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框架中桥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正文

框架中桥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正文

1、编制依据1.1新建南京枢纽大胜关长江大桥南京南站及相关工程施工图DK1019+040.696 站东路框架中桥施工图。

1.2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铁道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J286-2004〕《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J162-2002〕《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1.3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1.4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的施工经验及设备。

2、工程概况2.1 工程简述本桥位于南京南站,因跨越规划站东路[《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2008.1终稿)]而设置, 本桥跨越京沪高速、宁杭城际、仙西联络线等,京沪高速正线及道路交角为90°,跨越京沪高速及宁杭城际及仙西联络线框架中间以挡墙相接,出入口设一字挡墙,本桥设计为1-(9+16+16+9)四孔分离框架桥,中间两孔为机动车道(双向四车道),两边孔为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2.2 设计规模本桥设计宽度58.86m,全长182.74m,中心里程为DK1019+040.696,顶板厚0.7m(边孔)、1.2m(中孔);净高8.8m(边孔)、6.3m(中孔);底板厚1m(边孔)、1.6m(中孔);桥基础采用C30混凝土厚0.9m,级配碎石垫层厚0.2m,其中京沪正线、沪汉蓉场基底加固采用CFG桩,桩中心间距按照顺桥向×横桥向=1.6m×1.6m设计施工,正方形布置,桩长有9.5m、11m、20m、21m、21.5m五种,桩底均置于W3层内0.5m。

本桥共有翼墙4个,框架14节。

其中京沪场翼墙2个,框架3节,长度分别为9.485m+15.424m+16m+11.522m+9.485m,宁杭城际及仙西联络线共有翼墙2个,框架11节,长度分别为:9.561m+8.413m+10m+15m+15m+1 5m+15m+15m+10m+10m+15m+11.138m+9.561m。

2.3 主要工程数量框架桥主要工程数量表2.4主要技术标准2.4.1双线,正线间距5.0m,其余线路线间距6.0m,到发线及联络线间距随曲线变化。

2.4.2设计荷载和设计速度:京沪正线桥:按ZK荷载设计、ZK荷载检算。

设计时速350km/h。

轨道结构形式:有碴轨道。

沪汉蓉正线桥:按ZK荷载设计、“中-荷载”检算。

设计时速250km/h。

轨道结构形式:有碴轨道。

宁安场正线桥:按ZK荷载设计、“中-荷载”检算。

设计时速250km/h。

轨道结构形式:有碴轨道。

2.5工程地质:(0) 人工填土;(1)-2 alQ4粉质黏土,软塑,σ0 =120KPa;(1) alQ4粉质黏土,硬塑,σ0 =180KPa;(2) alQ3粉质黏土,硬塑,σ0 =200KPa;(2)-3 alQ3粉质黏土夹角砾土,σ0 =250KPa;(3)-1 泥质砂岩,全风化,σ0 =250KPa;(3)-2 泥质砂岩,强风化,σ0 =350KPa;(3)-3 泥质砂岩,弱风化,σ0 =450KPa。

2.6临时工程及“三通一平”2.6.1施工准备自六月上旬进点以来,我项目部已组织各部门深入现场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研究。

在交通运输、材料供应、供水供电、施工方案等诸方面已有所规划和准备。

2.6.2施工便道根据现场工地调查,在京沪场左线左侧地界外修筑了一条长800m的施工主便道,并及搅拌站和钢筋场地之间修筑贯通便道700m。

所有的施工便道按照宽6m路面结构,厚0.8m设计(能够满足50t车辆运输要求),便道采用挖掘机配合推土机修筑。

便道设向外单面排水坡,在外侧设0.4m×0.5m的排水土沟。

每150m 设置会车避让台一处,其尺寸为长15m,宽4m。

2.6.3道路交通、场地平整本管段沿线两侧多为农田,住房,交通较为便利,乡道、村道纵横穿越,可以直接利用乡村通道运输物资及机械。

施工用场地主要利用铁路征地,钢筋场地设在京沪场左侧地界外临时征地,场地长100m,宽50m。

临时场地先采用建筑垃圾进行填筑并压实厚0.5m,顶铺0.1m瓜子片整平。

钢筋棚、木工棚、活动房的建筑垃圾顶面浇筑0.25m厚C20混凝土。

2.6.4施工用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前期共安装2台发电机(1台500KVA、1台630KVA),一台设于京沪线DK1019+250处线路左侧地界外,并用380V的高压线引入搅拌站内;一座设于沪汉蓉场及宁安场之间DK1019+300处;因中铁十三局前期已经在南京南站施工,业主共建立了8个变压器,通过业主及十三局协商进行电力调配,到2009年1月31日划给我部3台630KVA的变压器。

