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程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程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发酵工程》
发酵控制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生长因子:
目前以糖质原料为碳源的谷氨酸产生菌均为生物素缺 陷型,以生物素为生长因子 生物素的作用主要是影响谷氨酸产生菌细胞膜对谷氨酸 的通透性 用量:菌体生长所需的“亚适量”;一般5g/L 生物素过量,不产或少产谷氨酸; 生物素不足,菌体生长不好,谷氨酸产量也低。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菌种
孢子 制备
种子 制备 提取和精制
发酵
发酵液的预处理
成品包装
现代抗生素工业生产工艺
培养基
Media for Cell Growth & Final production
Fermentation 发酵培养基 Components Range % 组 成 Glucose 0.5-1.0 Starch 0.5-5.0 Corn steep liquor 5.0-8.0 玉米浸提液 Soy flour 1.0-5.0 Phosphate 0.1-1.0 Ammonium sulphate 0.5-1.0 and fed periodically Oil 1.0 and fed continuously Corn syrup fed continuously 玉米糖浆 连续加料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 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第一节 抗生素
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 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 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
历史
1928年,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生产前期研究
产生菌的筛选 抗菌性试验 提取、精制、鉴定 毒性试验 药理和临床试验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lawn of test bacteria 测试菌苔 filter papers soaked with test compounds 含药物滤纸
抑制细胞膜功能 : 多粘菌素,短杆菌素等; 抑制蛋白质合成 : 四环素,链霉素,卡那霉素, 庆大霉素,红霉素等 抑制核酸合成 : 丝裂霉素,博来霉素,利福霉 素,放线菌素等; 抑制生物能作用:抗霉素等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种子罐培养
接种量: 0.8-1.0% 温度: 32℃ 时间 :7 - 8小时 通风量: 50L: 1 :0.5
250L : 1 : 0.3
500L: 1 : 0.25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2、发酵控制
1)培养基
碳源:多用淀粉水解糖 ◇ 在一定范围内,谷氨酸的产量随糖浓度增加而增加; 但过高,由于渗透压增大,对菌体生长和发酵均不利。
agar plate 琼脂培养基
zones of inhibition (no growth) 抑菌圈
Agar diffusion assay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分析仪器
现代分析仪器: • 核磁共振

• • •
毛细管电泳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自 动 、灵 敏、准 确
• 若淀粉水解过分,葡萄糖发生复合反应生成龙胆
二糖、异麦芽糖等非发酵性糖,同时葡萄糖发生分
解反应,生成5-羟甲基糠醛,并进一步分解生成有
机酸和黑色素等物质,对菌体生长和谷氨酸发酵均
有抑制作用。
《发酵工程》
发酵控制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氮源
◇尿素
◇ 玉米浆、麸皮水解液 ◇液氨
◇碳酸氢铵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谷氨酸的发酵生产
主要菌株:棒状杆菌属
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短
(Brevibacterium),小杆菌属
(Microbacterium),节杆菌属
(Arthrobacter)
国内常用菌株:北京棒杆菌 AS1.299 、7338、
◆ 30~80%的氮用于合成谷氨酸
《发酵工程》
发酵控制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C/N
C / N = 100 : 15 ~ 30
(比 一般高;100 :0.2 -2.0 )
在发酵的不同阶段控制不同的C/N
在长菌阶段,如NH4+过量会抑制菌体生长;
在产酸阶段,如NH4+不足,谷氨酸的积累减少。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谷氨酸合成的理想途径
由葡萄糖发酵谷氨酸的理想途径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谷氨酸积累机理:
