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ppt课件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ppt课件
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美丽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2)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5.翻译 商旅不行,樯倾楫催。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 桨折断。 6.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 “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 达胸襟和高尚情操。
联二:琅琊山幽深秀丽
洞庭湖壮阔浩淼 // 岳阳楼壮美雄奇
联三: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
欧阳修与吏民同乐共饮(同游,同醉)
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 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 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 忧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 “ 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 “ ”统一起来,抒发自己 醉和乐 的情怀。
吾谁与归
(
佳木秀而繁阴 蔚然而深秀者
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若夫霪雨霏霏( 繁密的样子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 (或心理)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 快乐之后才快乐。
2.翻译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8.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 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D A、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回复短信 D、回环往复
29.下列词语中“临”字与“临于泉上” 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C A、临危受命 B、身临其境 C、居高临下 D、临阵磨枪
30.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A、颓然乎其间 翼然临于泉上 B、名之者谁 不能名其一处也 C、四时之景不同 不知其时 D、山水之乐 乐其乐
31.下列词语中“临”字与“临于泉上” C 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临危受命 B、身临其境 C、居高临下 D、临阵磨枪 32.下列词语中“文”字与“醒能述以文 B 者”的“文”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文质彬彬 B、文以载道 C、文过饰非 D、温文尔雅
比较:对联
联一: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醉翁亭里欧阳修即景抒怀
/
/ 而
备
矣。 乐 耶?
一词多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景象) 予观夫巴陵胜状 ( 看 ) 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 (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云归而岩穴暝 ( 聚拢 归依 ) ) )
南极潇湘(尽,直通 ) 感极而悲者矣( 到极点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返回 )
此乐何极(
) 穷尽
( 草木茂盛 ) ( 秀丽 )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秀丽的山水。
8、佳木秀而繁阴 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 为快乐啊
三、阅读“至于负者歌于途 ……太守醉 也。 ”完成下列题 1、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 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写在 下面的横线上。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2)是进亦忧,退亦忧( 在朝廷上做官)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依 )
阅读下文,作题
至若春和景明……吾谁与归? 日光
1)春和景明 2)宠辱偕忘 一起
3)把酒临风 持、执
4)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06河北
予观夫巴陵胜状 ……吾谁与归?
1.文章的作者是 北宋(宋代) (朝代)政治 家、文学家 范仲淹 (人名)。(2分)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 句只标一处)(2分) ①前 人 ②然 则 之 何 述 时
(4)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 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5)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 译成现代汉语 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 树下休息。
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 醉翁亭。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 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 .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 兴大发。 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 寄托在喝酒之中
17.下面对文章内容各分析错误的是( B ) A:日出而林扉开是早上的景色 B:“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是说酒宴上的人都很快乐,惟独太守精神不 振,自饮自醉。 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中的“丝竹”与 “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意思相同。 D:“佝偻提携”与《桃花源记》中的“黄 发垂髫”都指老人小孩儿
环滁皆山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 组是( )(2分) A.名之者谁 有仙则名 B.其西南诸峰 诸郡县苦秦吏者
B
C.醉翁之意不在酒 宾客意少舒
D.故自号日醉翁也 公问其故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朝——明)
云归而岩穴暝
(暮——晦)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选文是这样描写春季的景色的:野芳发而幽香 。 2、选文是这样描写秋季的景色的:风霜高洁 。 3、选文中含有成语,请把它找出来;再说说它现在的 意思。 水落石出喻真相大白
24.“醉翁之言不在酒”已衍化成成语, 此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人的心思不在喝酒 上,而在欣赏山水景色上,作为成语 的意思: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25.文中10次出现“乐”字如何理解 作者“乐”的心理? 作者充分而鲜明地写出了 欣赏山水之乐、与民同乐、自得其乐的 心奋情绪,,既表现了守滁洲的政绩也 隐含表现了被贬的抑郁的心情)
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 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 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 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 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 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 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 乐的旷达情怀。
重点词语
成语: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水落石出
百废具兴
觥筹交错
醉翁之意不在酒 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义词:朝晖夕阴——春和景明——不见曦月 薄暮冥冥——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其 他:胜状—大观 去国怀乡 旧制 薄暮 沙鸥翔集 颓然乎其间
二、《醉翁亭记》 1、掌握字、词 环滁皆山也。 环:环绕,围绕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靠近
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 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陈:陈列,摆开
蔚然而深秀者 茂盛的样子。 弈者胜 下棋
酒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 觥筹交错 游戏时饮酒记数用的签子。
树林阴翳 遮盖
4、“醉能同其乐”中的“其”指的是谁? “醒能述以文者”中 的“文”指的是什么? 人民(滁人及宾客) 文章(《醉翁亭记》)
山 间 之 野芳发而幽香(春) 四 时 也
佳木秀而繁阴(夏)
风霜高洁(秋)
水落而石出(冬)
其他重点句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
3.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予/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
4.请概括下面句子的内容。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 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 极!
洞庭月夜图(或洞庭月夜的美景)
特殊句式
判 断 句: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倒 装 句: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固定句式:1)然则何时而乐耶?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字希文,北 宋文学家、政治家、 军事家,有《范文正 公文集》,我们曾学 过他的《渔家傲》。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 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 《欧阳文忠公集》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 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 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 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 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18.下列词语中“陈”字与“杂然而前 陈者”的“陈”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 A、推陈出新 B、陈述利害 C、陈设家具 D、打破陈规
26.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B A、临溪而渔 坐收渔利 B、饮少辄醉 浅尝辄止 C、非丝非竹 无可厚非 D、苍颜白发 五颜六色 27.与“往来不绝者”中的“绝”字意思 相同 D 一项是( ) A绝巘多生怪柏 B、以为妙绝 C、绝处逢生 D、与世隔绝
综合运用对比、对偶、比喻、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骈散 结合,琅琅上口。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总
巴陵胜状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分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 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 感情。(1分)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 了作者的自勉(1分)及对朋友的期 望之情。(1分)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醉能同其乐”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与民同乐。
3、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下面对 “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A 、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
《岳 阳 楼 记》
《醉 翁 亭 记》 复 习 课
万 家 忧 乐 到 心 头
岳 阳 楼
四 面 湖 山 归 眼 底
山 行 六 七 里 亭 影 不 孤
醉 翁 亭
翁 去 八 百 载 醉 乡 犹 在
明确目标
复习范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直击中考:
1、文学常识、主题。
2、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通假字、多 义词、其他重点实词。 3、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主旨 句、关键句、名句、特殊句式。 4、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