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演示动画) 教师阐述:当兴奋通过轴突传 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 的突触小泡就将递质释放到 突触间隙里,突触后膜的相应 受体蛋白接受递质的化学刺 激,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改 变。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 元通过突触而传递给了另一 个神经元。 引导学生观察线粒体。
(3)比较兴奋的传导
元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突 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
究的科学精神。(2)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 界观。(3)通过认识生命本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解决措施: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构建网络
课程标准:(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 生和传导。(3)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2)分析兴奋在神经纤 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3)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 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 辑推理能力。(2)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的迁移能力。
让学生通过
神经调节 8 是反射,那么,什么是反射 小猴吮奶和尝梅止渴是动物生 回 忆 初 中 所
知
呢?
来就有的,也是通过遗传而获得 学 , 有 利 于
的结构基 分
反射大致可以分为非条 的先天性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前 后 知 识 的
学
础和反射 钟 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请同 狗熊飞车和望梅止渴是动物出 衔 接 , 便 于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学科 高中生物学 授课年级 高二 学校 苏苑中学 生物教研组
章节名称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必修 3 第 2 章第 1 节)
计划学时 2 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关于兴奋的传导,包括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两部分内容。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一部分, 教材结合插图讲述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 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这一部分,介绍了突触的 结构,然后讲述了兴奋怎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最后讲述 了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为了更好地发挥互动式教学的最大优势, 教师应适当补充关于研究兴奋传导的实验材料的选择,以及具体的实验方法,将这 部分知识还原到科学史的研究背景中去认识。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 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由易到难,由已 知到未知,由形象到抽象,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来进行有效突破。
2.பைடு நூலகம்
控制) 材料 3 的患者出现不受意 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 里出了问题?
2. 3. 4.
大脑受损。 大脑可以控制排尿行为。 低级中枢脊髓受大脑控制。
力
3. 没 有 尿 意 , 为 何 也 能 排
尿?
4. 这 些 材 料 说 明 神 经 中 枢
8分
之间有何联系?
钟
引导学生得到答案:
1. 成 人 和 婴 儿 控 制 排 尿 的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位于脊 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 高级中枢调控。)
(展示“语言功能”的定 义,引出大脑皮层“言语区” 的概念)
给出几个病例,分析言语 区不同区域受损会造成的 4 种病症——运动性失语症、听 觉性失语症、失读症、失写症, 描述各病症的表现。然后通过 展示言语区的结构示意图总 结所学知识。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 接触过,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些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 点,特别是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和突触释放递质的过程。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做 指导、启发。
《神经调节》一节的内容对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生物学科思维方法的 形成,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和复述过程.
学生从物理角度来思考这个问
我们分析了当兴奋从树突经 题:兴奋部位与两侧未兴奋部位
胞体传向轴突时的传导方向, 都存在电位差,所以刺激神经纤
如果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 维上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
段施加一适宜刺激,传导方向 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
又是怎样呢?
导。
结论:传递特点──双向性
(2)兴奋的传递:
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教学 形象、直观,有助
课件辅助教学
理解
看图分析
激发兴趣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欣赏精彩 3
新课
的 NBA 比 分
导入
赛片段
钟
提出问题,引导分析
观看视频,分析讨论
活跃气氛, 引入课题。
教师提问:通过初中的学习我
新
们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学生观看图片并分析:
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从而 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 学生听讲并理解记忆
学生归纳并总结: 兴奋传导过程:刺激→膜
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 →局部电流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与物理学科 相结合分 析,使能够 体现学科间 的相互联 系,培养学 生的综合运 用能力
完整演示动画并让学生归纳 实质: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习
学们来分析四组有趣的现象, 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而 下 一 步 更 好
看 看 它 们 分 别 属 于 那 类 反 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 的学习。
射?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 件反射。
么?
媒体实例图片:小猴吮奶;狗 学生:反射弧
熊飞车;尝梅止渴;望梅止渴。
教师提问:反射的结构基础又 学生观看媒体动画:反射弧的结
建构主义理论、引导发现法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 础和反射
学习水平 了解
媒体内容与形式 挂图
Flash 动画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教师演示,学生说 明
加强理解和记忆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 的传导和在神经元
之间的传递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 节和人脑的高级功
能
理解、掌握 了解
Flash 动画 人脑彩图 分级调节图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 看到突触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即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 膜。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 体的膜:突出后膜是与突触前膜 相对应的胞体膜和树突膜;突触 间隙是突触前膜和后膜之间存 在的间隙。
学生再次观察动画模拟过 程,复述,概括。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 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 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兴奋或抑制 学生得出“兴奋传递是一个耗能 的过程”的结论
是什么呢?
构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弧结 学生回答:通常由感受器,传入
构模式图并提示注意闪动部 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
位代表的结构。
应器五部分组成.
教师提问:反射弧是由哪几部
分组成的?
展示图片有 利于提高学 生学习的积 极性和兴 趣。同时了 解条件反射 和非条件反 射
引导学生观察神经元结构模
式图并叙述各部分结构
除了语言功能,学习和记 忆也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直接展示并分析“学 习”的定义。)
(展示“记忆”的定义) (展示“不同形式记忆的 关系”流程图。)
学会科学的 学习和记忆
归纳总 归纳本节 3 分
结
主要内容 钟
练习巩
5分
配套练习
固
钟
教师提示任务 提示分析评讲
学生代表归纳总结
形成知识体 系
独立思考,也可讨论争辩
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解决措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形象到抽象,
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来进行有效突破。
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的理论
有关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等相关的基 础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所以教师可以给出少量时间由学生快速阅读进行 回忆,并通过提问及时深化。
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
受大脑控制。婴儿的大脑
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
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
次数多,且容易发生夜间
遗尿现象。
2. 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
也就是大脑出现了问题。
3. 大 脑 作 为 控 制 排 尿 的 高
级中枢,可以控制排尿行
为。
4. 说 明 低 级 中 枢 受 相 应 的
高级中枢的调控。
学生观看动画:
通过学生的 讨论和归 纳,培养学 生的团结合 作能力和独 立思考问题 的能力。
当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
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经多
的末梢时,又是怎样到达下一 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
个神经元呢?兴奋在神经元 成杯状和球状,叫做突触小体。
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突 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
触是指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 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
递
18 分 钟
通过具体讨
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
邻近未兴奋部位仍然维持原
学生分析
来的外“正”内“负”,那么,
兴奋部位与原来未兴奋部位
之间将会出现怎样变化?
学生回答: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
论和分析引 导使学生能 更好的理解 兴奋的产生 和传导过 程。
教师提问:电流方向如何呢? 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则由
教师阐述:这种局部电 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 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又 产生局部电流,如此依次进行 下去,兴奋不断向前传导,而 已经兴奋部位又不断依次恢 复原静息电位。兴奋就按照这 样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 向前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