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镇脱贫攻坚办工作制度

乡镇脱贫攻坚办工作制度

乡镇脱贫攻坚办工作制度
篇一: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乡镇)
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贫困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等、望、靠的思想严重,主动发展产业、民房建设的愿望不强烈,等待观望、依赖思想严重存在。

2、扶贫工作队伍的思想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部分挂包部门对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

扶贫开发合力不强,大胆创新不够,出现扶贫工作队员不固定,出人不出力,甚至人员长期无法到位等情况。

3、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不够完善,农村低保覆盖面小,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缺乏稳定的救济保障,扶贫成本高,解决长效增收问题和巩固扶贫成果难度大。

4、产业发展单一,扶持的贫困户支柱产业难以形成,扶贫产业项目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

一是养殖、种植业周期长,产品市场行情波动大。

项目从投入到收益间隔长,给扶贫项目的选定带来困难。

二是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差和观念落后。

贫困户多是老弱病残,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抵御风险能力差,发展一些特色产业难,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

5、扶贫资金统筹难。

县级财政有限,扶贫对象多,要实现到20XX
年全县脱贫摘帽,现有的扶贫资金投入主要倾斜到贫困行政村、贫困自然村组,对于不是贫困村组的贫困农户,没有项目覆盖,只布置零星产业,民房建设实施难度
很大,到20XX年仍然难以脱贫出列。

6、贫困户安居房建设难度大。

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多数属农村d级危房户,在扶贫攻坚中最难的还是建安居房,存在一是贫困建房户的无房户土地使用审批、农村危改的申报审批困难,无房户无法审批和土地使用证与建房户户主不一致的问题。

二是贷款难,贫困户因家庭经济条件、婚姻关系,致使贷款较低或者根本无法贷款。

7、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一是贫困户比例低贫困人口偏少的问题。

二是产业发展的问题;三是跨乡搬迁人员的就业问题;四是工程痕迹资料收集管理规范的问题。

二、意见及建议
1、是营造出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组建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团,大张旗鼓,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宣讲,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八有一超一受益”、精准扶贫补助和贷款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知晓率。

2、是加强督查通报。

加强对扶贫工作队员的督查,严格考勤制度,工作责任明确到人,解决工作队员不固定,出人不出力,甚至人员长期无法到位的问题。

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工作队的作用。

3、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提高产业扶贫补助标准的建议。

产业是贫困户增强造血功能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是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最
根本的基础,但有限扶贫资金在产业扶贫投入远远满足不了贫困地区的需求,由于产业扶贫资金
投入不足,由于产业扶贫项目标准过低,产业发展推进慢,精准扶贫难度大,亟需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由于物价上涨,生产成本高,产业扶贫项目补助标准偏低,增加项目实施完成难度。

二是扶贫后续保障措施不到位,难以达到脱贫预期目标。

产业发展“三年初见效、五年见成效”,在产业发展的前三年,只有投入没有收入,导致贫困程度加深,贫困群众因无力承担后续管理费用(如化肥、农药等),出现重栽轻管现象;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贫困群众,生产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生产生活难以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频繁的自然灾害,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一遇自然灾害,就易返贫,饱而复饥,暖而复寒。

三是在销售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指导,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渠道少,即使获得了好收成,也难以实现产品价值,导致丰产不丰收,难以脱贫,四是搬迁安置点的贫困户较少,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

建议大幅提高扶持标准,把搬迁点的随迁户纳入产业发展扶持范围,补助标准与贫困户拉开档次,贫困户补助标准建议为项目总投资80%左右,从而提高精准度。

4、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的建议。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的通知》(云贫开办发〔20XX〕177号)文件第九条规定“每户贫困农户一年内可对不超过5万元(含5万元)的到户贷款申请贴息资金。

”同时根据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建议,20XX年省、州在下达到户贷款项目
计划时对贷款期限做了适当调整,对
建档立卡系统内的贫困人口提供5万元以内(含5万元)、三年期限的到户贷款扶持。

根据承贷金融机构的实际操作要求,为了贷款风险可控,农户在每一年的贷款到期时都要到银行办理还款手续,然后根据指标下达后才予贷款。

建议:一是延长小额扶贫到户贷款使用期限到3-5年,实施免抵押、免担保,降低贫困户获贷门槛,做到贫困户应贷尽贷,尽量满足贫困户贷款需求,并且不要求农户在每一年的贷款到期时都要到银行办理还款手续,实行按季付息、贷款到期一次还本,解决贷款期限过短的问题。

二是对一些已经脱贫的农户,为了实现有效脱贫、防止返贫,建议继续给予小额扶贫到户贷款扶持1-3年,扩大扶贫小额贷款覆盖面,巩固扶贫成果,提高扶贫成效。

三是出台相应奖惩政策,使农行、信用社、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调动他们对扶贫到户贷款发放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建立金融机构对经办信贷员扶贫到户贷款逾期一定条件下的免责制度。

5、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特别是住建和土地部门,制定使用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解决贫困建房户的无房户土地使用审批、农村危改的申报审批困难、建房户土地使用证与建房户户主不一致无法审批的问题。

篇二:XX镇XX村整村扶贫脱贫实施方案
XX镇XX村整村扶贫脱贫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确保今年
底整村脱贫销号和贫困群众全部越过贫困标准线,全面迈进小康社会,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根据《梁平县20XX年扶贫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梁委办【20XX】8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及XX村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137”总体部署和我镇建设“生态蜜蜂之乡、风情滨河小镇、特色边贸集镇”的战略目标,强化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路,突出生态涵养发展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提升发展能力,以更高的重视程度、更大的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紧盯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我镇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上级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上级扶贫政策的精神,以自力更生为主,抢抓上级财政扶贫的绝好机遇,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坚持综合开发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社会
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重点支持贫困村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和修建基础设施,同时,要集中有限的资金,优先解决群众最亟需解决的困难,力争通过项目实施,将该村芝麻、榨菜、李子产业做大做
强。

——坚持群众参与和政府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群众既是扶贫的对象,又是项目开发的主体和内因。

因此,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不论在贫困户的确定,项目选择到项目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应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项目建设,项目的财务、物资、管理及建设进度上要及时向群众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同时,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在市场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布局等方面为群众搞好指导和服务。

——坚持整村推进与扶持贫困个体相结合的原则。

以贫困户为主,着眼贫困群众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必须以贫困村为单元,整体推进,在此基础上,对建卡贫困户针对致贫原因,因户施策,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扶贫规划,重点扶持,使建卡贫困户到20XX年底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

三、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东南方,距XX场镇7公里,县道“石白路”穿境而过,与我镇骆马村、龙坪村、翟溪村和忠县汝溪镇交界,由原XX村、双河村、新元村合并而成。

全村幅员面积6.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6亩,属于半丘陵地带,
海拔221-500米。

有8个村民小组665户2316人,其中,在家357户857人,外出1459人,其中全家外出308户993人。

现有建卡贫困户76户243人,低保户16户49人,五保户9户9人,建卡贫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