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生物实验室的组成和技术指标要求移动PCR检测车的功能定位,主要用于地震、洪水、火灾、干旱、冰雪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区现场临床、环境、动物、媒介生物、饮用水、食品等样本的病原学和卫生学指标检测;也可用于类似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花博会、国庆等大型集会现场生物安全方面的侦检;用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故,涉及生物因子的现场侦检。
平时用于自然疫源性疾病等病原检测需要。
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和环境适应性,能为上述工作提供机动、安全、标准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平台。
1 移动生物实验室的组成1.1移动微生物检测车主要由底盘、裙边箱、厢体、净化空调系统(送风、排风)、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和实验台等组成。
1.2※车辆须为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内的车辆产品,供应商需在投标文件中提供汽车公告证明(公告型号需与投标产品型号一致)及与投标产品型号一致的整车合格证复印件。
汽车公告技术参数满足招标文件技术参数要求。
1.2实验室内最低点净高度≥2000mm1.3实验室门需为互锁门,且具有紧急手动解除互锁开关。
1.4实验室入口处喷涂国际通用生物学危险符号。
同时明确负责人姓名、紧急联络方式等。
生物危险符号的颜色为黑色,背景为黄色。
安全操作部位有警示标记。
1.5实验室分析区通风模式需为负压通风,且负压通风式空调系统的新风口、排风口需具有防风、防雨、防鼠、防虫设计,空气流通需符合定向气流原则。
1.7实验室的排风应与送风连锁,排风先于送风开启,后于送风关闭。
1.8实验室入口显著位置需安装显示房间负压状况的压力显示装置。
1.9实验室应有机制保持压力及压力梯度的稳定性,出现异常情况可报警。
2 移动生物实验室技术指标要求2.1实验室采用新风+循环风系统,整体达到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二级实验室标准。
实验室设置排风系统,排风经消毒过滤后排出。
2.2通道2.2.1 PCR实验室人流通道:室外→缓冲走廊→缓冲区→试剂准备区/扩增区2.2.2 PCR实验室物流通道:样本→传递窗→扩增分析区→生物安全柜。
试剂→传递窗→扩增分析区→生物安全柜。
实验废水:集水桶→杀菌药→室外。
2.3房间压力梯度2.3.1 整个PCR实验室区域的室内压差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P2 -B生物安全柜< PCR实验室 < 缓冲 < 室外。
2.3.2 PCR负压控制:试剂区正压,设置送回风。
扩增分析区为全新风。
送风管为定风量、回风为定风量、排风为变风量控制,保证压力梯度的稳定。
2.3.3 自控设计中要保证完善的负压控制系统,送排风机必须考虑启动和停车的连锁。
设置失压、失电、非法入侵、消防报警等系统2.3.4 通风管道采用304不锈钢材质,30MM橡塑保温。
2.3.5通风阀、风量阀采用不锈钢材质。
2.3.6 排风机叶轮采用不锈钢材质。
2.3.7 各房间压力梯度要求如下2.3.8※投标人须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第三方出具的环境检测报告,符合《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GB50346-2011。
2.4净化、消毒和灭菌:2.4.1 PCR实验室采用净化空调机组,三级过滤,设置初、中、高三级高效过滤器,正压区采用新风+循环风系统净化室内空气,负压区采用全新风+排风压力控制。
2.4.2 试剂区空气洁净级别为万级,扩增区空气净化洁净度等级为十万级,空调机箱内使用紫外灯消毒灭菌。
2.5送回风系统PCR实验室试剂区内送风采用实验室顶送、房间下侧角回风。
设置初、中、高效三级过滤,送风安装密闭阀。
2.6 送风机组2.6.1风量≥2000M3/H2.6.2静风压≥880pa2.6.3电压:220v2.6.4功率:0.55KW2.6.5送风风机叶轮为304不锈钢材质。
送风、回风风管内安装:医用级微孔式消音器进行降噪。
2.7 排风系统2.7.1 排风系统与送风联锁,排风先于送风开启,后于送风关闭2.7.2 不锈钢排风机的机体及叶轮为#304不锈钢,2.7.3排风机设置平衡基座,采用减震弹簧、吊装支架、减震垫片等有效措施进行减震降噪。
2.7.4 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的连接方式为:通过管道、专用排风机箱密闭连接,排风系统与空调系统实现启停联动排风先于送风5s开启,后于送风5s关闭。
2.7.5 实验室排风与生物安全柜排风连锁2.7.6室外排风口与室内新风口分别位于车辆的前后两端,防止排除的气体回到新风口进入室内造成二次污染.※2.7.7 排风口安装原位消毒对排风系统进行消毒※排风管系统内安装医用级微孔式消音器进行降噪,安装IFD杀菌装置。
2.8气流组织要求2.8.1 实验室:采用顶送、下回,排风与生物安全柜联动,经高效过滤排出。
2.8.2 缓冲室:采用顶送、上回,排风机外排。
