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养生基本知识

中医养生基本知识

健康——亚健康——疾病——死亡 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连续的过程,从健康到疾病 的过渡状态是亚健康状态
疾病与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 (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 “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 “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 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 健康状态”。中医称为“未病” 主要表现: 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 反应迟钝,失眠多梦或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 躁焦虑,头昏,头重,头痛,心律不齐,心慌心悸胸闷,乏力 疲惫,出汗短气,食欲不振,腰腿酸软,性欲减退,手足发凉 或麻木,易感冒等 社会表现:不能较好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 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睦,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 往等
养生的意义:却老全形 防治疾病
健康
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 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强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 好;
心理健康表现为:能够恰当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 及周围的人和事,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行 为有目的性、不放纵,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等;
社会适应良好表现为: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 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中医养生基本知识
夏津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孔祥元
主要内容
❖ 养生的概念 ❖ 健康 ❖ 疾病与亚健康 ❖ 寿命与长寿 ❖ 中医养生学概念 ❖ 中医养生的特点 ❖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 生命与衰老 ❖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养生的概念
养生: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 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 的保健活动。是采取措施保养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延 长寿命的行为。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 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 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 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养生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系统安排生活方式来保养生命 生活方式:指饮食起居、运动作息、情绪调节、休闲 娱乐等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
养生的概念
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 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 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 和方法指导人们进行保健活动。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 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如形神共养,协 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 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 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良好: 1、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 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2、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自控能力,能 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3、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健康
上述健康标志反映了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 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寿命与长寿
人能够健康长寿吗?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 去” ( 《素问•上古天真论》 )——答案是肯定的
对老、寿、天年的认识 老: “人年五十已上为老,三十已上为壮,十八已上为少, 六岁已上为小”《灵柩• 卫气失常》 寿: 六十岁称为初寿,八十岁称为中寿、百岁则称为高寿。 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称为米寿、九十九则称为白寿 一 百零八岁称为茶寿 现代对老年的认识 60-70岁为准老年,75-80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
健康
体现 健康的“五快 ”“ 三良好”
五快: 1、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 一餐饭。 2、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 3、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而且睡得好,醒后头脑 清醒,精神饱满。 4、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5、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疾病与亚健康
关于“病”字 再看这个“病” 字怎么写? “病” 字里面是 一个“丙”。在中国文化当中,“丙”是火的意思 (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 癸水,中央戊己土)。在五脏器官里,丙又代表心 (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 所以,“丙火”又可以叫“心火”。心里感到不适 有火,人就得病了,就这么简单。 疾病 多外源于“六淫”,内伤于“七情”
疾病最常应用的定义是“对人体正常形态与功能的偏离”。 关于“疾”字 “疾”,一个病字框,里面是一个“有的放矢”的“矢”。这个 “矢”就是“射箭”的“箭”。它告诉你,那些从外而来侵害你身 体的东西,就像一个人朝你放的冷箭,比如,感冒、风寒、传染病 这些外来因素引起的不适就叫“疾”。 疾还可以引申为疾驰、疾速,我们由此可以知道, “疾”这个 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它是从外面来的,最后肯定还得回到外面 去,只是个匆匆的过客。
其特征 是四个扩大: 从治疗→预防;从生理→心理; 从医院→社会;从个体→群体。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性调查表明: 真正健康的人——5% 患有疾病的人——20% 亚健康状态的人——75%
疾病与亚健康
疾病 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 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 征和行为的异常。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 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2015 年版)
健康
衡量人体健康的具体标志: ❖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 ❖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 ❖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 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 眼睛明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 头发光泽,无头皮屑; ❖ 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