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1)
②自学时间:
先自学教材33页“做一做”,再和同桌说说你的理由。
③观察总结
0.013米的小数点和1之间为什么要多写一个0?
(因为1毫米是1米的一千分之一,13毫米就是1米的一千分之十三,少一个0,就是一百分之十三了)
观察一下,这三个小数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0.001米,那么表示其中的7份是多少米?表示其中的13份呢?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经师点拨:生可能说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师板书)
2、小组讨论:
0.1里面有几个0.01. 0.01里面有几个0.001......
小结: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三、巩固应用
达标检测
1、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并由此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比,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从而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知识点三: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1、讲解小数的计数单位
师:在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③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二位,表示百分之几。
小练:如果28厘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70厘米呢?
3、认识三位小数
①问题引导:
拿出你的尺子,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教师拿出一把米尺),我这里有一把米尺,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毫米?1毫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你是怎么想的?
教பைடு நூலகம்引导,学生观察米尺,逐一说出答案。
板书:1分米4分米7分米
1/10米4/10米7/10米
0.1米0.4米0.7米
(2)讨论总结:
①观察这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了吗?
②试着说一说,一位小数表示什么呢?
师生共同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小数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的计数单位,并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培养主动参与,讨论交流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存在小数的必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2、难点: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米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订与生成
一、导入新知
1、创设情境。
老师课前布置了收集生活中的小数,现在谁能说一说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生活中常用的小数?(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2、导入新课。
师:你们还知道关于小数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时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说法)
师:今天我们就进一步研究小数的意义。(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出学习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二、探究新知
知识点一:小数的产生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小数,请同学们估算一下,我们教室讲桌的高度大约有几米呢?同学们合作来测量一下讲桌的高(用米作单位),看看你猜测的对吗?
(出示放大的1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了100份,现在的每一份是多长?(每一份是1厘米。)
(1)合作探究
①你能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吗?
②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内容。
[课件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这样的4份是(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这样的7份是(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1)启发引导
①如果用“米”做单位,每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1米。)
②这样的4份是多长?(这样的4份是4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4米。)
③这样的7份呢?(这样的7份是7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7米。)
【设计意图: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测量中体验到测量时得不到整米数,需用其他的数表示,由此引出小时,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知识点二: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教学例1)
出示米尺:认真观察这把1米长的尺子,你发现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一份是多长?(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是1分米。)
2、填一填: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第一课时
学校:使用人:时间: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
小数的意义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内容
教材第32~33页例1和“做一做”,第36页练习九第1~3题。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所以,我在讲授知识之前,一定要对旧知识回顾和复习,把相应的分数等知识基础打牢,然后再进行新知的教学。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体会和感悟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建立小数的数学模型,从而理解不够整一的时候会用到小数。
1、引导学生动手测量。
2、分组汇报: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地进行了测量。如果在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求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学生可能感到很困惑,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分数表示)
3、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产生了小数。
4、概括小数的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5、当堂练习:
①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出示课件)
②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0.6=() =()
0.81=() =()
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