所有的电力同时延高架桥架设约2km长的低压线路,供东咽喉各墩台使用。

2.6.5征地拆迁本框架桥牵涉到拆迁的自然村为大张里自然村,需要拆迁共约有20户左右,征地拆迁任务非常大,作为前期工作的重点并以书记为组长成立了征地拆迁小组。

2.6.6施工用水因本管段没有大型的自然水源,施工用水采用接自来水和打井相结合,并对水质进行化验,沿线纵向布置地下水管并接通到桥范围内。

水井设1口,直径0.5m,深不小于100m,设在混凝土搅拌站西侧围墙外10m处,用于搅拌站内及框架桥的施工用水。

2.6.7电力、通讯项目部办公处均引入程控电话及传真机,并配备移动电话。

各办公室安装宽带网线,通过互联网其他项目队、设计、监理、业主和地方政府相连,实现信息双向沟通。

2.6.8混凝土供应本管段布置混凝土搅拌站1座(120m3/h搅拌机2台),位置设于DK1019+130~DK1019+300段,长170m,宽100m,利用京沪场及沪汉蓉场之间的空地及该段的沪汉蓉场,混凝土总生产能力240 m3/h,均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系统,经标定后使用,拌和站内设砂、碎石料仓以及水泥、粉煤灰、矿粉罐以及外加剂罐,另备配电房、工具库、料库、发电机房、值班室等临时设施。

混凝土砂石料场采用25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采用混凝土墙作为隔仓,分类存放。

混凝土搅拌站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自动计量)进行拌合。

2.7工期目标计划工期:2008年9月10日开工,2009年1月31日站前工程竣工。

施工工期144天。

2.8质量目标达到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质量和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力争国家和铁道部优质工程奖。

2.9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2.10环保、水保目标严格按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做好环保、水保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批准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通过国家验收。

工地生产、生活设施清洁文明。

施工产生的噪音控制在《铁路边界噪声限值标准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的限值内。

泥浆及废水、废弃物、弃土等实行有效控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2.1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从业人员上岗职业健康体检率100%;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率100%;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普及率100%;无职业病发生;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2.12文明施工目标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执行,做到依法施工,文明施工,杜绝违法施工、野蛮施工事件发生。

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创建南京南站文明工地。

3、组织机构3.1现场组织机构为了更好的组织生产,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根据南京南站工程特点及甲方对工期的要求,按照各个工序交叉施工的总体安排进行人员组织,按专业化、机械化作业的原则配备施工队伍。

成立中铁四局集团京沪高铁南京南站项目经理部第三项目队,实行项目法管理,设队长、书记、副队长、总工程师各一名,下设工程部、物设部、安质部、财务部、工经部、综合办公室、试验室、搅拌站计五部二室一站。

详见项目队的组织机构图如下:4、施工工期安排4.1总工期安排根据总工期、建设指挥部的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只安排了1-6框架节。

7-14框架节位于房区,暂定2008年11月1日可以开工),本框架桥定于2008年9月10日开工,2009年1月31日竣工,总工期144天。

4.2主体工程工期安排 4.2.1京沪场(第1-3节)京沪场共有承台12块,底板12块,边墙身15堵,顶板12孔。

计划承台配置2套模板,按照2天/个,共计需要12天;底板配置3套模板,按照4天/个,共需要16天;墙身配置1套模板(5个边墙为一套),按照5天/1块,共需要15天;顶板配置2套模板和膺架,按照15天/4孔,根据交叉作业,共需要20天。

京沪场1-3节框架工期安排表4.2.2沪汉蓉场(4-6节)沪汉蓉场共有承台12块,底板12块,边墙身15块,顶板12孔。

计划安排同京沪场1-3节。

沪汉蓉场4-6节框架工期安排表4.2.3沪汉蓉场(7-9节)沪汉蓉场共有承台12块,底板12块,边墙身15堵,顶板12孔。

计划安排同京沪场1-3节。

沪汉蓉场7-9节框架工期安排表4.2.4宁安场(10-14节)宁安场共有承台20块,底板20块,边墙身25块,顶板20孔。

计划承台配置2套模板,按照2天/个,共计需要20天;底板配置3套模板,按照4天/个,共需要27天;墙身配置1套模板(5个边墙为一套),按照1天/1块,共需要25天;顶板配置2套模板和膺架,按照10天/4孔,根据交叉作业,共需要25天。

宁安场10-14节框架工期安排表5、施工的内容及影响5.1施工内容:场地布置、土方开挖、地基加固、基础垫层、承台混凝土、框架制作及其养护、防水层施工、出入口翼墙施工、附属工程施工。

5.2施工影响: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调查,框架桥部分处在大张里自然村范围内,施工前必须对部分房屋进行拆除,因地方拆迁不到位造成该框架桥只能施工京沪场的①~③框架节和宁杭城际的④~⑥框架节,其余部分等房屋拆迁完才能够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