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淋巴瘤2018.12.24

淋巴瘤2018.12.24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病理特点:
淋巴结正常结构破坏,瘤细胞形态基本上为不同分化阶段 的淋巴细胞,往往以一种类型的细胞为主。免疫组化可确定来 源,CD3、CD4、CD8检测T细胞,CD19、CD20、CD22用于检测B 细胞。CD45用于鉴别淋巴细胞肿瘤和上皮性肿瘤。
淋巴瘤分子遗传学
淋巴瘤常见类型染色体易位及融合基因
Burkitt淋巴瘤 染色体易位 t(8;14)(q24;q32) t(2;8)(p12;q24) t(8;22)(q24;q11) t(14;18)(q32;q21) t(11;14)(q13;q32) t(3;14) t(8;14)(q24;q11) 累及基因 MYC/IgH基因 MYC/IgLκ基因 MYC/IgLλ基因 Bcl-2/IgH CCND1/IgH Blc-6 MYC/TCRα 功能 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 凋亡抑制 G1-S 凋亡抑制 转录因子
滤泡型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弥漫大B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注:染色体易位导致癌基因异常表达,抑癌基因失活,调控紊乱,细胞增殖失控, 分化受阻,凋亡抑制。
WHO淋巴组织肿瘤分类 (2008)
前体细胞
B B
惰性B细胞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 细胞淋巴瘤 • 前B细胞白血病 • 脾边缘区淋巴瘤 • 毛细胞白血病 • 脾淋巴瘤/白血病,未分类* • 脾弥漫红髓的小B细胞淋巴瘤 • 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 •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 重链病 –Alpha重链病 –Gamma重链病 –Mu重链病 • 浆细胞瘤 • 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 • 髓外浆细胞瘤 •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 淋巴瘤 (MALT淋巴瘤) • 结内边缘区淋巴瘤 • 儿童结内边缘区淋巴瘤 • 滤泡性淋巴瘤 • 儿童滤泡性淋巴瘤 • 原发于皮肤的滤泡中心淋巴瘤
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临床表现具有多样
性,易误诊、漏诊。
淋巴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疾病, 不同亚型的
淋巴瘤其临床表现,病理类型, 对治疗的反应和
预后有很大的差异。
流行病学
统计资料显示:淋巴瘤为我国第8大常见肿瘤,我国每年新发淋巴瘤患者 约8.4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7万人,目前淋巴瘤以每年5%的速度逐年增多。根 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5.94/10万, 2015年预计发病率约为6.89/10万。 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2:1),男女性发 病率均明显低于欧美及日本。 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20-40岁多见。 以NHL( non-Hodgkin lymphoma )占绝大多数;我国华南、华东及北 京等较发达地区数十年来一直为我国淋巴瘤高发地区,接近新加坡、韩国、日 本等发达国家水平。
成熟T/NK细胞
前T细胞白血病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HL和PTLD
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NOS
大颗粒T淋巴细胞白血病
NK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的T细胞淋巴增殖性
结节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
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具有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
2、 NHL

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 大多以无痛性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但少于HL。 结外系统侵犯:常见胃肠道、呼吸道、皮肤、骨髓、鼻腔、骨骼、乳腺等。消 化道是淋巴瘤结外侵犯最常见的部位,在NHL约占全部结外侵犯的40%,在HL占 结外侵犯的4%-20%,其中又以胃最为多见,小肠和大肠次之。一般情况下,有 结外侵犯者预后较差。 易侵犯系统或器官,易发生远处扩散 全身症状少,晚期发生(24%)

HL与NHL临床表现的不同点
HL NHL
1.发病年龄: 2.起病部位: 3.全身症状: 4.播散方式:
年青人多 颈、锁骨上淋巴结 多见 单中心起源 沿淋巴管向邻近
50岁以上多 结外病变 少、多为晚期 离心、多中心 跳跃
检查
1.血象: HL:贫血、WBC轻度增高(中性粒、嗜酸粒增高),晚期淋巴细胞
B
原发于皮肤的CD8阳性侵袭性嗜表皮的细胞
细胞型) # #毒性T细胞巴瘤 原发于皮肤的CD4阳性小/中间T细胞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瘤,NOS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K阳性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LK阴性
诊断和鉴别诊断
对慢性、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要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诊断靠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确诊靠组织病理学。
病理分型

