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学评价作者:冯慧灵刘柄麟张超胡晴汪欢江晔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04期摘要:以南京莫愁湖公园为例,利用问卷调查和美景度评价(SBE)法对公园内植物景观分类进行量化分析,以确定莫愁湖公园植物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莫愁湖公园内各类花草树木种类繁多,植物景观的空间层次不明显,园内部分植物景观出现退化现象;园内评价较高的植物景观主要是植物种类较多、色彩丰富、长势良好、空间层次多样且分明的景观.关键词:莫愁湖公园;植物景观;景观美学评价中图分类号: P 9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5137(2018)04-0507-06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plant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in Nanjing Mochouhu Park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d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 metho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plant landscape.Besides,it proposed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suggestion.The research found out that the plant types were multiple in Mochouhu Park and the spatial arrangements and layers were not quite apparent.Even more some plant sceneries appeared to deteriorate.The higher evaluations among the botanic scenery were mainly those with various plant types,rich colors,healthy growth,multiple and apparent spatial arrangements.Key words: Mochouhu Park; plant landscape; landscape aesthetic evaluation0 引言城市公园景观的特点与问题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早.18世纪,英国就展开了自然式植物景观的研究,开始模仿植物在自然界的生长规律和形式,以期再现自然美[1].Henderson[2]主张建造城市公园应充分利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减少人工干预.Jekyll[3]强调让自然植物服从于规整的结构,把大自然中的灵感运用到植物配置中.Mcharg[4]认为植物景观应体现出环境保护的功能.Schwartz[5]开始注重自身的文化内涵.我国对植物景观的研究成果颇多,杨柳青[6]对造景手法和植物的运用和形式都进行了探讨.徐德嘉[7]从古典园林植物景境配置的文化背景、植物材料的造园意义、植物材料的文化内涵,及配合植物生长习性、诗格、画意的造景手法方面,强调了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参考意义.周燕[8]研究了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的科学设计方法,为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提供指引意见.李雄[9]对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本文作者对南京莫愁湖公园植物景观美学评价研究,为城市公园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对提高城市公园景观质量,增强旅游吸引力,发展城市旅游业具有一定的实践与指导意义.1 研究方法概述1.1 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SBE)概述SBE方法对园林景观进行量化评价,探索不同专业背景群体的审美差异、偏好,影响园林景观美感的显著因素及人们对景观的审美趋向,以期为景观营造提供指导.其评价分为3个过程:1)测定SBE值,获得公众对该景观的审美态度;2)分解景观要素并测定各要素量值;3)分析美景度量值与各要素量值之间的关系.1.2 SBE流程1.2.1 样本的选择与评价方式由于 SBE 方法最初被用于森林景观评价,评价对象的景观组成较为简单,在城市公园中,选择形状较为规则,与公园内乔灌木结合较好,色彩丰富的植物景观和建筑物周边的植物配置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在2016年4月对莫愁湖公园景观进行实地调研,拍摄园内代表性植物景观照片作为样本,以了解公园内植物的种类、植物配置的现状、植物的季相变化、植物景观空间的层次、公园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和生态效益以及园内植物景观的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将公园现有植物景观划分为复合层植物景观(A类)、色叶类植物景观(B类)、建筑小品旁植物景观(C 类)、邻水植物景观(D类)和灌丛类植物景观(E类),选定约10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作为每类植物的样本.