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培训一、有限空间作业:1.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无批准措施组织作业。
2.必须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编制完善的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严禁无流程上岗作业。
3.必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到位制度,严禁现场无领导干部跟班进行作业。
4.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5.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受限空间入口处设置隔离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6.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7.必须对高风险作业场所安装安全视频监视系统和危险气体实时监测系统,严禁在无监视监测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8.必须制定应急措施,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程序:1.在进入“密闭空间”工作前,必须由合资格人士对空间的内外环境,以及工作时可能遇上的各种危险进行分析及评估,并制定一套可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来消除或控制存在的各种危险;2.为确保所有安全措施均已做妥当并经过检查,工作人员必须在领取工作许可证后才可进入“密闭空间”内工作。
工作许可证是安全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一种明确和有效的沟通方式,工作时必须连同风险评估报告张贴在密闭空间入口的当眼地方;3.做好紧急的救援及应变措施预先准备,例如警报及通讯方式、紧急联络电话、救援用具及急救用品等;进入密闭空间前,监护人员必须到位,各种救援措施、设备备齐就位。
4.当上述程序已完成后,被核准的工作人员在佩戴合适的安全带和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装备后,才可进入密闭空间工作。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前应进行检查,并佩戴正确。
二、钢筋施工1.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3.钢筋的焊接应按要求留置试件,且应合格。
4.钢筋绑扎应牢固,缺口、松口的数量应控制在10%以内,且不应集中。
5.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规范规定,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值。
6.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垫块放置间距应适当,钢筋较小时,垫块间距应密些。
7.钢筋包扎完成后,应做好自检工作,以便项目部及监理建设单位检查验收。
8.施工期间,必须派专人看仓,看仓人员必须要认真负责,随时对位移、变形的钢筋整修,看护成型的钢筋不准踩踏,特别注意负筋的保护。
9.每层使用不完的钢筋及时清理使用,做到工完料清,不得剩余大量料头钢筋,否则将由钢筋班组包赔损失。
钢筋绑扎:1.作业人员应全部按照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着装整齐,严禁任何人赤脚、穿拖鞋或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2.进场人员均应通过岗前安全培训教育,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进行定期定向培训,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从事钢筋绑扎作业;3.钢筋加工场地必须设置围护栏杆,挂设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或车辆进入施工区域;4.作业人员必须熟悉钢筋绑扎机具的规范使用方法,严禁私自操作不熟悉的机具;5.严禁向上或向下抛掷工具和材料,吊运钢筋时,必须遵守“十不吊”要求;6.刚进绑扎过程中,安全员(督工)必须全程旁站盯控,未经安全员(督工)许可,禁止私自动工;7.各类通道、道路处,不得存放钢筋材料,钢筋临时存放必须上盖下垫,并分类标示清楚;8.电工要定期对现场用电设施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出现机械设备漏电造成人员伤亡;9.钢筋绑扎规划合理,做到工完料清,且随时确保现场场地整齐有序。
三、塔吊安全检查1.力矩限位器:当起重量达到相应幅度额定起重量的110%时,自动切断起升向上和变幅向前的电源。
2.重量限制器:起吊重量大于相应档位的额定值并小于额定值的110%时,应切断上升方向的电源,但机构可作下降方向的运动。
3.高度限位:塔吊的吊钩装置起升到下列规定的极限位置时,应自动切断起升的动作电源:起升钢丝绳的倍率为2 倍率时,其极限位置应为1000mm;起升钢丝绳的倍率为4 倍率时,其极限位置应为700mm。
4.变幅限位器:小车行至距离起重臂两端缓冲器各1.5m 处减速,距离0.5m 处自动停止。
5.回转限位器:左右两个方向旋转角度不大于±540°。
6.吊钩保险:防止起吊钢丝绳角度过大或挂钩不妥时,容易造成钢丝绳从钩头中脱出而吊物坠落伤人事故。
7.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小车断绳保护装置是变幅小车断绳时防止溜车的安全装置。
8.钢丝绳防脱槽装置:是防止钢丝绳在转动运行中跳动出槽,导致钢丝绳被卡死、拉断或磨轴,而出现坠钩事故。
9.钢丝绳的检查变形严重:波浪形变形、笼形畸变、绳股挤出、钢丝挤出、局部增大、直径局部减小、部分被压扁、严重扭结、严重弯曲。
10.绳卡:夹板应在钢丝绳承载时受力的一侧,U 螺栓应在钢丝绳的尾端,不得正反交。
11.标准节螺丝:连接螺栓齐全、紧固牢靠。
12.附墙:安装附墙装置时必须使用经纬仪检查塔身的垂直情况,附着点以下保证塔式起重机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1000,附着点以上垂直度偏差不大于4/1000。
四、防止机械伤害的“一禁、二定、三必须、四不准”1.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摆弄机电设备;2.机电设备应完好,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3.机电设备停电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关机,按要求上锁;4.机电设备应做到定人操作,定人保养,检查;5.机电设备应做到定机管理、定期保养; 6.机电设备应做到定岗位和岗位职责;7.机电设备不准带病运行;8.机电设备不准超负荷运转;9.机电设备不准在运行时维修保养;10.机电设备运行时,操作人员不准将手、头等身体部位伸入运行的机械设备行程范围内。
五、交叉作业安全管理1.交叉作业时,下层作业位置应处于上层作业坠落半径之外,高空作业坠落半径应按表1 确定。
