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雀饲养

孔雀饲养

孔雀的饲养以及生活习性一、孔雀概述孔雀被誉为“百鸟之王”,属于观赏型特禽,民间认为孔雀是吉祥,善良,美丽和华贵的象征。

目前大多数印度教徒认为孔雀是圣鸟,因而大群饲养,适应驯化至少3000年。

它不仅具有特殊的观赏价值,也是一种肉质鲜美很有开发前途的肉用与禽用特禽,蓝孔雀属于非保护动物范畴,可供食用,我国孔雀于1987年引种繁殖,现已大量推广,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一条人文风景线。

二、孔雀的生物学特性与经济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1、集群性强:在野生或家养下,自然选择配偶,即一雄多雌(1:3),家庭式活动,在一定活动范围内,集体采食于栖息,极少个别活动者,一旦丢失一只会吵闹不休,对另一群的个体不予采纳。

2、杂食性: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吃蝗虫,蟋蟀,蛾,白蚁,蛙等动物。

在圈养情况下可采食配合——颗粒饲料或粉料。

3、殴斗性:在繁殖期间公孔雀间常因争偶而发生剧烈殴斗,也常伤及母孔雀。

4、叫声:公孔雀“哇—哇”声拖长腔,叫声似老鸦,甚不悦耳。

5、行动敏捷:脚强健,善奔,有一定高飞能力,在繁殖期间公孔雀有求偶行为并“开屏”,母孔雀也能用喙吻公孔雀的头,脸部。

6、性成熟迟:22周龄开始性成熟。

7、寿命长:蓝孔雀的寿命长约20~25年。

(二)经济学特性1.营养丰富孔雀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8%左右,远高于一般禽类、蛙类、鳖、龙虾和石斑鱼,含多种氨基酸,配比极佳,属优质蛋白质,而含脂肪仅为1%,其中饱和脂肪酸仅占0.4%,钙、铁、钾含量均高于鳖、蛇、石斑鱼、穿山甲等各类动物。

维生素A、E和B的含量均超过鸡肝。

蓝孔雀肉热量为4兆焦/100克,胆固醇少于50毫克/100克,远低于一般禽肉和鸡蛋,与蛇相当。

骨钙含量接近20%,磷为9%,钙、磷比约为2:1,优于牛奶,与人奶比例接近,也是优质钙源。

孔雀蛋含水分65.6%,蛋白质12.1%,脂类10.5%,糖类0.9%,矿物质10.9%。

(点击查看:孔雀的孵化设备)2.高档野味全净膛屠宰率约为70%~80%,肉用蓝孔雀肉质细腻,有独特风味,用来炒片、炒丝、煲汤,香甜浓郁可口,色、香、味俱佳,是野味中之上品。

3.药用价值《本草纲目》有“孔雀辟恶,能解大毒、百毒及药毒”记载。

可见孔雀的解毒功效在穿山甲之上,其药用价值在现代医学中也有广泛的前途,孔雀浑身是宝。

三、蓝孔雀品种介绍孔雀属亚洲孔雀,分布于印度及斯里兰卡。

白孔雀是孔雀的白化品种。

成年体重公孔雀7.5公斤,母孔雀5公斤。

1.外貌特征孔雀和绿孔雀有一些差异,绿孔雀的腿、颈和翎羽较长,雌雄都有闪烁的金属光泽,叫声略低于蓝孔雀。

孔雀缺乏鞍羽。

蓝孔雀同种异性差异很大,雄性体羽光彩熠熠,身披翠绿色,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覆尾羽长1米以上,羽片上缀有眼状斑,由紫、蓝、黄、红等构成,屏开时光彩夺目,真可谓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雌性羽色灰褐,无尾屏,无距。

2.生长速度孔雀生长速度快,作为肉用特禽很适宜,经济成熟期为8个月(见表1) 表1孔雀的生长速度(单位:克)日龄体重日龄体重1 66.15 35 380.005 74.08 40 479.1710 90.53 45 570.8315 126.44 60 587.5020 178.88 80 1250.0025 264.00 140 2350.0030 284.40 2350.003.有抱性母孔雀有抱性,一年可产蛋20~30个。

