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一、安全工作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更好地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不断深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增强企业信誉,增加企业竞争活力,开创新思路,适应新挑战,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2.1、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为零;
2.2、重大交通责任事故为零;
2.3、重大设备责任事故为零;
2.4、重大火灾责任事故为零;
2.5、重大人身伤害事故为零;
2.6、年千人负伤率为3‰以内;
2.7、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率达100%;
2.8、三级安全教育率100%;
2.9、严格执行新扩建项目“三同时”制度;
2.10、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
三、具体工作和责任
3.1、成立领导管理体系,做到三个发挥,即:发挥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决策作用;发挥广大工人的监督作用;发挥上下齐抓共管
的作用。
3.2、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3、完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发挥职能作用,明确责任,做到安全生产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并把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警钟长鸣,保一方平安。
3.4、落实安全教育制度,大力宣传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积极开展“五反”活动,即:反违章指挥、反冒险作业、反违犯劳动纪律、反事故隐患整改拖拉、反重复事故发生,控制习惯性违章。
3.5、加强安全责任、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采取培训、学习、考试等办法,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安全周、月”宣传教育活动。
3.6、结合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针对工作作业现状,及时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以及新规范、新标准的学习和执行。
严格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持有效证件上岗,按规定做好对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3.7、为了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对班组长和安全员进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对全员进行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及安全常识等知识的考试。
3.8、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绩效考核,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机构,严格检查考核。
做到自查与检查相结合,检查结果纳入经济责任考核兑现。
3.9、完善安全目标管理和挂牌考核办法,坚持安全检查考核和评分标准,积极开展“保效果、创达标”竞赛活动。
各生产单位之间开展竞赛评比活动。
崇利制钢有限公司文件
2014第〔1〕号
崇利制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
《2014年安全生产目标》的通知
为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推动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根据武安市安监部门的精神,以及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条例和相关标准的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对2014年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如下:
一、安全生产奋斗目标
1、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为零;
2、重大交通责任事故为零;
3、重大设备责任事故为零;
4、重大火灾责任事故为零;
5、重大人身伤害事故为零;
6、年千人工伤率为3‰以内;
7、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率达100%;
8、三级安全教育率100%;
9、严格执行新扩建项目“三同时”制度;
10、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
二、主要措施
1、按照政府安监部门的统一安排,今年全面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为此,要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上级领导机关召开的培训活动,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管理。
2、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在企业管理上,我们的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有缺陷和制度不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也是发生安全问题的隐患之一。
所以,要通过制度建立健全,实行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的管理模式,实现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安全风险系统管理制度。
3、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在安全生产上,企业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承担企业安全管理全面责任;分管领导为系统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分工系统安全管理责任;班组长是工序管理的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工序或岗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各级管理人员要切实负起安全管理的责任,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
4、有目标、有层次、有责任地开展安全培训工作。
企业领导以安全标准化管理知识为主,专职、兼职安全员以标准化管理要素为主,特种岗位人员以法律教育和技术规范为主,从不同范围、不同角度掌握安全管理技术和安全问题处理措施的能力。
5、为实现公司年度安全管理奋斗目标,加大安全奖罚措施,实行安全管理无事故的一票否决权。
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单位、个人当年
度不能评为先进单位或先进个人,并视责任大小及经济损失程度予以经济处罚,或由上级机关追究责任。
6、以预防为主,开展风险辩识和风险评价,逐部位、多角度进行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排查治理,监测、控制安全生产目标计划的实施,把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和可控程度。
为此,在安全经费、人员、组织机构上要给与大力支持和采取积极保障措施。
2014年1月1日
主题词:安全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