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仪期间核查作业
指导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离子色谱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 期间核查的目的:
为了检查离子色谱仪的流量设定值误差与流量稳定性误差、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保留时间和定量重复性误差以及分离能力与洗脱时间,确认仪器的可靠性,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保证本实验室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期间核查的条件:
环境条件:温度5~30℃,相对湿度25%-85%,工作电源:220±10v,50Hz±。
恒温控制器:5-30℃,控温精度:±℃。
3.期间核查的频率:仪器两次检定期之间,核查一次。
4. 核查项目和核查方法:
外观核查:外观完好;仪器的各功能部件 (量程、输出旋钮、按键、开关和指示灯等)均能正常工作,各紧固件应无松动。
电源线、信号电缆等插头、接头应与插座紧密配合。
流量设定值误差S s和流量稳定性误差S R
在检查已确定无泄漏的条件下,分别设定流量和收集排出液时间。
使泵运转5 min后,在流动相泵的排出口用已称量过的容量瓶收集洗脱液,用时用秒表计时,分别称重。
每种流量重复测定3次,算平均值作为流量测定值,计算流量测定值,计算流量设定误差S s和流量稳定性误差S R。
式中:
F—流量实测值,mL/min;
m
W—容量瓶+流动相的质量,g;
2
W—容量瓶的质量,g;
1
—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
t
t—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
—
F—同一组流量测量的算术平均值,mL/min;
m
F—流量设定值,mL/min;
S
F—同一组流量测量中的最大值,mL/min;
m ax
F—同一组流量测量中的最小值,mL/min。
min
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电导检测器)
调节仪器和记录仪灵敏度,使浓度为 mg/L的Cl校准液峰高达满刻度时,以洗脱液为流动相,流速取 ml/min,线速取 10 mm/min,待基线稳定后,记录不少于30 min 的基线。
不少于30 min的基线波动最大幅度为基线噪声。
基线起始点引出的水平线与基线的最高点 (或最低点)的垂直距离为基线漂移。
最小检出浓度
将仪器各参数调至最佳状态,待基线稳定后,分别以L NO3—为标准溶液进样,连续测定5次,取平均值。
检测限按下式计算。
式中:
C—最小检测浓度,μg/mL;
min
H—基线噪声峰峰值,μS;
N
c—标准溶液浓度,μg/mL;
H—标准溶液的色谱峰高,μS;
V—进样体积,μL。
保留时间和定量重复性误差
4.5.1保留时间重复性误差:任意选定一种检测离子,连续进样测定保留时间6次,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作为保留时间的重复性误差。
式中:
i T —第i 次测定的保留时间;—
T —保留时间平均值;n —测定次数;i —测定序
号,i =1,2,3,4,5,6。
4.5.2定量重复性误差:每种离子各连续进样测定6次,分别计算它们的相对标准偏差作为每个离子的定量重复性误差。
式中:
i X —第i 次测定的峰高或峰面积;—
X —峰高或峰面积的平均值;n —测定次数;
i —测定序号,i =1,2,3,4,5。
5. 核查参考技术指标: S s 和S R 允许误差:
基线噪声:≤% FS ; 基线漂移:≤% FS ;
最小检出浓度:NO 3—,≤μg/ml ;
保留RSD :≤%; 定量RSD :≤% 。
6. 结果判断方法:仪器符合条款5的技术指标,仪器可继续使用,否则应当停止使用,进行检查、修理和送计量检定机构校准。
离子色谱仪期间核查记录
***
制造厂________________型号/规格_________________出厂编号_____________ 核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查日期①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核查日期②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核查数据:
1 外观与各按钮的检查:
2. 流量设定值误差S s和流量稳定性误差S R:
3. 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电导检测器):
C:
4. 最小检出浓度
min
5. 保留时间和定量重复性误差:
6. 核查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