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4)
一、单选题 (共40题,40分)
1、下列哪句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基本精神的体现?()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C、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正确答案: B
2、对仁爱孝悌概念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 真正的爱人不是无原则地满足别人的需要,而是以适当的礼节去爱。
B、 仁爱孝悌不是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价值。
C、 仁爱孝悌的核心是爱人。爱一个人,意味用一切手段去帮助他,而不仅仅把他当作实现自己利益的手段。
D、 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批评的正是拿“孝慈”获取个人利益的那种虚伪。
正确答案: C
3、20世纪最具影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是下列哪一位?
A、 汤因比
B、 费正清
C、 布洛赫
D、 丘吉尔
正确答案: A
4、“竭智尽忠以事其君”、“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分别涉及哪些先贤?()
A、 司马迁 孔子 墨子
B、 屈原 孔子 孟子
C、 子 老子 庄子
D、 非子 庄子 孟子
正确答案: B
5、勤俭廉政和守财奴是什么关系?()
A、 勤俭廉政和守财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B、 勤俭廉政包含了守财奴的涵
C、 勤俭廉政是守财奴的一种
D、 勤俭廉政与守财奴目的不同
正确答案: D
6、四书之首是哪一本书? A、 《论语》
B、 《孟子》
C、 《中庸》
D、 《大学》
正确答案: D
7、下列哪一项全部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富强、自由、法治
B、 和谐、公平、
C、 文明、平等、友爱
D、 公正、法治、诚实
正确答案: A
8、说:“从()到(),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A、 老子,康有为
B、 孔夫子,
C、 孔夫子,康有为
D、 老子,
正确答案: B
9、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属于()。
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
C、 文化自信
D、 制度自信
正确答案: C
10、根据“爱国就是希望自己的祖国繁荣昌盛、受人尊敬,并为此目标而奋斗。”关于“爱国”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真正的爱国者是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也可以打着“为了国家”的旗号,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
B、 爱国主义是要为了国家利益牺牲所有的个人利益。
C、 爱国意味着爱有差等:爱自己的国家多于爱其他的国家。我们对父母之邦,有特别责任。
D、 爱国不应区分国界,爱别人的国家要和爱自己的国家一样。
正确答案: C
11、总书记认为哪种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A、 道路自信
B、 制度自信
C、 理论自信
D、 文化自信
正确答案: D
12、关于如何理性爱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要学习爱国英雄的事迹,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感受他们的精神。
B、 我们要理性地爱国,从长远角度思考如何使祖国繁荣昌盛。
C、 在优先考虑祖国利益的同时,也会兼顾其他国家的利益。
D、 我们应学习先进国家的文化,中国古代的历史已经是过去的事,不需要再去了解。
正确答案: D
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谁的观点?()
A、
管仲
B、
孟子
C、
孔子
D、
墨子
正确答案: B
14、对于个人层面而言,不能体现厚德载物的是()。
A、 厚德载物在当今社会的个人身上已难觅其踪,急需我们重新发掘。
B、 “厚德载物”思想体现出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的文化元素,为中国民众精神信仰的多层次交错,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C、 北宋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仲淹,就是一位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的前贤,他虽因主改革而屡遭贬斥,却依旧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D、 对伦理道德的重视和对担当、包容意识的推崇,是一个国家、社会和个人强盛繁荣、和谐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保证。
正确答案: A
15、“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出自哪里?()
A、 《中庸》
B、 《大学》
C、 《论语》
D、 《孟子》
正确答案: D
16、“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和哪一卦有关?()
A、 谦卦
B、 艮卦
C、 乾卦
D、 坤卦
正确答案: D 17、中国传统文化“既中既西”的制度文化变革阶段发生在哪个时期?
A、 戊戌变法前后
B、 洋务运动前后
C、 鸦片战争后
D、 辛亥革命之后
正确答案: A
18、对“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强调了同一的重要性。
B、 强调和而不同。
C、 追求多样性的有序并存。
D、 反对无差别的齐一化。
正确答案: A
19、先时代的“国”指的是()。
A、 全国
B、 天下
C、 王、侯的封地
D、 国家
正确答案: C
20、中国历史上获得最广泛认同的一个价值是?
A、 厚德载物
B、 仁爱孝悌
C、 诚实守信
D、 勤俭廉政
正确答案: B
21、下列语句与其他三句不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B、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C、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D、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正确答案: C
22、“我不会为我的信仰而死,因为我的信仰可能是错的。”这句话出自哪位人物?
A、 胡塞尔
B、 韦伯
C、 罗素
D、 罗尔斯
正确答案: C
23、“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出自()之口。
A、 孔子
B、 曾参 C、 老子
D、 有若
正确答案: D
24、关于是否应该爱国的看法,说确的是()?
A、 某些政府官员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谋求个人的利益,所以,我们可以不爱国。
B、 因为祖国没有某些国家好,国民素质相对较低,所以祖国不值得爱。
C、 即使中国没有某些国家好,国民素质相对较低,也不意味着中国不值得我们爱。
D、 只有将中国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整体看,才能说“中国没有某些国家好,国民素质相对较低”。
正确答案: C
25、我们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必须努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A、
B、
C、
D、
正确答案: C
26、“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所以从事这一志业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立志将其做好。”是哪位学者的言论?()
A、 梁漱溟
B、 梁思成
C、 梁任公
D、 黄炎培
正确答案: C
27、“群众路线”不包括?()
A、 一切为了群众
B、 一切依靠群众
C、 一切听从群众
D、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正确答案: C
28、关于西汉的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司马迁创作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交融。
C、 文景两帝崇尚黄老之学,与民休息,民力得到恢复。
D、 汉武帝一直推崇无为而治的治理思想,使汉代国力进一步发展。
正确答案: D
2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容?()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互不侵犯
C、 互不干涉政
D、 合作共赢
正确答案: D
30、下列哪一项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解决民生问题,加强社会建设的作用的特征?
A、 重视道德教化和规
B、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C、 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D、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C
31、下列哪一位不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
A、 黄宗羲
B、 王船山
C、 龚自珍
D、 顾炎武
正确答案: C
3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出自()。
A、 《孟子·告子上》
B、 《论语·述而》
C、 《荀子·劝学》
D、 《论语·八佾》
正确答案: D
33、爱国英雄不仅仅包括历史上为国捐躯的著名人物,也包括在和平时期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人。“什么职务也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橙衣侠”分别与下列哪一位相关()。
A、 屠呦呦 白方礼
B、 黄大年 新娥
C、 袁隆平 莫振高
D、 家栋 支月英
正确答案: B
34、“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A、 富而后教
B、 仁爱德治
C、 以礼治国
D、 隆礼重法
正确答案: A
35、“直捣黄龙”、“要留清白在人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分别与下列哪一位有关?()
A、 岳武穆 于少保 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