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积累与运用 (共11题;共24分)1. (1分)我能拼,我能写liáo kuò________的草原,一望无jì________,一条wān yán________的小路伸向远方,一座座zàng bāo________散落在碧绿的草地上,好sì________一座座大海中的dǎo yǔ________。
2. (2分)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游兴未尽(没有)B . 望而却步(后退)C . 东张西望(看)D . 匪夷所思(弄平)3. (2分)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一滴水()很小很小,()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A . 虽然……但是……B . 因为……所以……C . 既……又……D . 尽管……还是4. (2分)下列文字能组成一副对联的是()①生意兴隆通四海②山青水绿春常在③人寿年丰福无边④百福年增世业长A . ①④B . ②④C . ②③D . ③④5. (2分)下列句子真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B . 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C .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
D . 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6. (2分) (2018六下·赣榆) 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最接近的一句是()A .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B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 .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D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 (2分)判断下面每组中两句话的意思是否相同。
(1)妈妈早上叫我早点起床。
妈妈叫我早上早点起床。
(2)我差一点儿摔倒。
我差一点儿没摔倒。
(3)这难道是个奇迹?这是个奇迹。
(4)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谁也不能否认美丽的小兴安岭不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5)回国时,美国小朋友把红领巾给我系上了。
回国时,红领巾把美国小朋友给我系上了。
8. (2分)自编《儿童四季歌》,培养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9.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行【唐】牡枚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
(2)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诗,诗中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景物。
(3)这首诗中,最能表现秋天的诗句是________。
10. (5分)大家伙终于最后被詹姆斯遛得筋疲力尽了。
(修改病句)11. (2分)(2018·浙江模拟) 下面的句子,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小溪的一边是果园.春天,花香弥漫,蜂飞蝶舞。
②田野的尽头,连绵的山峰犹如大海里起伏的波涛。
③溪水那么清澈、明净,水里的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
④山腰间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⑤一条小溪从我们村子里流过。
⑥小溪的另一边是田野,如今沉甸甸的麦穗,正点着头报告丰收的喜讯。
A . ④⑤③①⑥②B . ⑤③①⑥②④C . ⑤①⑥③②④D . ④⑤①⑥③②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45分)12. (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件小事①我从乡下跑进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
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地看不起人。
②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③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
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不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叫他拉到S门去。
不一会儿,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
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④跌倒的是一个老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
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
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一定要栽一个大跟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⑤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
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是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⑥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
走你的罢!”⑦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⑧“您怎么啦?”⑨“我摔坏了。
”⑩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
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⑪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
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⑫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
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⑬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⑭我没有思索地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⑮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
我一路走着,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
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⑯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
我因此也时时然了苦痛,努力地要想到我自己。
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日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画线句是对老女人的________的描写。
从中你感受到了________(3)作者责怪车夫多事的原因是:________(4)“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生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3. (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 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的什么特点?(4)这则寓言叫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14. (2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董存瑞机智救八路董存瑞小时候,最爱听八路军干部王主任讲抗日英雄的故事。
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像英雄那样,勇敢地和日本侵略者做斗争。
一个下午,日本鬼子又来村里“扫荡”了。
董存瑞知道王主任还在村里,就急忙跑出去找,正好迎面碰到了王主任。
原来他是组织民兵掩护群众转移才留在最后的。
这时村子已被敌人包围,出不去了。
董存瑞拉着王主任就走进自家的院子。
“不行,鬼子搜出来了,会连累你们一家的。
”王主任说着就要走。
董存瑞堵住院门,坚定地说:“就躲在这里,我掩护你。
”说着,他又帮王主任藏进墙角下的一堆破席卷里。
就在这时,传来了鬼子的砸门声和狂叫声,紧接着“啪”的一声,院门被砸开了。
五六个鬼子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闯了进来,他们后面还跟着一个鬼子军官。
鬼子军官四处张望了一下,走到董存瑞面前,比画着“八”字,问道:“小孩,这个的有?”董存瑞假装不懂,故意问道:“什么?手枪?我没有。
”“不是手枪,是八路的!”鬼子军官咆哮起来。
董存瑞摇摇头:“不知道。
”“说了,糖的大大的有;不说,死啦死啦的!”鬼子军官“嗖”地拔出寒气逼人的洋刀,架在董存瑞的脖子上。
董存瑞想起抗日英雄的故事,心里说:“杀头也不交八路!”他轻蔑地瞅了鬼子一眼,干脆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鬼子军官见吓不着他,一挥手,鬼子兵就开始搜查了。
他们翻箱倒柜,闹得鸡飞狗跳,什么也没搜着。
鬼子军官还不死心。
突然,他看到了墙角下的那堆破席卷,转过头来盯着董存瑞:“小孩,那里,八路的有?”董存瑞心里“咯噔”一下:“可不能让鬼子发现王主任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灵机一动,走上前去,抱起一捆积满灰尘的破席卷,使劲摔到鬼子面前,“这里面还能藏人?”一阵呛人的灰尘腾起来。
鬼子连忙捂着鼻子,转身灰溜溜地走了。
就这样,董存瑞用自己的勇敢机智,掩护了八路军干部。
那一年,他才12岁。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轻蔑——________ 镇定——________ 坚定——________(2)说一说文章中哪儿让你好笑?哪儿让你担心?哪儿让你佩服?(3)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少年董存瑞是个怎样的人?(4)有人说:“我们生活在和平社会,学习董存瑞这样的小英雄没什么意思了。
”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说出理由。
三、习作与表达 (共1题;共5分)15. (5分)习作百花园。
题目:我永远也忘不了提示:生活中,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写一写,为什么这件事让你难以忘怀。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共11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7-2、7-3、7-4、7-5、8-1、9-1、9-2、9-3、10-1、11-1、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45分) 12-1、12-2、12-3、12-4、13-1、13-2、13-3、13-4、14-1、14-2、14-3、14-4、三、习作与表达 (共1题;共5分)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