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的概念和几个基本原则

刑法的概念和几个基本原则


(1)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
单位、国家派到非国有单位的人员)和军人 — — 一律适用 (2)其他公民 —— 适用,但本法规定的最高刑
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第五讲 刑法
二、刑法的适用范围——(二)空间效力 4、外国人在中国领域之外犯罪 适 用 的 条 件 针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的犯罪 法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犯罪地的法律也追究
剥夺政治权利
第五讲 刑法
四、刑罚——(二)种类
单独适用的:1年以上,5年以下
期 限 判处管制附加的:同主刑
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 死缓或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三年 以上,十年以下
剥夺政治权利
第五讲 刑法
四、刑罚——(二)种类
单独适用的 :判决生效之日起执行
判处管制附加的:与主刑同时执行
正当防卫
第五讲 刑法
三、犯罪——(三)不具有犯罪性的行为 — 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本人包括共同进行不法侵害的人。
争论:对无行为能力人能否进行正当防卫?
— 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无限防卫权: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
以及其它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可采取任何防卫措 施,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也属于正当防卫。
不作为
法定义务
职业义务
(义务前提) 行为人先前的行为为自己设
定的义务
第五讲 刑法
三、犯罪——(二)犯罪构成 3、犯罪主体
(1)自然人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不满14周岁)
相对负刑事责任(满14岁不满16岁)
刑 事 责 任 年 龄
刑法 规定 的几 种罪
完全负刑事责任(满16周岁)
第五讲 刑法
三、犯罪——(二)犯罪构成
注意:拘役与拘留的区别。
主 刑
第五讲 刑法
四、刑罚——(二)种类
(3)有期徒刑:
特点:适用最广泛的一种主刑。 刑期: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多
20年。
(4)无期徒刑
主 刑
第五讲 刑法
四、刑罚——(二)种类
(5)死刑 死 刑 的 执 行 方 式 死刑,立即执行:执行方式是枪决或其它方式 不是刑种, 是死刑的执 行方式
解释两个概念:一是国家的领域:包括领土、
领空、领水和驻外的使领馆,以及航空器、船舶。
二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只要犯罪行为地或犯罪
结果地一项在我国就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第五讲 刑法
二、刑法的适用范围——(二)空间效力 1、中国人在中国领域内犯罪
一般适用我国刑法,但也有特殊对待的情况。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变通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不适用
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
第五讲 刑法
一、概念和基本原则——(一)概念 3、刑法的功能
(1)规制功能:即约束公民行为的功能。
(2)保护功能:保护个人、社会、国家的合法利益
不受侵犯。
(3)保障功能: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障
有罪的人受到法律限度内的惩罚。
第五讲 刑法
一、概念和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
这种结果发生
间接故意: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放
任这种结果发生
主观方面
第五讲 刑法
三、犯罪——(二)犯罪构成
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行为的危 犯 罪 过 失 害结果,而没有预见。
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的危
害结果,却轻信能够避免。
主观方面
第五讲 刑法
三、犯罪——(二)犯罪构成
故意和过失的区别:
处罚:一般采取“双罚制”:对单位处以罚金;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刑 罚。
犯罪主体
第五讲 刑法
三、犯罪——(二)犯罪构成
4、犯罪主观方面
(1)概念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 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第五讲 刑法
三、犯罪——(二)犯罪构成 (2)种类 直接故意:明知会发生危害结果,希望 犯 罪 故 意
3、危险的来源不同 4、对限度的要求不同
第五讲 刑法
四、刑罚——(一)概念
(一)刑罚的概念 1、刑罚是犯罪的结果。
2、刑罚的种类和适用方法由法律明确规定。
3、刑罚的适用只能由法院决定。
第五讲 刑法
四、刑罚——(二)种类 (二)刑罚的种类
1、主刑
主刑是刑罚的基本方法,只能单独适用,一个罪
只能适用一个主刑。
第五讲 刑法
二、刑法的适用范围——(二)空间效力
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
(国际犯罪:如,劫持民用航空器罪、灭绝种族罪、
战争罪等),我国在所承担的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
使管辖权,适用我国刑法。这些犯罪侵害了国际社
会的共同利益,各国依规定行使管辖权。
第五讲 刑法
二、刑法的适用范围——(二)空间效力 3、中国人在中国领域之外犯罪
(二)刑法的几个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取消类推)
(1)含义: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
定罪量刑;法律无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量刑。
第五讲 刑法
一、概念和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
(2)意义:
罪 刑 法 定
— 体现了法律的正义性;
— 是维护法治的重要原则;
— 有利于人权保障。
第五讲 刑法
刑罚
第五讲 刑法
一、概念和基本原则——(一)概念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
的总和。 1、刑法的内容:犯罪和刑罚
和与 区其 别它 法 律 的 联 系
第五讲 刑法
一、概念和基本原则——(一)概念
2、刑法规范的表现形式
(1)狭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广义—— 除刑法典外,还包括单行刑事法律
附加刑
第五讲 刑法
四、刑罚——(二)种类 (3)剥夺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内 容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 自由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担任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领导职务 的权利
附加刑
第五讲 刑法
四、刑罚——(二)种类
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 — 应当附 加 适 用 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 应 当附加 犯故意杀人等严重犯罪的犯罪分子 — 可 以附加
— 对犯罪结果的态度不同,前者是希望或放任
的心态,后者根本不希望结果发生。
— 负刑事责任的条件不同,过失犯罪,法律规定 的才负刑事责任 。 — 所负的刑事责任不同,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较轻。
主观方面
第五讲 刑法
三、犯罪——(三)不具有犯罪性的行为 (三)不具有犯罪性的行为
1、正当防卫
(1)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 人的合法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通 过对不法侵害者造成损害,以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主刑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第五讲 刑法
四、刑罚——(二)种类
不 适 用 死 刑 的 情 形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犯罪时不满18ຫໍສະໝຸດ 的人主 刑第五讲 刑法
四、刑罚——(二)种类
2、附加刑
可附加于主刑后适用,也可单独使用。两个以上
的附加刑可同时适用。
第五讲 刑法
四、刑罚——(二)种类
(1)罚金 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或犯罪单位向国家缴
第五讲 刑法
二、刑法的适用范围——(二)时间效力
(二)时间效力
公布之日 1、生效时间 公布一段时间后
立法机关宣布废止
2、失效时间 新法代替旧法
第五讲 刑法
二、刑法的适用范围——(二)时间效力
3、刑法的溯及力 溯及力:指新刑法对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
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新刑法对过
去的行为不适用,该刑法就没有溯及力,反之,则
第五讲


