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数据库系统
一、实验目的:
能够正确运用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复习、巩固、提高数据库设计能力。
二、实验要求:
1.根据系统功能需求,使用E-R图描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
2.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转化为逻辑模型。
3.完成该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总体设计方案,明确数据库中表的结构,各表中关键字的设置,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4.选用熟悉的数据库工具,根据设计方案正确建立数据库,成功实现各种数据操作。
(选做)
5.独立完成上述内容,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三、实验学时:2学时
四、实验环境:Windows XP,VFP(Acess或SQL Server),Word 2007
五、实验内容:
1、根据以下描述,建立学校管理系统的E-R模型图。
某学校管理系统中有三个部门:后勤部、学生处和财务处。
后勤部用来管理学生的住宿;教务处用来管理学生选课和教师任课;财务处用来管理发放教师的工资。
后勤部涉及到的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学生:属性有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和入学时间
●宿舍:楼号、房间、档次
●学生与宿舍的联系是一个学生只能住在一个宿舍,一个宿舍能住多个学生,学生住宿要交租金。
教务处涉及到的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学生:属性有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和入学时间
●教师:属性有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专业
●课程:属性有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数、专业
●各实体关系描述如下:一个学生可以选多门课,一门课可以由多个学生选修;一个教师可以教多门课,一门课也可以由多个老师教;学生选修某门课有一个成绩;教师教某门课有一个质量评价
财务处涉及到的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教师:属性有教师号、姓名、性别、职称、专业
工资:属性有基本工资、加班工资、扣税、工资编号
教师和工资的联系是:一个教师只能领一份工资,一份工资只能由一个教师领,领工资时应注明是某月工资。
2、将上述完成的概念模型转化为逻辑模型。
3、进行物理结构设计。
4、在VFP(或VB、Access)中建立数据库和表。
六、实验相关知识:数据库设计
(1)E-R图组成要素及其画法:
实体联系属性例如:描述仓库和商品之间的E-R图可如下图所示
(2)E-R图通常都应经过以下两个阶段:
(1)针对每一用户画出该用户信息的局部E-R图,确定该用户视图的实体、属性和联系。
需注意的是:能作为属性的就不要作为实体,这有利于E-R图的简化。
(2)综合局部E-R图,生成总体E-R图。
在综合过程中,同名实体只能出现一次,还要去掉不必要的联系,以便消除冗余。
一般来说,从总体E—R图必须能导出原来的所有局部视图,包括实体、属性和联系。
(3)数据库设计的四个阶段及主要的工作与方法参看第3章课件83-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