评价者分为 3 组:(1)专家组(园林专业方面老师及从业人员) 10人;(2)专业学生组(园林专业学生) 10人;(3)非专业学生组(其他专业学生) 10人.评价等级分为较差、一般、中等、良好、优秀5个等级,采用十分制,对应分值0~2、3~4、5~6、7~8、9~10.1.2.2 数据处理不同组别的评价者拥有不同的评价尺度和心理數值,因此将原始值除以专家组平均值的标准差,可消除不同组别在度量尺度上的差异[10].2 结果与分析2.1 样本植物景观分类根据实地调查结果,选取A1杜鹃、A2麦冬+白玉兰+红花檵木、A3海桐、A4迎春+一叶兰+枫香+桂花、A5鸡爪槭、A6女贞+红花檵木、A7水杉+大叶黄杨、A8八角金盘+洒金桃叶珊瑚、A9珊瑚树和A10水杉作为复合层植物景观代表;选择B1红花檵木+剑兰、B2鸡爪槭、B3迎春、B4红花檵木+剑兰、B5鸡爪槭+垂丝海棠、B6金丝桃+红花檵木、B7红花檵木、B8鸢尾+红花檵木、B9云南黄馨+小叶女贞、B10鸡爪槭作为色叶类植物景观代表;选择C1南天竹+红花檵木、C2南天竹、C3红叶石楠、C4海桐+垂柳、C5大叶黄杨+垂丝海棠、C6小叶女贞+西府海棠、C7棕竹、C8龟甲冬青+垂丝海棠和C9紫藤作为建筑小品旁植物景观代表;选择D1迎春+黄菖蒲、D2迎春+小叶女贞、D3垂柳、D4垂柳+贴梗海棠、D5黄菖蒲、D6黄菖蒲+芦苇、D7鸢尾+迎春、D8荷花、D9水杉和D10黄菖蒲作为邻水植物景观代表;选择E1三色堇+金边黄杨+红花檵木、E2杜鹃+大叶黄杨+麦冬、E3杜鹃+含笑、E4红花檵木+金丝桃、E5枸骨+大叶黄杨、E6小叶女贞+西府海棠、E7小叶女贞+吉祥草、E8火棘和E9枸骨+杜鹃+八角金盘+玉簪作为灌丛类植物景观代表.2.2 植物景观SBE结果与分析2.2.1 统计分析2.2.1.1 复合层植物景观SBE分析对莫愁湖公园进行复合层植物景观SBE分析如图1所示.样本A4、A5、A9、A10评价较高,而样本A2、A8评价较低.评价较高的样本A4是由层次分明的树木组合而成,乔木、灌木及低矮植被与景石结合较好.样本A5是在原路的右侧种植了一颗体型较大的鸡爪槭,结合金丝桃和地面的麦冬随突起的地形构成了赏心悦目的景观.样本A9和A10都是种植了一片树干笔直的树木,整齐地把空间划分成一条一条从上至下的块状,令人心情舒畅.而评价较低的样本A2本身植物种类较多,但是由于体量及形状差异较大,无法给人统一的景观空间感.样本A8给人一种介于自然和规整之间的凌乱感.2.2.1.2 色叶类植物景观SBE分析对莫愁湖公园进行色叶類植物景观SBE分析如图2所示.色叶类植物的评价都比较高,各个组别对美景度的评价较为一致,其中样本B10由叶子鲜红的鸡爪槭与造型奇特的太湖石构成,受到3个组别的一致好评.周边其他绿色植物衬托色彩夺目的鸡爪槭,让人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好视觉.2.2.1.3 建筑小品旁植物景观SBE分析对建筑小品旁植物景观SBE的分析如图3所示.由于建筑小品旁植物的生长状态都不是特别好,使其评价比较平庸.其中样本C1、C2、C8、C9中的南天竹、红花檵木及紫藤等主要造景植物都没有凸显自身景观特点.样本C1南天竹如果在高度和枝叶繁茂程度上得到提高,其评价会随之提高.而样本C3红叶石楠由于枝叶不是很繁茂,显得较为单薄.2.2.1.4 邻水植物SBE分析对邻水植物景观SBE分析如图4所示.邻水植物景观组中样本D3的评价尤为突出,样本D3位于莫愁湖边,由几棵造型独特的垂柳构景.垂柳倾斜角度较大,主要枝干与湖面平行,枝条随风摆动都是评价较高的重要因素.样本D8评价较低,主要是因为观景植物枯死,新生嫩叶又无法构成新的植物景观,故而评价不高.待新生枝叶繁茂之后美景度会随之提高.2.2.1.5 灌丛类植物SBE分析对灌丛类植物景观SBE分析如图5所示.灌丛类植物景观组主要由几何造型的块状、球状绿篱组合而成,其中样本E2、E8评价较高.样本E2植物种类较多,有杜鹃、玉簪、大叶黄杨等紧密结合,杜鹃花点缀在一片绿色中,显得生机勃勃.样本E8则是单一的植物经过鹅卵石园路的整齐分割,形成五块扇形区域,给人规整舒适的感觉.综合以上评价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公园内植物种类较多、层次分明、长势优良、色彩夺目、造型奇特的植物景观获得的评价较高,而组合凌乱、长势较差的植物景观不被大众认可.3 植物景观问题与优化建议3.1 植物景观问题经过实地调查和评价,发现公园内的植物景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公园地表植被的覆盖明显不足,导致观景的视线很容易落在裸露的土地上,浪费了景观其他构成植物的景观特点.2)绿化养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能否正常生长,也关系到植物造景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莫愁湖公园的植物绿化只重视前期投入,对后期的养护管理投入较少,缺乏长远计划,植物养护技术落后,设备不配套,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完善,因此有些植物达不到设计时的效果,有的甚至死亡.3)公园内的观赏性植物并未形成规模种植,也未将各个季节的观赏性植物搭配种植,无法突出季节观赏效果.冬季公园内可供观赏的植物较为单一,种类较少.4)公园内植物配置模式单一,物种单调陈旧.如公园的水岸植物配置模式单一,岸上花灌木与水生植物的运用较少,没有充分发挥水体优势,营造多层次的水岸景观.3.2 植物景观优化建议3.2.1 地表选用较为耐践踏的草种随着“生态园林”理念的不断深入,城市公园种植大面积观赏性草坪已不再符合景观设计的要求,故公园草坪应选用较为耐践踏的草种,如:结缕草、百慕大、马尼拉等综合效果不错的草种.同时加强平时的修剪、浇水和施肥.对于灌木丛、绿篱球下裸露土壤,可播撒草籽使之全部或大部分被绿色覆盖.