一、刑法的概念和几个基本原则
二、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 三、犯罪
四、刑罚
第五讲 刑法
内容结构图
概念 概念和基 本原则 适用范围 两个基 本原则
内容、形式、功能 罪刑法定
罪刑相当
刑 法
犯罪
空间效力(地域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时间效力
特征 犯罪构成:客体、主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 不具有犯罪性的行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概念 种类:主刑、附加刑 具体运用:累犯、自首、缓刑、假释、减刑
特 殊
第五讲 刑法
二、刑法的适用范围——(二)空间效力 2、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
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一般外国人适用我国刑法。
(3)依国际条约对我国刑法的适用:
国家元 首、政 府首脑、 外交代 表及其 配偶、 未成年 之子、 未婚之 女。
正当防卫
第五讲 刑法
三、犯罪——(三)不具有犯罪性的行为
2、紧急避险
(1)概念: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 的合法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牺
牲较小利益,以保护较大利益的行为。
第五讲 刑法
三、犯罪——(三)不具有犯罪性的行为 (2)条件
— 保护和牺牲的都是合法利益。
— 针对正在发生的危险:一是,危险已经发生;
执 行 判处死刑、无期徒刑附加的:与主刑同时 执行 判处拘役、有期徒刑附加的:从主刑执行 完毕或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 效力,当然适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剥夺政治权利
第五讲 刑法
四、刑罚——(三)刑罚的具体运用 (三)刑罚的具体运用 1、累犯 — 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1)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 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 前罪和后罪都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 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刑罚已执行完毕或赦免后5 年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