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第一章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案例类型:※投资估算※※财务评价一、投资估算1、建设项目投资构成产投资2、法、系数预备费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价差预备费:3、流动资金估算方法扩大指标估算法案例一二、财务评价总结:1.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2.列式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3.列式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期末回收固定资产余值4.建设投资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5.总成本费用表:总成本费用构成6.利润与利润分配表➢所得税(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还款来源:折旧+摊销+净利润EBIT×100%➢总投资收益率(ROI)=TINP×100%➢资本金利润率(ROE)=EC7.资本金现金流量表(CI-CO)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CI-CO)9.静态、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10.利息备付率(ICR)=息税前利润÷当年应还利息总和11.偿债备付率(DSCR)=(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所得税)÷(当年应还本金+利息)12.内部收益率(FIRR)背景材料:某拟建生产项目,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6年。
设计年产54万件,每件售价100元。
运营期第1年达产60%,第2年达产90%,以后各年均达产100%。
其它基础数据见表1.1所示。
表1.1某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基础数据表单位:万元有关说明如下:1.建设投资中有54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其余形成固定资产。
建设投资贷款利率为5.87%(按季度计息)。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一次收回。
2.流动资金中有160万元为自有资金(于运营期第一年投入),其余部分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4%(按年计息)。
流动资金在项目运营期期末一次收回并偿还贷款本金。
3.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税率为25%。
4.建设投资贷款本金在运营期的前4年每年等额本金偿还,利息照付。
5.当地政府考虑该项目对当地经济拉动作用,在项目运营期前两年每年给予500万元补贴,补贴收入不计税。
6.维持运营投资按费用化处理,不考虑增加固定资产,无残值。
7.基准收益率15%。
8.无形资产在运营期内均匀摊入成本。
(计算结果取整数)问题:1.列式计算年有效利率。
解:r有效=(1+r/m)m-1r有效=(1+5.87%/4)4-1=6%2.列式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解:q1=1/2×1000×6%=30万元q2=(1000+30+1/2×1000)×6%=92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为:q=q1+q2=30+92=122万元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6年、第8年应偿还的贷款本金、利息。
(流动资金)解:第3年:本金=(2000+122)/4=531万元利息=(2000+122)×6%+(900-420-160)×4%=140万元第6年:本金=531万元利息=(2000+122-531×3)×6%+(1400-600-160)×4%=58万元第8年:本金=1400-600-160=640万元利息=640×4%=26万元建设投资还款付息计划表(等额本金偿还)建设投资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单位:万元建设投资还款付息计划表(等额本息偿还)建设投资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单位:万元每年还本付息A=2122×(A/P6,4)=2122×0.2886=612万元4.列式计算计算期第4年应偿还的本金及利息分别为多少。
(不考虑流动资金利息)解:(1)计算还款期初欠款总和:2122万元(2)应还本利和=2122×(A/P,6,4)=612万元(3)第3年应还利息=2122×6%=127万元第3年应还本金=612-127=485万元(4)第4年年初欠款=2122-485=1637万元第4年应还利息=1637×6%=98万元(5)第4年应还本金=612-98=514万元5.列式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运营期末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解:折旧费=(3500+122-540)×(1-4%)/10=296万元 摊销费=540/6=90万元固定资产余值=(3500+122-540)-296×6=1306万元 6.列式计算经营期第1年、第3年的总成本费用。
总成本费用==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产品数量 =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支出(包括长期借款和流动资金借款利息)+维持运营投资解:运营期第1年:总成本费用=2100+296+90+127+13=2626万元 运营期第3年:总成本费用=3200+296+90+64+26+10=3686万元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可变成固定成本计时工资及福利费 修理费 其他费用 总成本费用 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动力 经营成本 总成本费用的构成7.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5年所得税、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