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植物景观的整体统一性,又可以减少由于降水和浇水导致的土壤板结和杂乱无章.3.2.2 加强针对性植物养护工作加强养护工作的管理,对于强调整齐规划的几何造型的植物景观,要及时进行修剪;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和耐修剪程度,做好已有景观的维护;对于一些生长态势不理想的植株,摸清其生长滞后的原因,对症下药;对于无法治理的植株进行移植或替代,力求植物尽其造景之效;在养护的过程中,要对植物的生活习性,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学习和掌握,做到科学养护、合理施肥,保证植物水肥充足.3.2.3 保证园内植物景观延续性对于公园内各类观花植物花期及其他观叶植物的观赏期统计,尽量做到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赏;对于4月份左右,莫愁湖公园海棠花后没有接替景观的情况,可适当引进月季、芍药、牡丹等花种;布置一些不依赖于花果叶的绿篱,可根据公园文化底蕴和历史修剪不同造型的绿篱,也可跟随时代潮流,布置造型各异的植物雕塑;对公园中的遮挡观赏视线,或栽植密度过大影响植物生长的地段进行植物抽稀,抽稀后将仍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如乔木、灌木等)移植于植物密度不足的地段.3.2.4 立体配置植物景观对于现有景观效果不理想的植物景观进行局部或整体改造.通过修剪和人工引导将层次不明显、长势杂乱无章的植物,达到各部分均和谐统一;对单薄孤立的植物景观,进行重新规划并配置增补新的植株,形成新的立体景观效果;在适宜地段增加立体水生植物和花境植物,以增加视觉观赏效应;将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不同层次的植物群落,达到高矮远近、草木结合、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结构.3.2.5 完善公园的景观规划对莫愁湖公园的规划应结合城市公园的功能特点,莫愁湖公园的植物景观可以从“点、线、面”三个方面进行规划.“点”规划方面,可在公园入口区布置观赏性花丛加以烘托,使用观赏性植物布置建筑物基角;“线”规划方面,可在大型道路两旁布置适应性强的灌木,在小型步道旁布置复合观赏性植物;“面”规划方面,可在游憩区布置分枝点比较高并且杂灌少的树种,以营造幽雅恬静的植物景观环境.参考文献:[1] 李娟娟,张纯,李冬梅,等.英国园林自然式植物景观形成探究 [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4):178-181.Li J J,Zhang C,Li D M,et al.A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natural plant landscape of English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2009,24 (4):178-181.[2] Henderson J C.Urban parks and green spaces in Singapore [J].Managing Leisure,2013,18(3):213-225.[3] Jekyll G,Thomas G S.Colour in the Flower Garden [M].Porland:Nabu Press,1995.[4] Mcharg I.The ecology of the city [J].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1962,17(2):101-103.[5] Schwartz ndscape Architecture;Urbanism and Art [M].Neuchtel:Université De Neuchtel Faculté De Droit,2014.[6] 楊柳青.植物景观设计——仿自然之形塑园林之景 [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Yang L Q.Plant Landscape Design:imitating the Shape of Naturally Shaped Garden[M].Changsha: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ess,2013.[7] 徐德嘉.园林植物景观配置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Xu D J.Garden Plant Landscape Configuration [M].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10.[8] 周燕.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Zhou Y.Urban public spac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D].Wuh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9] 李雄.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Li X.Spatial imagery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garden plant landscape [D].Beiji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06.[10] 肖斌,王娜.基于SBE对太原市公园植物配置的研究——以玉门河公园为例 [J].山西林业,2011,02:42-44.Xiao B,Wang N.Based on SBE of Taiyuan City Park plant configuration research:Taking Yumen River Park for example [J].Shanxi Forestry,2011(2):42-44.(责任编辑:包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