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毒技术规范培训

消毒技术规范培训

4、基本程序:
消毒-清洗-消毒:传染病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血液 清洗-消毒:普通病人用过的物品
5、消毒工作中的个人防护
热力、紫外线、过氧乙酸、锐利器械处理。
7
三.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1.压力蒸汽灭菌器
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用器械和物品的灭菌。不能用于凡 士林等油类和粉剂的灭菌。
灭菌物品存放期限:一般建议,25℃以下10d-14d,潮湿多雨 季节应缩短天数;
注意:指示卡剪开使用;无孔饭盒;无排气软管;未进行 生物法监测;使用期限。
8
2.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μW/cm2 的时间(功率≥30W),应不低于1000h。强度要求:30W新灯管 不低于100μW/cm2
安装数量:每m3不少于1.5W(3m高,30W灯管,只管7m2) 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灰尘、油污随时擦拭 每年二次监测强度
5
二.消毒与灭菌基本要求
3、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合格产品 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
高度:必须灭菌; 中度:一般中水平或高水平;但体温表、压舌板必须高
水平 低度:低水平消毒,或一般清洁处理 根据污染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耐高温高湿;不耐热不耐湿…
6
二.消毒与灭菌基本要求
肤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
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
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 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15
手卫生设施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应配备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
9
3戊二醛
用于不耐热器械和精密仪器消毒灭菌 戊二醛属灭菌剂,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
小。常用灭菌浓度为2%。 消毒用浸泡法,容器加盖,一般20~45分钟,取出
后用灭菌水或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注意:能高压尽量高压;手术线灭菌;口腔科用过
与没用过的车针混放戊二醛内;消毒或灭菌后冲洗 用水及时更换;灭菌必须10h
使用方法: • 浸泡:一般消毒500mg/L 5分;芽孢消毒10000mg/L 30分 • 擦拭:大件物品,用法同上 • 喷洒:一般污染的表面0.2%~0.4%,30~60分
注意事项:现用现配、配制后盛于塑料容器、腐蚀和漂白、 个人防护等
12
7、含氯消毒剂
84消毒液 漂白粉 二氯异氰脲酸钠(优氯净)
医疗卫生机构消毒 技术规范
2013.05
1
内容
消毒学基本常识 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手卫生 口腔科消毒
2
一.概念
消毒与消毒剂: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达到 无害化的处理。使用的制剂叫消毒剂。
灭菌与灭菌剂: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过程。 使用的制剂称灭菌剂。
3
二.消毒与灭菌基本要求
17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上述原则选择洗手或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 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 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10
4.碘伏
浸泡法(少用)。 擦拭法:皮肤、粘膜消毒,2500 ~5000mg/L ,2遍, 作
用2min。对口腔粘膜消毒,500 ~1000mg/L ,擦拭,3~ 5min。 注意:碘伏容器应有标签,内容完整,一周两次更换并灭 菌容器 5.酒精
11
6、过氧乙酸
配制方法:A、B混合→测定含量→计算所需原液量→取 原液加入灭菌蒸馏水中。
4
二.消毒与灭菌基本要求
2、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
高度危险性物品:穿过皮肤或粘膜进入组织器官。手术器械 和用品、穿刺针、输液器材、注射药物和液体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破损皮肤粘膜接触不进入无菌组织内。 呼吸机管道、气管镜、压舌板、节育环、体温表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直接或间接与完整皮肤相接触.毛巾、地 面、餐具、墙面、床面、听诊器听筒、血压计袖带等。
18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
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
者污物之后。
19
洗手方法 湿手 取液 揉搓及其方法(6步或7步洗手法) 冲洗 干燥 护肤
使用范围:餐具、饮用水、污水、粪便、物品、环境等 擦拭 浸泡 喷洒
注意事项:配比准确;腐蚀漂白;避光
13
四.不同对象的消毒方法
注射部位皮肤消毒 • 医用洗必泰碘棉签 • 2%碘酊1min+75%酒精擦2遍 干燥 • 0.5%碘伏2遍 2min 半干燥 • 消毒面积不少于5cm×5cm
14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9-04-01发布 2009-12-01实施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
1.消毒因子作用水平:根据消毒因子的剂量(浓度)或强度
和作用时间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可分为4个作用水平的消 毒方法: 灭菌:热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戊二醛、过氧化氢 高水平消毒法:紫外线、含氯、含溴 中水平消毒法:超声波、碘、醇、氯己定复方制剂 低水平消毒法:新洁尔灭、氯己定、通风换气、冲洗、 植 物类消毒剂、金属离子消毒剂206步洗手法 Nhomakorabea21
7步洗手法
22
注意事项 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关节等处 注意随时清洗水龙头 注意干手方式,防止再次污染
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 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 容器。 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16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 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 双手代替洗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