1)谷氨酸产生菌丧失或仅有微弱的-酮戊二酸脱氢酶活力, 使-酮戊二酸不能继续氧化;但谷氨酸脱氢酶活力很强,同 时NADPH2再氧化能力弱,这样就使-酮戊二酸到琥珀酸的过 程受阻;在有过量铵离子存在时, -酮戊二酸经氧化还原 共轭的氨基化反应而生成谷氨酸。 2)谷氨酸产生菌大多为生物素缺陷型,谷氨酸发酵时通过控 制生物素亚适量,引起代谢失调,使谷氨酸得以积累。 3)生成的谷氨酸不形成蛋白质,而分泌泄漏于菌体外。 4)谷氨酸产生菌不利用菌体外的谷氨酸,而使谷氨酸成为最 终产物。
《发酵工程》
发酵控制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提供生长因子的农副产品原料:
玉米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麸皮水解液 糖蜜 酵母
《发酵工程》
发酵控制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2)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 30~34℃
谷氨酸产生的最适温度35~37℃ 可采用变温控制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 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菌体的生物代谢也会 发生变化,谷氨酸发酵会向其他发酵转换,谷氨
酸积累减少,而其他副产物积累量增加。
适中
产生谷氨酸
溶氧
不足
过量
产生乳酸
产生-酮戊二酸
磷酸盐
适中
过量
产生谷氨酸
产生缬氨酸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压滤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菌种的扩大培养
普遍采用二级发酵 (一级种子罐)
斜 面 摇瓶
种 子 罐
发 酵 罐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斜面菌种:
30-32℃; 18-24小时
摇瓶种子:
目的在于大量繁殖活力强的菌体,培养基组成
以少含糖分、多含有机氮为主。
5)发酵中菌体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同时发生细胞膜渗透性的变化;
6) 二氧化碳固定反应酶系活力强; 7)异柠檬酸裂解酶活力欠缺或微弱、乙醛酸循环弱; 8)-酮戊二酸氧化能力缺失或微弱; 9)柠檬酸合成酶、乌头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活力强; 10)具有向环境中泄漏谷氨酸的能力;
《发酵工程》
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分类 β -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它们含有 一个四元内酰胺环,为目前最受重视的一类。
氨基糖苷类 :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含有氨基糖 苷类或氨基环醇。
大环内酯类 : 红霉素、麦迪加霉素 四环类 : 四环素、土霉素 多肽类 :多粘菌素
蒽环类抗生素:阿霉素、柔红霉素属于抗癌类抗 生素。 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
◇目前国内常用125-150g/L, 产酸55-70g/L;有的采用 高糖工艺(170 – 190g/L),产酸80g/L,但周期延长
《发酵工程》
发酵控制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淀粉水解糖质量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很大
• 如果淀粉水解不完全,有糊精存在,不仅造成浪
费,还会产生过多泡沫,影响发酵的正常进行。
90℃,间隙通空气,10~20 min; 碘液反应检查 100~105℃,5min
杀酶
压滤
调pH
pH 1.8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糖化 中和
0.28MPa,10-15min;无白色反应(无 水酒精检查) 调pH4.0-4.8,蛋白析出
脱色
活性碳吸附法;0.1-0.4%; 70℃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清洗 浸泡
常温;以手捏碎为佳 ( 1-5h)
以大米为原料的酶酸法制糖工艺:
粉碎
调浆
15 波美度左右 0.3% CaCl2, pH6.3-6.5; 保护淀粉酶活力
加保护剂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加酶 液化
-淀粉酶,0.25~0.3%
谷氨酸的生产流程
(一)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目前的谷氨酸产生菌都不能直接利用淀粉,也 基本上不能利用糊精。 因此必须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发酵工程》
第八章 现代发酵工业主要产品的工艺过程
水解糖制备的方法:
1、酸解法 2、酸酶法 3、酶酸法 4、双酶法
以无机酸为催化剂、高温高压 先将淀粉水解成糊精或低聚糖,再用糖 化酶水解为萄糖 将淀粉乳先用-淀粉酶液化,再用酸水 解成葡萄糖 用淀粉酶和糖化酶结合将淀粉水解成 葡萄糖
二战期间,大规模发酵生产
世界上最早用于临床的抗菌素
《发酵工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