蛋壳厚而健壮,呈乳白色、棕色或黄色,无斑驳。

蛋重120~140克。

通常每隔1日产1个蛋,多在迟早产蛋。

每年8~10月间换羽,10月份后大多数茸毛换齐。

公蓝孔雀尾屏依年纪和体质不一样,需求11~12个月才干长成。

四、饲料和饲粮配方孔雀的饲粮有传统的饲料和合作饲粮之分(一)传统的饲料配方混合饲料由玉米粉30%、高粱粉10%、豆饼20%、麸皮10%、大麦渣22%、鱼粉4.5%、骨粉3%、盐0.5%组成。

弥补饲料有骨粉、碳酸钙、贝壳、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

青绿饲料须切碎拌喂,也可独自饲喂。

粒料为常备饲料,麻子、苏子等油料作物为冬天的弥补饲料。

在繁衍期、换羽期或育雏期要恰当多喂一些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E以及贝壳粉、骨粉等矿物质饲料。

(二)现代饲粮配方国内不少养殖单位已自行制造蓝孔雀合作料,现供给2个孔雀的饲粮配方供参阅(表2,3)。

表2 孔雀的饲粮配方(1)(单位:%)0.5饲料种类幼龄中龄大龄种蓝孔雀玉米30 38 60 48全麦粉10 10 - 5麸皮 2.6 4.6 8.5 5高粱 3 3 - 2豆饼25 21 18 20大豆粉 1 8 - 5骨粉 1 1 - 2贝壳粉 1 1 2 2.5食盐0.4 0.4 0.5 2.5注:1、每个配方外加维生素20克/100公斤,微量元素100克/100公斤。

表9-3孔雀的饲粮配方(2)(单位:%)8阶段玉米高粱豆饼大豆鱼粉鸡蛋骨粉酵母食盐麸皮幼龄(1~45天)38 3 20 10 10 10 2 4 0.5 -中龄(1.5~6月龄)45 3 18 6 8 - 4 4 0.5 10青年(6~22月龄)46 10 20 0.5 - - 4 - 0.5 15成年休产期53 10 18 - - - 5 - 0.5 15成年产蛋期45 - 15 - 10 - 5 5 0.5 15目前国内也有些饲养单位在育雏阶段饲喂肉用仔鸡前期配合料,最好为碎裂颗粒料,效果更好,繁殖期公孔雀可饲喂蛋鸡高产期饲粮,而休产期喂育成期蛋鸡饲粮即可。

五、我们分为两大类,和以下几个小类来介绍一下,孔雀饲养配方、(一)营养需要和家鸡相比,孔雀产蛋的季节性较强,数量少;盲肠结构较发达。

孔雀的羽毛色彩艳丽,生长最快的是尾长,其次依此为体重、翼长、体长、胫长。

因此,孔雀日粮中的营养成分要求较高含量的蛋白质和粗纤维。

此外,孔雀的产蛋、换羽时间早晚不一,产蛋多在4—8月,换羽则多在8—12月。

根据孔雀产蛋、换羽的时间特点,认为成年孔雀的饲料配比可以终生不变。

(二)饲料配方1.饲料种类孔雀的饲料来源广泛,但食量较少,因而要求饲料全价,一般成年孔雀日粮量为100—150克,即可满足各种机体需要。

(1)蛋白质饲料植物性饲料有豆饼、大豆、花生饼、芝麻饼、菜籽饼、棉籽饼和葵花籽饼等,这些饲料含蛋白质35%—50%左右,可占饲料总量的30%左右。

动物性饲料有鱼粉、鸡蛋、骨肉粉、蚕蛹、羽毛粉、血粉等,含蛋白质40%—80%左右,可占饲料总量的20%—25%。

(2)能量饲料包括玉米、小麦、大麦、高梁和稻谷,其中能量含量约为13.0兆焦/千克,糠麸饲料能量低、容量大,且富含粗纤维,正合孔雀的营养需要。

所以,如麸皮、米糠、玉米糠、高梁糠等可以占饲料总量的5%。

(3)矿物质饲料贝壳粉、沸石粉、骨粉和盐等同样是孔雀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必须物质,可占饲料总量的2%。

(4)青绿饲料青菜、野菜、牧草等,可占饲料总量的20%—30%。

(5)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矿物质、多维等添加剂,应根据孔雀的不同饲养阶段和孔雀群的不同饲养状况酌量增减。

2.饲料配方以下是孔雀的不同饲养阶段的饲料配方(1)仔孔雀的饲料配方玉米40%、豆饼20%、麸皮6%、鱼粉14%、谷子7%、小麦6%、矿物质2.7%、盐0.3%、骨粉2%、酵母2%。

