,未免显得杯水车薪。
因此,预计奥巴马政府将在布什政府救援举措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在进一步增加救援资金来源的同时,会采取更有效的做法使有限的救援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尽快重启市场化融资渠道,使更多的机构摆脱对政府注资的直接依赖,此外,降低止赎、稳定房市,从根本上遏制损失的扩大,也将成为优先考虑的政策方向。
具体而言,奥巴马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将着力于五个方面。
首先,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融资提供担保,避免金融机构危机引发系统性风险。
根据我们与奥巴马政府经济智囊的沟通,新政府将继续对遭遇困境的大型金融机构实施救援,但在方式上,除了沿用布什政府直接注资的做法外,将更加侧重于对金融机构在市场的融资提供担保。
这不仅有助于重新活跃市场融资渠道,而且通过担保的杠杆放大效应,能使有限的政府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敦促接受政府援助的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扩张资产负债表,以缓解市场信用紧缩状况,恢复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
现任美国财长保尔森在完成对金融机构的注资援助后,并不限定或严查这些机构对资金的使用,这已经引起了民主党控制的国会的严重不满。
预计奥巴马政府将会干预接受政府援助的金融机构的行为,敦促其增加信贷投放,帮助更多机构获取所需的资金支持。
第三,推进问题按揭重组,降低房屋止赎数量,帮助房地产市场尽快企稳。
住宅市场泡沫破灭,是引发此轮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房价的持续下跌,不仅使相关利益方的损失不断扩大,也抑制了住宅投资,拖累了经济增长。
我们认为,奥巴马政府将加大对房市的干预力度,一方面将致力于尽快恢复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将尽力帮助面临止赎威胁的房屋所有人保住住宅,维系社会平等的目标。
具体而言,奥巴马政府将会支持改革现行的破产法律法规,延长一些住房贷款者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至90天,与此同时,帮助房屋所有人与贷款银行能更方便地重组问题抵押贷款;指示财政部和住房及城市发展部部长利用现有的权力大举修订抵押贷款条款;对未列记申报的纳税人提供10%的抵押贷款利率退税;由政府出面收购高风险的按揭贷款或是止赎的房屋。
第四,向地方政府提供贷款或担保,解决其财政困难。
经济危机的恶化,已令地方政府面临收入锐减、支出增加的困境,不少州政府遭遇严重入不敷出、濒临破产的窘境,导致市政债券的风险溢价快速上升,若不及时遏制,将成为金融市场新的损失发源地。
奥巴马政府应当不会坐等地方政府破产引发新一轮金融风险,而会要求联邦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贷款进行援助,初步预计金额将达250亿美元,未来还可能进一步通过担保各州的债券发行等形式,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
第五,严格金融监管。
预计奥巴马政府将改变格林斯潘对于金融监管的放任政策,针对金融机构出台一系列严厉的监管政策,包括调整政府对金融服务行业的监管结构、推行更严厉的清算和资本要求、改革破产制度和信用卡制度等。
经济刺激政策:天量赤字下的巨额财政刺激方案尽管美国国家经济研究署(NBER)根据多项指标综合判定,此轮美国经济衰退起始于2007年12月,但仅从GDP的角度看,2008年上半年美国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呈现正增长,第二季度的GDP增速还曾高达2.8%,因而美国经济全面陷入衰退的迹象始于2008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真正困难的时候才刚开始。
目前,市场一致预期美国GDP负增长的格局将持续4个季度。
鉴于经济衰退越陷越深,而布什政府第一轮经济刺激方案的效果有限,奥巴马政府的拯救方案也急需加码。
预计其上任伊始就将通过数倍于布什政府的财政刺激方案,并承担空前规模的财政赤字。
在刺激经济的同时,调整经济结构、关怀就业民生也将成为奥巴马新政的亮点。
—经济刺激方案可能规模空前,财政赤字将超万亿。
面对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奥巴马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拿出第二个经济刺激方案。
鉴于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加速下滑的现实(第四季度GDP增速环比年率可能为-5%),我们认为此次财政刺激方案的规模可能超过7000亿美元。
这也意味着明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将超过1万亿美元。
—以基建投资创造200万就业机会。
在刺激经济的同时,调整美国的经济结构,使经济摆脱对消费的过度依赖,提高投资占GDP的比重,将成为奥巴马新政的一个新亮点。
根据现有的信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将立即为道路、桥梁、学校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修拨款250亿美元,并最终在基础设施更新方面投入600亿美元。
预计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将最终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
—减税为主,但增税并举,体现社会平等原则。
减税仍将是第二轮财政刺激方案的主题,但与第一轮刺激方案相比,这次的减税将更加体现追求平等的政策导向,同时,在某些领域将出现增税的可能。
奥巴马政府即将推出的“中产阶级减税”计划,重点是对大多数家庭(年收入不超过25万美元)和小型企业实行减税,并向高收入阶层(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增税。
