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一、项目由来扩建项目——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南二、三区西部二次加密、聚驱井产能建设工程,位于大庆油田萨尔图油田南部开发区的南二、三区西部,地理位置见图1-1,井网开发面积28.41km2。
该项目开采的油层为萨+葡Ⅱ组油层和葡一组油层。
萨+葡Ⅱ组油层地质储量8671.64×104t,1964年开始开发,1989年进行一次加密调整,根据油田稳产的需要,决定进行二次加密井的建设。
另外,根据大庆油田“九五”、“十五”期间稳产形势的需要,决定在该区内葡一组油层采用三次采油方式开采,建设聚驱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委托大庆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进行扩建项目——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南二、三区西部二次加密、聚驱井产能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编制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通过审批后,以此作为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依据。
二、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4;(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5.11;(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图(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及《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5);(八)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1994.12.3;(九)黑龙江省工业污染防治条例,1996.11.3;(十)与采油二厂签订的环境影响评价合同;(十一)《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南二、三区西部二次加密、聚驱井产能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及审批意见,见附件;(十二)《南二、三区西部二次加密、聚驱井产能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委托书》;(十三)《大庆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庆政办发2000年20号;(十四)《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庆政办发2002年28号;(十五)《大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庆政办发1999年37号。
三、评价等级(一)地下水该项目在石油勘探、开采、运输、贮存等过程中均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污染途径为:1、封存在井场的废钻井液、跑冒滴漏的废酸化液、压裂液、废油等经雨水淋溶、渗透污染地下水;2、废液池、污油池、水泡子、排水干渠内废水、废液渗透污染地下水;3、钻井、采油、注水、酸化、压裂、洗井等作业时井下泄漏的废液对潜水层及承压水层的直接污染。
根据该项目特点以及项目周围环境现状,确定该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二)大气该项目所排大气污染物有钻井、采油、油气集输过程中烃类气体放空和挥发,中转站内加热锅炉烟气排放、钻井机械与各种车辆的尾气等。
总烃为该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该项目所在地为平原地形,根据该项目特点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规定,确定该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
(三)噪声该项目所在地为油田开发区,周围居民较少,区域内环境噪声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2类标准,扩建后,项目所在地噪声级增加不明显,受影响的人数较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的规定,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四)生态本项目井网开发面积为28.41km2,该项目所在地土壤类型为黑钙土和草甸土,开发区内以自然草原生态为主,并有人工生态(农田、林地)及水域等生态系统。
该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是建设期对植被的破坏和整个开发过程排放的各种废物对土壤、地下水、植被的污染。
根据该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可能造成的生物群落变化及水和土壤的性质变化,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为三级。
四、评价范围根据该项目特点及地下水、大气、噪声的评价工作等级,确定该项目评价范围为项目所在地区以及四周边界向外延伸1km的范围,具体见图1-1。
五、评价内容及重点(一)评价内容1、对建设项目及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进行广泛调查,对该地区的环境现状进行系统评价;2、通过系统的工程分析,找出钻井、采油、油气集输过程中主要污染源,预测源强,并对项目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进行辨识;3、对该项目的建设、运行期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阐明该项目污染物排放以及事故发生时对周围环境可能发生的影响;4、对重点污染源提出可行的污染防治及清洁生产措施,对各类事故风险提出预防及补救措施,使该项目的扩建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5、为该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价重点根据油田开发产生的污染物(石油类)污染环境的特点,将生态环境作为评价的重点,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次之,大气环境和噪声环境等只作一般性分析。
