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糖皮质激素在麻醉领域中应用的专家共识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在麻醉领域中应用的专家共识PPT课件
2. 当 GCs 超过生理剂量时,发挥药理作用,具有抗炎、 抗过敏、免疫抑制、抗毒素、抗休克作用,还包括对间叶 组织、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对骨骼的作用等。
.
5
不同的 GCs 因分子结构的变化,药物的活性、药 效和代谢不同。根据生物半衰期的长短将 GCs 分 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见表 1。
.
6
.
.
21
(3)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对于临床上 出现的不明原因的低血压,建议经验性静 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盐 100mg。
糖皮质激素在麻醉领域中应用 的专家共识
.
1
一、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和生理 药理作用
.
2
糖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s)属甾体类化合 物, 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调节。下 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进入 垂体前叶,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 ACTH 调节肾上腺束状带合成分泌 GCs,后者对 下丘脑 CRH 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人体内源性 GCs 最主要的是氢化可的松(皮质醇), 其次是可 的松(皮质酮); 外源性 GCs 包括强的松(泼尼松)、 强的松龙(泼尼松龙)、甲基强的松龙(甲基泼尼松 龙)、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等。可的松和强的松需 在肝脏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强的松龙后才能发挥 其作用。
.
11
1.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GCs 合成不足可导致 AI, 分为原发性、 继发性 和第三源性(医源性)三类,原发性和继发性 AI 相 对少见,第三源性最常见(表 2)。正常成年人每天 分泌 15~25mg 皮质醇,大手术时增至 75~ 200mg/d 或更高。AI患者可能无法对麻醉和手术 引起的应激做出适当反应, 在围术期出现肾上腺 皮质危象。 目前认为应根据患者的原发病,临床 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 以此作为是否给予 GCs 的临床依据。
.
9
三、GCs 在麻醉中的应用
.
10
(一)围术期替代治疗
围术期一般无需常规给予 GCs 替代治疗。 对有危险因素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Adrenal insufficiency, AI)患者给予经验性 治疗,要特别注意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 全危象。评价肾上腺皮质功能的简单试验 是 ACTH 激发试验,但如有临床症状,应 立即开始治疗,不需等待实验结果。
.
20
(2) Cushing 病经垂体手术:垂体瘤导致 ACTH 分泌过多,引起氢化可的松水平过 高,称 Cushing 病。垂体手术后患者垂体
功能恢复需要一定时间。手术当天补充氢 化可的松 200mg,以后每天递减给予 100mg、 75mg 和 50mg,之后小剂量GCs 口服维持, 大部分患者手术后 1 年左右都需要 GCs 的 替代治疗。
.
12
2. AI 的评估
(1) 临床体征:低血压和休克;低血糖;心 动过速;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高钾血症、 高钙血症、酸中毒);心脏收缩减弱;贫血 及嗜酸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恶心
呕吐、体位性低血压、脱水、腹痛及体重
减轻;白癜风、皮肤颜色改变、甲状腺机
能减退;术中或术后反复出现无法解释的
低血压休克,患者的临床体征与疾病的严
2. 非基因组效应 GCs 浓度较高时产生,由生物 膜介导,效应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出现。
3. 总效应 基因组效应和非基因组效应的总和。
.
4
(二)生理和药理作用
1. 生理状态下分泌的 GCs 主要影响物质代谢过程 ①糖代 谢: 升高血糖;②蛋白质代谢:抑制合成,促进分解, 负氮平衡;③脂肪代谢:四肢脂肪分解增加,腹、面、两 肩及背部脂肪合成增加,引起“向心性肥胖”;④弱的盐 皮质激素作用:保钠排钾,抑制钙吸收。GCs 对有些组 织细胞无直接效应, 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即允许作用,如 GCs 能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和 胰高血糖素的血糖升高作用。
7
二、围术期 GCs 应用的适应证
.
8
1. 围术期替代治疗 2. 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3. 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4. 辅助镇痛治疗 5. 过敏反应的治疗 6. 脓毒症休克的防治 7. 脑水肿的防治 8. 深低温体外循环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GCs 的其他适应证如急性脊髓损伤的处置,不在 本共识中论述。
重程度不一致,反复高热而抗生素治疗无 效。
.
13
.
14
(2) 实验室检查:对 AI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包 括 ACTH 激发试验,胰岛素耐受试验和甲 吡酮试验。 外源性 GCs 对 HPA 轴的抑制 程度与药物剂量、 给药方式、疗程及患者
的个体差异有关,通常分为三类(表 3),Ⅱ 类和Ⅲ类患者常需 GCs 替代治疗。
.
3
(一)作用机制
1. 基因组效应 GCs 随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通 过弥散方式进入靶细胞,与细胞浆内类固醇受体 结合(GR), 活化的 GCs-GR 复合体迅速进入细 胞核内, 与特异基因的激素反应元件相结合,促
进或抑制靶基因的转录,通过调控基因产物产生 生物学效应或毒性反应。任何治疗剂量都与基因 组效应有关,从转录翻译到特定位点起作用,需 要 1h 或更长时间。
.
15
.
16
3. 围术期 GCs 替代治疗临床指征
①已被诊断为 AI 的患者;②患者具有 AI 的 高危因素:垂体肿瘤患者、垂体区域接受 放射治疗患者、伴有 Cushing 综合征或其 他皮质激素功能缺失疾病、长期应用 GCs 治疗患者、伴有Ⅰ型糖尿病或其他自身免 疫性疾病、具有肾上腺分泌不足的临床症 状。
.
17
4. 围术期 GCs 替代治疗方案
目前尚无固定的 GCs 替代治疗方案。GCs 补充量根据外科手术类型和时间、围术期 GCs 用药剂量和对 HPA 轴的抑制情况而定, 推荐以下给药方案(表4)
.
18
.
19
5. 特殊疾病的围术期 GCs 治疗方案
(1) 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前、术中和术后全 程 GCs 替代治疗。在术前 1~2d开始补充 GCs,可给予醋酸可的松 50mg,6h/次, 肌肉注射。切除相关病灶时皮质醇分泌骤 减,但手术应激状态时 GCs 的需求量增加, 故应在麻醉前或肿瘤摘除前静滴氢化可的 松 100mg,以后 6h1 次,每次 1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