按病理和临床特点可将恶性淋巴瘤分为两大类: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HL) 9%-10%, 预后较好 90%左右,多数预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 后较差
4. 其它
血沉、LDH(lactate dehydrogenase)、AKP,Ca++↑累及骨骼;
5. 分子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 FISH )检测技术,二代测序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流式细胞技术等,是常规病理学诊断方法的有益补充; 6. 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淋巴瘤诊断的主要手段。对于淋巴结病灶,应尽可能切除完整淋巴结。如果淋巴 结病灶位于浅表,应尽量选择颈部、锁骨上和腋窝淋巴结。空芯针穿刺仅用于无法有效、安全地获 得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的患者。 淋巴瘤的病理诊断需综合应用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遗传 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流式细胞术等,尚无一种方法可以单独定义为“金标准”
淋巴瘤(Lymphoma)起源于淋巴结和(或)结外淋巴组织、由 淋巴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恶性疾病。 以实体瘤的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组织器官中,最易受累 及的部位有淋巴结、扁桃体、脾及骨髓。 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 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乏力、皮肤瘙痒等全身症状。
B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具有超二倍体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具有亚二倍体(亚二倍体ALL)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具有t(5;14)(q31;q32); IL3IGH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具有t(1;19)(q23;p13.3); E2A-PBX1; (TCF3-PBX1)
侵袭性B细胞
• 套细胞淋巴瘤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NOS • 富含T/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 淋巴瘤 • 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 DLBCL • 原发于皮肤的DLBCL,腿型 • 老年性EB病毒阳性的DLBCL • 与慢性炎症相关的DLBCL • 淋巴样肉芽肿病 • 原发于纵隔(胸腺)的大B 细胞淋巴瘤 •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 ALK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 •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 • HHV8相关的大B细胞淋巴瘤 多中心Castleman 病 •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 • 伯基特淋巴瘤 • 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类 型,,具有介于弥漫大B细 胞淋巴瘤与伯基特淋巴瘤 之间的特征 • 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类型, 具有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 瘤与典型霍奇金病之间的 特征
影像学检查
1、X线胸片

2、B超、CT、MRI和PET-CT PET 检查,包括PET 和CT 联合检查(PET/CT),已成为ML 患者初始分期及治疗结束时疗效评估的重
要手段。荟萃分析表明,PET 检查在淋巴瘤患者的分期和再分期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NCCN
PET 专责小组和NCCN 指南推荐把PET 检查用于初始分期和治疗末对残留肿物的评估。 3、胃镜和肠镜检查、肺功能检查 4、淋巴管造影、核素显像 5、剖腹探查等
二者虽均发生于淋巴组织,但它们之间在流行病学、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 方面有明显的不同点。
霍奇金淋巴瘤(HL)

病理特点:
R-S细胞(Reed-sternberg, R-S)HL
的诊断性细胞,只有在切取活检的
淋巴肿瘤组织中找到R-S细胞才能确
定诊断。 研究显示,R-S细胞来源于B细胞。
根据2017年修订版WHO淋巴瘤分类,HL分为经典型和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两大类型。 经典型HL(Classic Hodgkin lymphoma,cHL)可分为4 种组织学亚型,即结节硬化型、富于淋巴细胞型、混合 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少见 ,约占HL的10%。
B
疾病
类水痘样淋巴瘤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肠道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 肝脾T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蕈样真菌病
巴瘤
混合细胞性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细胞消减型典型霍奇金淋
B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巴瘤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临床表现
1、HL


多见于青年
多以颈部或锁骨上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起病(60-80%) ,向邻近淋巴结发展 可有压迫症状:纵隔淋巴结肿大、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硬膜外肿块 肝脾肿大少(10%)。 90%以上侵犯淋巴结,仅有9%发生结外侵犯(晚期侵犯骨髓、肝脏等器官) 全身症状: 持续或周期性发热、盗汗、消瘦、皮肤搔痒多见(30-50%),并发带状 疱疹5-16%。
Malignant
Lymphoma
恶性淋巴 瘤
1.概述 2.流行病学 3.病因及发病机制 4.临床表现 5.检查与诊断、分型 6.分期 7.治疗 8.预后
淋巴瘤
Lymphoma
霍奇金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HL
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 lymphoma.NHL
概述
(PTLD)
Sézar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