日粮的粗蛋白含量为22.6%,代谢能为11.9兆焦/千克。

此料用于50日龄以前的孔雀。

(2)中雏孔雀的饲料配方玉米45%、高粱5%、豆饼18%、大豆6%、鱼粉8%、骨粉4%、麸皮10%、酵母3%、食盐0.5%、贝壳粉0.5%。

此料用于6月龄以前的中雏。

(3)青年孔雀饲料配方玉米38%、全麦粉10%、麸皮4.6%、高梁3%、豆饼21%、大豆粉8%、鱼粉10%、酵母3%、骨粉1%、贝壳粉1%、食盐0.4%。

此料用于22月龄以前的青年孔雀。

(4)育成孔雀饲料配方玉米60%、麸皮8.5%、豆饼18%、鱼粉8%、酵母3%、贝壳粉2%、食盐0.5%。

此料用于成年孔雀。

(5)产蛋期孔雀饲料配方玉米45%、豆饼16%、大豆10%、鱼粉10%、麸皮8.5%、骨粉5%、酵母5%、食盐0.5%。

此料用于产蛋期孔雀。

(6)种孔雀的饲料配方玉米48%、全麦粉5%、麸皮5%、高粱2%、豆饼20%、大豆粉5%、鱼粉8%、酵母2%、骨粉2%、贝壳粉2.5%、食盐0.5%。

此料用于种孔雀。

以上饲料须酌情加入多维、微量元素等添加剂。

总结:有了以上的配方,我们便可以很轻松的了解孔雀需要哪些营养和食物、虽说像鸡一样喂但也要从健康和全面的角度去饲养殖孔雀。

六、孔雀迄今为止尚缺乏品种标准与生产指标,但可根据外貌、体重、生长发育、产蛋量、孵化率等性状进行选择。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选择健康、羽色鲜艳、脚有力、趾不弯的个体。

应进行编号,以防近亲交配。

为此,应向不同单位引进具有不同血统的种蓝孔雀,索取系谱资料。

蓝孔雀与绿孔雀可以杂交,其杂种后代完全能育。

(一)繁殖期孔雀的繁殖期有强烈的季节性,一般在6~8月份。

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期往往可提前和延长,从而延长了产蛋季节。

1.发情与求偶成年的孔雀,特别是公孔雀常常追逐母孔雀,并将华丽夺目的舵羽上的覆羽(200根以上)通过皮肌的收缩,高举展开如扇状,俗称“开屏”,并且不断抖动,索索作响,并可多次开屏,每次长达5~7分钟之久,且左顾右转,翎羽上的眼状斑反射着光彩,引得母孔雀频频接近公孔雀。

在群养情况下,为争配偶常引起剧烈殴斗,有时已发情的母孔雀被公孔雀追得无奈而致受伤。

2.交配公母配种比例为1:3~5,母孔雀交配15天后开始产蛋,为此要在角落处挖一沙坑,放好沙供其产蛋用。

应有专人值班拣蛋,免发生食蛋癖或诱发抱性。

(二)孵化分为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两大类。

1.自然孵化最好利用抱性强烈的乌骨鸡及土种草鸡来代孵,并用醒抱药催醒有抱性的母孔雀。

一般体型小的抱鸡只能每次抱孵4~6个孔雀蛋。

在孵化期间,将抱鸡每天上午、下午定时放出或抱出2次,进行排粪,同时供应饮水和谷粒,约15分钟后抱回继续孵化。

孔雀的孵化期为26~28天,其中于第7、14和21天分别验蛋。

2.人工孵化凡孵禽的电孵机,只要将孵化盘按孔雀蛋的尺寸改制后即可孵化。

按常规消毒种蛋与孵化设备。

孵化工艺基本相同。

(1)温度平面孵化器内温度38.5~39.5℃,立体孵化机内温度37.5~38℃。

孵化室内温度维持在24~27℃。

出雏期温度下降0.5℃,至于采取恒温孵化(分期入孵)或变温孵化(一次入孵)由入孵者据生产而定(2)湿度相对湿度维持在60%~65%,出雏期最好采用70%,孵化室相对湿度保持65%~70%。

(3)翻蛋头7天最好每隔半小时到1小时翻蛋1次,第2周1~2小时翻蛋1次,以后每3小时翻1次蛋。

出雏前3天落盘后停止翻蛋。

(4)晾蛋一般不超温可不晾蛋,中后期每天可晾蛋15~20分钟,晾至30℃时(眼皮感觉不热)为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