主要措施包括,延长中产阶级的个人所得税的部分减免、新增课税豁免、上调高收入家庭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税率、延长经修改过的AMT税制,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医疗补贴等。
参照税收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re)的评估,相关计划将于2009-2012年分别减少税收100亿、860亿、2400亿和3330亿美元,总计6690亿美元。
—努力创造就业,并缓解失业的痛苦,救助财政困难的国民。
在处理失业问题上,奥巴马政府将可能提供税务减免,鼓励创造就业机会,如公司每雇用一个新的美国籍全职雇员,政府就为其减免3000美元的税款。
同时,取消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资本利得税。
此外,还将为那些失去失业救济的长期失业人员延长失业保险的发放,并暂时延缓对这些救济征税。
对于陷入财政困难的美国人,奥巴马建议放宽提前支取个人退休储蓄的规定,允许他们在2008-2009年间,提前支取15%的退休金,而不用承担罚款。
—以更为强硬的手段实现贸易保护目标。
在美国人眼中,美国长期处于巨额贸易逆差状态,这显然意味着某种“不公平”的存在。
奥巴马贸易政策的一个核心词汇就是“公平贸易”,他强调美国贸易政策的关键在于为美国产品打开外国市场,贸易协定应该强制要求工作条件和环境标准;并表示将通过世贸组织强化贸易协定,阻止不公平的政府外贸补贴和对美国出口零关税的行为,抵制对方贸易国采用关税、补助、控制汇率等手段来保护自己的行为,以此保护美国的制造业,增加本土的就业机会,安抚劳工阶层,特别是产业工人。
环保政策:加大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投资提倡环保将是奥巴马政府明显的执政特色。
奥巴马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大家共同面临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已变得刻不容缓。
早在竞选中,奥巴马就呼吁,在2020年将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削减到1990年的水平,到2050年把排放总量相对于1990年削减80%。
实际上,即使欧洲最为激进的国家,提出的2050年温室气体削减目标也不过80%。
由于奥巴马在气候变化方面持更为积极的态度,美国将会改变布什政府的做法,转而签订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
基于环保和刺激经济的双重目标,奥巴马政府也会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鼓励节能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奥巴马已经提出了在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具体目标:未来十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1500亿美元,从而为美国创造500万个绿色就业机会;到2012年,美国10%的电力将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这个比例则将提高到25%;要求美国公司购买政府授权的温室气体排放许可;投资低排放的煤炭发电厂;向全新的数字电网过渡;在18 年以内使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一倍,主要措施是向国内汽车和零部件厂商提供生产线更新退税以及贷款保障,用来发展更为先进的汽车技术,例如最新的轻质材料和节能发动机。
同时,奥巴马政府将支持能源的自给,减少对国外能源的依赖。
毕竟,能源进口占美国贸易逆差的将近1/3。
通过在本土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有助于美国贸易收支的改善。
奥巴马本人的成长经历,将使其政策具有一个相对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包容的立场,这将令其更倾向于支持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族裔的发展,在外交政策上更加注重谈判的作用,军事干预有望让位于政治斡旋,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费开支有望逐渐减少。
中美经济刺激方案的相似与差异目前,美国政府为遏制经济衰退即将推出8000多亿美元的第二轮财政激励计划和楼市拯救方案,中国政府为遏制经济加速下滑已经提出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方案,并针对楼市实施了一系列新政。
简单对比这些举措,能发现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深究其背景与侧重,差异也非常明显。
中美两国虽然都面临缓解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然而其表现却有所不同,美国的困境是消费率过高、投资率过低,其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在于刺激投资;中国的矛盾是消费率过低、投资率过高,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在于启动消费。
因此,奥巴马政府无论是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还是对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的投入,都有助于提升投资对于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为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中国政府则通过财政补贴家电下乡的方式来启动农村消费,并预计将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减税方式,以进一步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