(不考虑以前年度亏损)➢ 所得税的计算过程: 营业收入 +补贴收入 -营业税金及附加 -总成本费用 =利润总额 -上年度亏损 =应税所得 -所得税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 年息税前利润=年利润总额+当年产生的利息=营业收入+补贴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当年产生的利息)=营业收入+补贴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成本+折旧+摊销+维持运营投资)要求能列式计算(选择适当方法)➢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年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营业收入+补贴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当年产生的利息-折旧-摊销)=营业收入+补贴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成本+维持运营投资)要求能列式计算(选择适当方法)解:所得税:计算期第3年=[100×54×60%×(1-6%)-2626]×25%=105万元计算期第5年=[100×54×(1-6%)-3686]×25%=348万元利息备付率:计算期第3年息税前利润=100×54×60%×(1-6%)-(2100+296+90)+500=1060万元计算期第3年利息备付率=1060/(127+13)=7.57计算期第5年息税前利润=100×54×(1-6%)-(3200+296+90+10)=1480万元计算期第5年利息备付率=1480/(64+26)=16.44偿债备付率:计算期第3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100×54×60%×(1-6%)-2100+500=1446万元计算期第3年偿债备付率=(1446-105)/(531+127+13)=2.00计算期第5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100×54×(1-6%)-(3200+10)=1866万元计算期第5年偿债备付率=(1866-348)/(531+64+26)=2.44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人民币单位:万元8.列式计算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
解:EBIT×100%(1)总投资收益率(ROI)=TI生产期息税前利润的平均值=(1060+1682+1480+1480+1470+1470)÷6=1440建设项目总投资=3500+122+800+60=4482总投资收益率=1440÷4482×100%=32.13%NP×100%(2)资本金净利润率(ROE)=EC生产期净利润的平均值=(815+1296+1042+1066+1083+1083)÷6=1064建设项目资本金=1500+160+60=1720资本金净利润率=1064÷1720×100%=61.86%9.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5年可用于还款的最大资金量。
解:计算期第3年=296+90+815=1201万元计算期第5年=296+90+1042=1428万元增加亏损: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人民币单位:万元10.列式计算融资后计算期第3年、第8年的净现金流量。
解:第3年:现金流入=3240+500=3740万元现金流出=160+531+127+13+2100+3240×6%+105=3230万元净现金流量=3740-3230=510万元第8年:现金流入=5400+1306+800=7506万元现金流出=640+26+3200+5400×6%+361+20=4571万元净现金流量=7506-4571=2935万元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11.列式计算融资前调整所得税后计算期第3年、第8年的净现金流量。
解:计算期第3年:现金流入=3240+500=3740万元折旧费(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3500-540)×(1-4%)/10=284万元回收固定资产余值(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3500-540-284×6=1256万元调整所得税=[3240×(1-6%)-(2100+284+90)]×25%=143万元调整所得税=(年营业收入-营业税及附加-总成本费用【不考虑利息】)×所得税率总成本费用【不考虑利息】=经营成本+折旧【不考虑利息】+摊销+维持运营投资现金流出=480+2100+3240×6%+143=2917万元净现金流量=3740-2917=823万元计算期第8年:现金流入=5400+1256+800=7456万元调整所得税=[5400×(1-6%)-(3200+284+90+20)]×25%=371万元现金流出=3200+5400×6%+371+20=3915万元净现金流量=7456-3915=3541万元项目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人民币单位:万元三、盈亏平衡分析问题:列式计算计算期第6年产量、价格、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可变成本的盈亏平衡点。
(假设经营成本的80%为可变成本)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寻找出不赔不赚的平衡点,即:利润总额=0。
盈亏平衡公式:P×Q×(1-t)-(F+Cv×Q)=0解:第6年的可变成本(Cv×Q)=3200×80%=256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Cv)=2560/54=47元/件固定成本(F)=3200×20%+296+90+32+26+10=1094万元总成本费用=2560+1094=3654万元,产量盈亏平衡点(或盈亏平衡产量)100元/件×Q万件×(1-6%)-(1094万元+47元/件×Q万件)=0Q*=1094/[100×(1-6%)-47]=22万件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22/54×100%=40.74%价格盈亏平衡点(或盈亏平衡价格)P元/件×54万件×(1-6%)-(1094万元+2560万元)=0P*=3654/[54×(1-6%)]=72元/件固定成本平衡点100元/件×54万件×(1-6%)-(F万元+2560万元)=0F*=100×54×(1-6%)-2560=2516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平衡点100元/件×54万件×(1-6%)-(1094万元+Cv×54万件)=0C V=[(100×54×(1-6%)-1094]÷54=74元/件第二章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案例类型:※※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决策树;※网络计划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