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必修二隐藏知识汇总
1.1—P2融合遗传是指
1.1—P5《旁栏思考题》孟德尔分离定律中,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哪些条件?
1.1—P6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
甲、乙小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相同吗?
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的数量一定相同吗?
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体现了孟德尔的假说;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体现了孟德尔的假说。
(填(1)、(2)、(3)、(4))
1.2—P11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曾用山柳菊作材料结果却一无所获,主要原因是什么?
1.2—P12 给“遗传因子”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做“基因”。
1.2—P13孟德尔的实验方法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是什么?
1.3—P14玉米的甜和非甜是胚乳的性状,胚乳是由发育来的。
胚乳中染色体数目是(填N、2N、3N)
2.1—P17精细胞的变形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吗?
2.1—P1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或者,染色体。
2.1—P20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从染色体角度分析,产生精细胞种。
2.1—P21用显微镜观察减数分裂一般选用(雌性、雄性)生物作实验材料,如
2.1—P25子代从双亲各继承了半数的,双亲对子代的贡献是一样的吗?
2.2—P28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其正确与否,还需要
2.2—P29对于白眼性状的遗传现象,摩尔根及他的同事提出的假说是
. 2.2—P30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用方法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
2.2—P31生物如果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就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但是蜜蜂中的雄蜂,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仍能正常生活,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现已经发现人第13号、第18号或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婴儿,都表现出严重的病症,据不完全调查,现在还未发现其它常染色体多一条或几条的婴儿,请你作出可能的解释。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对吗?
2.2—P32摩尔根用果蝇做了大量实验,发现了遗传学的第三定律即定律,他还证明了,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2.3—P36交叉遗传是指。
2.3—P37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对吗?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对吗?
2.3—P38由于和,同一双亲的后代又呈现多样性。
3.1—P45《旁栏思考题》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标记,用14C和18O同位素标记可行吗?
3.1—P46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设计思路有共同之处,那他们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都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他们的实验设计?
3.2—P48《旁栏思考题》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
3.3—P52 1958年科学家以为实验材料,运用,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实了DNA的确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
3.4—P57你如何理解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你能从DNA分子水平分析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吗?
3.4—P58基因是DNA的片段,基因与DNA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句话对吗?
基因在DNA上,DNA是基因的集合,这句话对吗?
利用DNA指纹技术进行DNA指纹鉴定的原理是(DNA的特点),因为每个人的DNA 都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故每个人的DNA指纹图都是独一无二的。
P60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基因分子的差异,当两种生物的DNA分子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这是为什么?
4.1—P65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的,你认为该现象对生物体的生存发展有什么意义?
4.1—P66观察图4—5tRNA的结构示意图,tRNA中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含有氢键)吗?
翻译时,是可以沿着移动的。
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个tRNA 的结合位点。
4.1—P67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
4.2—P69人的白化症状是由于而引起的。
老年人白头发的原因是由于引起的。
(联系必修一)4.2—P70科学家发现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有长度为20.5纳米左右的细纤维为存在,用DNA酶处理,这种细纤维就消失。
由此证明,这种细纤维就是。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基因称作。
线粒体DNA的缺陷引起的遗传病,只能通过传遗传给后代。
该性状遗传(遵循、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4.2—P70中心法则总结了在的遗传规律。
P78抗生素(如四环素、、、等)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的原因是。
5.1—P81为什么在强烈的日光下要涂防晒霜?做x射线透视的医务人员要穿防护衣?
5.1—P82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也会由于
等原因自发产生。
棉花的短果枝,水稻的矮杆,牛犊的白色皮毛,果蝇的白眼,鸡的卷羽以及人的红绿色盲、白化病等,根本原因是由于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表现为。
5.1—P84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
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能进行无限增持,医学上通常使用一定剂量的辐射或化学药剂对癌症病人进行放疗或化疗。
请分析这种治疗方法的原理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5.2—P86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和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染色体组是指。
5.2—P87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物的特点是。
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是。
秋水仙素的元素组成是。
化学本质是植物碱,有剧毒。
5.2—P88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待洋葱长出约一厘米左右的不定根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内,诱导培养36h。
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放入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冲洗两次。
5.3—P90引起苯丙酮尿症的原因是什么?
5.3—P91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有。
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
5.3—P92 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产前诊断如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
的实施,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
P96野生型链孢霉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用x射线照射后的链孢霉却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这说明。
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某种维生素后,经x射线照射的链孢霉又能生长了,又说明。
6.1—P100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有什么优点?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谈谈诱变育种的局限性。
6.2—P103质粒存在于等生物的细胞中,是外能够分子。
6.2—P104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基因来自。
抗虫基因作物的使用的优点是。
6.2—P106细菌和人是差异非常大的两种生物,为什么通过基因重组后,细菌能够合成人体的某些蛋白质呢?
6.2—P107改良动植物品种,最古老的育种方法是。
该方法的缺点是。
7.1—P113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并分析这一解释有什么不够完善之处. 7.2—P114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而且是。
7.2—P115基因库是指。
一个种群若要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7.2—P116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也不是绝对的,这往往取决于。
由于突变和重组都是,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不能决定。
7.2—P118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
如果没有突变,进化还能够发生吗?
7.2—P119隔离是指。
7.2—P123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有什么启示?
“收割理论”是指。
7.2—P124共同进化是指
7.2—P125了解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
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7.2—P12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生物。
7.2—P127共同进化就是“生态的舞台,进化的表演”,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态指的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化指的是生物界的历史演变;如果把进化看做由各种生物表演的一部历史剧,那么,上演这部历史剧的舞台就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物种进化的
表演受舞台背景的制约,舞台背景也要与上演的内容相协调。
7.2—P128以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主要内容是:。
P128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是。
与同种或类似的野生种类相比,家养动物的变异较多,对此你如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