六、污染控制及保护目标由于该项目所在地区为油田的老开发区,建设区内居民较少,用地主要为农田、林地、草地和少量城镇用地,根据该项目特点及周围环境现状,确定本项目污染控制和保护目标为:1、依照“以新带老”“清洁生产”原则,控制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其对各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2、控制落地原油和各类废水废液排放,保护地下水和土壤环境;3、控制地表植被破坏,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项目开发范围内的生态环境。
4、控制烃类气体排放,保护大气环境;七、评价方法本评价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见图1-2。
图1-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本次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环境影响预测部分地下水污染预测与烃类气体污染预测采用数学模型预测法,土壤环境、大气环境与噪声环境影响预测采用相似条件类比法。
八、评价标准(一)环境质量标准1、地下水该项目地下水水质执行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具体见表1-1。
表1-1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值、色度除外)注: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为生活饮用水。
2、地表水该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规定,具体见表1-2。
注: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3、大气该项目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总烃参考以色列标准,具体见表1-3。
表1-3 大气质量标准单位:mg/m3注:*总烃为以色列标准。
4、噪声环境该项目所在区域内环境噪声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2类标准,具体见表1-4。
表1-4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单位:dB(A)5、土壤该项目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具体见表1-5。
表1-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kg注:1、重金属(铬主要是三价)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 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2、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持身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1、放空污水排放标准该项目设备维护过程中放空的含油污水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石油类标准限值为10mg/l。
2、废气排放标准该项目中转站、联合站等地的加热炉与采暖锅炉烟气执行国家《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的规定,具体见表1-6。
表1-6 燃烧废气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限值注:Ⅰ时段: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使用的锅炉;Ⅱ时段:2001年1月1日起建成使用的锅炉(含Ⅰ时段立项未建成或未运行使用的锅炉和建成使用锅炉中需要扩建、改造的锅炉)。
3、噪声(1)运行期该项目运行期间区域内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的Ⅱ类标准,见表1-7。
表1-7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单位:dB(A)(2)生产场所该项目井场、联合站、中转站等地设备噪声应执行国家《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中的规定,见表1-8。
表1-8 工业企业厂区内各类地点噪声标准单位:dB(A)4、固体废弃物该项目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置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地理位置扩建项目——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南二、三区西部二次加密、聚驱井产能建设工程,位于萨尔图油田南部开发区南二、三区西部。
北起南一区三排、南一路以南,南至南三区三排、南三路以北,西邻西部油水过渡带、西一路以东,东侧基本上以萨大路为界。
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1。
二、油田资源该项目二次加密井的开采层为萨+葡Ⅱ组油层,含油面积为26.61km2,油层中部深度为800-1095m,地质储量为11937×104t;聚合物井的开采层位为葡Ⅰ1-4组油层,含油面积为26.8km2,油层中部深度为810-1055m,地质储量为3972.22×104t。
该项目各开采油层原油物性见表2-1。
表2-1 地面原油物性表三、油田开发现状该项目二次加密井开采的萨+葡Ⅱ组油层,1964年开始投入开发,1990年采用两套井网对萨+葡Ⅱ组差油层各采用一套井网进行一次加密调整,截止1998年12月,全区注水井开井214口,采油井开井489口,日产液量18321t,日产油量3740t,综合含水79.6%。
该项目聚合物井开采的葡一组油层也是于1964年开始开发建设,1988年以后陆续钻了更新井及调整井,从而使开采葡一组油层的原行列井网极不规则。
截至1999年4月份,南二、三区西部开采葡一组油层的井共有95口,其中注水井30口,采油井65口,日产油量975t,综合含水85.8%。
综上所述,该项目开始建设前,南二、三区西部共有油水井798口,其中,油井554口,水井244口。
根据新布油水井的分布情况,本项目使用原有的脱水站3座,聚合物放水站1座,中转站15座,增压集气站1座,聚合物污水处理站2座,35/6KV变电所4座,另外,该地区已建有较完善的道路与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涉及到区内的43#泡、44#泡、杨树林泡与中央排水干渠。
四、油田开发规模该项目二次加密井、聚驱井及基建更新井的建设情况见表2-2。
表2-2 项目开发规模注:*聚驱井油井包括新井153口,老井利用34口;注入井包括新井140口,老井利用7口,油井转注5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