安全防护棚和警戒隔离区范围的设置应视上层作业高度确定,并应大于坠落半径。
2.交叉作业时,坠落半径内应设置安全防护棚或安全防护网等安全隔离措施。
当尚未设置安全隔离措施时,应设置警戒隔离区,人员严禁进入隔离区。
3.处于起重机臂架回转范围内的通道,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4.施工现场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5.不得在安全防护棚棚顶堆放物料。
6.当采用脚手架搭设安全防护棚架构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脚手架标准的规定。
7.对不搭设脚手架和设置安全防护棚时的交叉作业,应设置安全防护网,当在多层、高层建筑外立面施工时,应在二层及每隔四层设一道固定的安全防护网,同时设一道随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防护网。
六、土方开挖防护1.每项工程施工时,都要编制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其内容包括施工准备、开挖方法、放坡、排水、边坡支护等,边坡支护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有设计计算书。
2.人工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
3.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
4.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时及时加固处理。
5.机械挖土,多台机同时开挖土方时,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根据规定和计算确定挖土机离边坡的安全距离。
6.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
7.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要符合有关规定。
8.土方爆破时要遵守爆破作业的有关规定。
七、混凝土冬期养护1.尽量加快砼浇筑速度,减少热量散失,做到砼拌合物入模温度≥5℃。
分层浇筑厚大的整体式结构砼时,已浇筑层的砼温度在未被上一层砼覆盖前不应低于2℃。
2.砼浇筑完毕找平抹面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如毛毯、草毡)覆盖,应加强裸露砼表面的保温覆盖,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 倍。
6 应加强裸露砼表面的保温覆盖,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 倍。
3.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应做到随浇筑、随振捣、随覆盖,减少热量失散;保温、保湿材料必须紧密覆盖模板或砼表面,迎风面宜设置挡风设施,形成不透风的围护层;对细薄结构的棱角部分,应加强保温;结构上的孔洞应暂时封堵。
4.对于不易加热保温且对强度增长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采用负温养护法。
但负温养护法施工的砼,浇筑后起始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并应以浇筑5 天内予计日最低气温选用防冻剂,并重视覆盖保护。
5.模板和保温层在砼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时砼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砼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尽量避免在寒流袭击、气温骤降时拆模。
八、冬季高空施工高空作业在寻常情况下本就是施工中重大危险源之一,加之冬季作业面湿滑,更容易诱发高空坠落事故。
所有在冬季施工中,防止高空坠落的措施必须到位,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意识更加需要到位。
1.落实防滑措施,及时清理作业面及施工道路上的积雪、淤泥,以防作业或行走时不小心跌倒造成事故;2.高出作业时要穿紧扣工作服,防滑鞋,带安全帽、系安全带,遇有大雨、大雾或6 级以上大风时严禁高出作业;3.高出作业必须从设置的安全爬梯通道上下,严禁从通道以外没有安全防护的地方上下;4.作业人员作业时不得嬉戏打闹,以免失足造成事故。
上下梯时要面对梯子,双手扶牢,尽量不要持物件攀登;5.高出作业严禁投接物料,以免身体重心不稳,发生坠落;6.高处作业时,要先挂牢安全带后在作业,安全带要高挂低用。
九、“四口五临边”安全防护1.“四口”的安全防护(1) “四口”是指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2) 1.5mⅹ1.5m 以下的孔洞,用坚实盖板盖住,有防止挪动、位移的措施。
1.5mⅹ1.5m 以上的孔洞,四周设两道防护栏杆,中间支搭水平安全网。
结构施工中伸缩缝和后浇带处加固定盖板防护。
(3) 电梯井口必须设高度不低于1.2m 的金属防护门。
电梯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封闭严密。
(4) 管道井和烟道口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人员、物体坠落。
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必须设置固定式防护门并有警示标志。
结构施工中电梯井和管道竖井不得作为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
(5) 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处,必须设两道牢固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
回转式楼梯间支设首层水平安全网。
(6) 阳台栏板应随层安装,不能随层安装的,必须在阳台临边处设一道防护栏杆,防护栏杆设上下两道水平杆,并立挂密目安全网。
两道防护栏杆,用密目网密封。
(7) 建筑物楼层邻边四周,未砌筑、未安装维护结构时,必须设一道防护栏杆,防护栏杆设上下两道水平杆,并立挂密目安全网。
建筑物出入口必须搭设宽于出入通道两侧的防护棚,建筑超过24 m 的棚顶应满铺不小于50mm 厚度的脚手板。
通道两侧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多层建筑防护棚长度不小于3m,高层不小于6m,防护棚高度不低于3m。
2.“五临边”的安全防护(1)“五临边”是指深度超过2 m 的槽、坑、沟的周边; 在施工程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作业面)和框架结构楼层的周边;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和脚手架与建筑物的通道、上下跑道和斜侧道的两侧边;尚未安装栏板、栏杆阳台、料台、挑平台的周边;在施工程楼梯口的梯段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