2.9实验室各房间净化指标要求:2.9.1试剂及样品制备区:万级2.9.2扩增及分析区:十万级2.9.3缓冲区:十万级3整车主要技术参数要求3.1 整车参数:3.1.1尺寸:总长≥11900mm总宽≥2450mm总高≥3850mm3.1.2 最高时速(km/h): ≥903.1.3 驾驶室承载人数(个):33.1.4 发动机功率:≥220KW3.1.5排放标准:国Ⅴ3.1.6 倒车影像及导航系统3.1.7 非承载式车身3.2 车辆结构要求3.2.1方舱结构,厢体总长≥9000mm3.2.2箱体改装要求预埋钢骨架,钢骨架实用钢板材质。
3.2.3 整车箱体可承受水路运输及具有长途行驶的承重能力。
3.3箱板材料要求※3.3.1 厢板材料具有防腐、防酸、防水、保温性能良好等特点,且必须为环保材料,供应需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证明厢板材料环保性。
3.3.2 厢板厚度:侧围厚度≥46mm、顶部厚≥70mm。
3.3.3 整车箱体具有较强的保温隔热性能,可适应我国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五个典型地区。
整车必须配备辅助供热系统,保证车辆在寒冷环境下正常工作。
3.4密封性能车辆出厂前进行360度高强度淋雨实验,淋雨强度8-10mm/min 1小时舱体内部无渗漏※整车在淋雨强度顶部≥8mm/min,侧面6mm/min的条件下,经30min淋雨后检查,各受雨部位均未出现渗漏现象,车辆操作正常、所有零部件功能正常。
符合GJB150.8A-2009检测标准(国军标),须提供检测报告证明文件。
为确保检测结果可靠性,第三方检测公司需具有CNAS认证证书。
3.5车顶设备安全保障3.5.1 车顶四周安装不锈钢车顶围栏,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3.5.2 折叠攀爬梯,便于登顶进行维修、保养、清洁。
3.6外部照明LED室外强光照明,照明范围≧10米3.7下挂箱※厢体双侧下为下挂箱,下挂箱必须为分体式设计(下挂箱与厢体独立区分,便于维修、保养),箱内可安装一部分设备和放置杂物用。
供应商需提供图片证明文件3.7.1 下挂箱数量≧6个;尾箱23.7.2下挂箱离地间隙(mm)≧4503.8通讯、对讲、监控系统3.8.1 驾驶室安装车辆导航、后视、行车记录仪。
3.8.2 实验室为密闭环境,各实验室通过视频、音频显示系统实现沟通。
3.8.3 车辆外部安装摄像头4个,确保车辆停车作业时监控周围环境。
3.9 车门及车窗3.9.1 车门:分为实验室外部门、实验室内部流通门及设备舱门。
3.9.1.1 实验室外部门:需设置门禁装置及液压缓冲闭门紧门装置。
3.9.1.2 实验室内部流通门:实验室专用净化门,一体化门扇和门框,可自动关闭,采用机械压紧装置密闭缝隙。
五金配件:执手锁、铰链、自动升降扫地条。
3.9.2 车窗:实验室专用双层密闭透光窗。
※3.10 上车梯:自动化程度高的电动多级踏步梯。
4.电气部分实验室必须保证用电的可靠性,车辆采用外接市电供电。
4.1液压支撑系统(四缸)4.1.1液压支撑系统(四缸)单缸承重(kg)≥8000kg ,整车配备2.2KW的液压泵站,停车作业时,位于整车四角的支腿缸伸出,对实验室起支撑稳定的作用。
4.1.2支腿缸在回收到位后,位于液压站控制盒中的指示灯亮,说明支腿缸已回收到位,同时液压泵站备有手动应急装置,在支腿缸无法收回时,可通过手动应急泵杆,实现支腿缸收放。
4.2电动卷盘含电缆:4.2.1 50m×10mm²4.2.2 电动收放4.3电源稳压器:功率≥10KVA4.4 充电、逆变一体机:4.4.1 逆变功率≥3KVA4.4.2 具有UPS功能。
4.5 免维护电瓶:4.5.1 数量:2个4.5.2电池容量≥100Ah4.5.3 电压24V4.6智能配电系统:各控制开关独立保险,保证车载精密设备在高用电安全环境下使用4.7给排水系统4.7.1 水路系统1套4.7.2 清水箱≥25L×1个4.7.3 污水箱≥25L×1个防酸、防腐4.7.4 不锈钢水池×1个4.7.5 三角头+洗眼器×1套4.8空调4.8.1制冷量:10KW4.8.2电辅制热量:9KW4.9供暖系统提供整车供暖,保证在北方冬季寒冷的环境下,实验室内部温度≥20℃4.9.1 水暖加热4.9.2 电压:DC24V4.9.3 燃料类型:柴油4.9.4 加热功率≥15KW4.10室内净化照明4.10.1吸顶式密闭洁净灯,具有防水功能,室内无强烈反光。
4.10.2 LED净化光源 600×300 38W4.11电源插口:4.11.1防腐型五口插座,并设有漏电保护装置。
4.11.2数量≥30个4.12机房控制系统4.12.1空调、净化机组、送风机组等系统一键式操作,智能化程度高4.12.2自控系统要求4.12.2.1自控系统必须保证各个区域的压差要求。
送风和排风系统必须可靠连锁,保证压力梯度的稳定。
4.12.2.2应设排风系统正常运转的标志,当排风系统运转不正常时应能报警4.12.2.3自控系统具有压力梯度控制和显示标志。
当负压梯度超过设定值时,应有报警功能。
4.13 实验室防腐防酸要求4.13.1实验室立板及顶板采用外表面为防酸碱材质,阴角阳角过度处采用防腐蚀材料并且采用防腐蚀密封胶。
4.13.2墙面、顶棚材料需易于清洁消毒、耐腐蚀、不起尘、不开裂,表面涂层具有抗静电的能力。
4.13.3消声器或消声部件的材料需耐腐蚀、不产尘和不易附着灰尘,其填充材料不应使用玻璃纤维及其制品。
4.13.4高效过滤器应耐消毒气体的侵蚀。
4.13.5所有通风管道采用#304不锈钢材质,链接方式为焊接或插接,所用管道需要不低于20.mm橡塑板保温,内部回风或排风竖井采用玻璃钢材质,内部安装所有风口采用#304不锈钢材质。
5、给水5.1给水管路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或无毒塑料管,管道采用焊接或快速接口连接。
6、排水6.1 排水管采用不锈钢或聚丙烯管材、管件,管件应满足强度、温度、耐腐蚀等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