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来看,多重角度深化和细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的理解,有利于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现实意义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significanceAbstrac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s three generations of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thinking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the work.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practical needs, deepen and refine the 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understanding, is conducive to scientific development, unswervingly take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ive to open up a broader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Keywords: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0 引言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对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势,解决前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向前进,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科学发展观是树立正确发展理念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创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是对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1.1 科学发展观提升了发展的新境界、提供了发展的新坐标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深刻地阐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内在关系,深刻地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融关系,深刻地阐释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一发展观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发展主体的新阐述、发展内涵的新界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发展目的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提升了发展的新境界,其首要价值在于以全新的视野审视世界各国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以新的理论概括凝炼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精华,整合了我们党对中国发展的认识成果和成功经验。
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和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融会贯通,并注入了鲜活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要素,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从而在更高层次上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系统而明晰的新坐标。
1.2 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发展的新理念、丰富了发展的新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与以往的其他发展观比较,创新之处在于它超越了“以物为本”的价值观念,达到了全新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规定和先进理念,由此而阐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目的,大大提升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性、人本性和社会性内涵。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整体推进的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相统一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发展新理念,丰富了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发展的领域。
1.3 科学发展观完善了发展的新思路、探索了发展的新模式科学发展观与各种非科学发展观念的区别,并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在于怎样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的鲜明特点,就是强调立足全局、注重统筹兼顾。
在发展思路上,更加注重宏观布局,更加注重内在协调,更加注重良性互动,更加注重机制创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因此,也更加有利于实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人类对发展模式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从最早认为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而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式”,到逐步认识到“社会协调发展模式”,再到随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问题的大量出现,人们开始考虑发展的持续性而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观对以往的发展模式进行了革命性的扬弃,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形成了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普遍指导性的发展模式,它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全新意义的发展模式。
2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现实发展问题的根本指针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发展的黄金时期与矛盾的凸现时期交叉。
我国发展既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出现的新矛盾新课题,决定了科学发展观对全局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1 科学发展观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科学指导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比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不断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日益加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中国发展的空间和速度。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大量增加,规模趋于扩大,手段趋于激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不协调已到了非下大力气解决不可的时候。
在愈来愈恶化的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面前,如果再走“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我们的发展必将走入死胡同。
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因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迫切的现实需要。
2.2 科学发展观是避免曲折、顺利发展的战略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
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西方现代化过程中遇到了“增长的极限”等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公正缺失等问题在我国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
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被称为“关键时期”和“重要关口”,党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进则退、无序推进则乱”的严峻挑战。
如果我们处置得当,我国将顺利进入现代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出现经济停滞、社会动荡。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今世界在发展认识上和实践上的积极成果。
2.3 科学发展观是澄清误识、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绝非易事。
当前,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发展观念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仍把发展等同于GDP增长;有的还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以速度为中心”,与以人为本对立起来;还有的依然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的方式来谋求所谓的发展,甚至弄虚作假,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等等。
显然,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转变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和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
而要实现这些转变,关键在于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指导实践。
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能促使党员干部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能促使党员干部系统学习、深入研究、理性思考,全面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神贯注地抓科学发展。
所谓科学,就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发展问题,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哲学问题。
所谓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什么是发展,解决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好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入手。
3 科学发展观是勾画未来发展前景的行动航标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针,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