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第九章-气体吸收-第三次课

化工原理第九章-气体吸收-第三次课


两线在 Y1 处相交时,X1,max=X1*; 两线在中间某个浓度处相切时, X1,max<X1* 。 最小液气比的计算式:
Y1 Y2 L V min X 1,max X 2
Y1 Y2 Lmin V X 1,max X 2
吸收塔的计算 实际液气比应在大于最小液气比的基础上,兼顾设 备费用和操作费用两方面因素,按总费用最低的原则 来选取。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一般取
吸收塔的计算 对气、液两相并流操作的吸收塔,取塔内任一截面与 塔顶(浓端)构成的控制体作物料衡算,可得并流时 的操作线方程,其斜率为(-L/V)。Y L X X Y
V
1 1
L, X1 V, Y1
Y Y1 Y A P X*-X B
Y*=f(X)
V, Y
L, X
Y2 Y*
Y- Y*
第九章 气 体 吸 收 Gas Absorption
吸收塔的计算
物料衡算与吸收操作线方程 以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为例:
下标“1”代表塔内填料层下底截面, 下标“2”代表填料层上顶截面。 V, Y2 V — 惰性气体B的摩尔流率kmol/s; L — 吸收剂S的摩尔流率kmol/s; Y — 溶质A在气相中的比摩尔分数; X— 溶质A在液相中的比摩尔分数。
dY
L L Y Y M X X 2 Y2 B V V
L d Y Y M dX V


1 dY d Y Y* 1 VM L


吸收塔的计算
NOG
Y1
* Y1 Y1* d Y Y dY 1 1 Y1 Y1* ln * * Y2 Y Y * Y Y 2 2 1 VM L Y Y 1 VM L Y2 Y2*
Z H G NG
dX Xi X
Z H L NL
当相平衡关系可用 Y*=MX 或 Y=MX+B 表示时,利用不 同基准的总传质系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总传质系数 与相内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可导出如下关系式
H OG MV H OL L H OG MV HG HL L H OL L HL HG MV
F Za
塔截面积或塔径主要由空塔气速决定
VS u
Vs u D 4 4Vs u
塔截面积确定后,求传质面积就转化为求所需的填料 层高度。
吸收塔的计算
填料塔内气、液组成 Y、X 和传质推 动力Y(或X)均随塔高变化,故塔 内各截面上的吸收速率也不相同。 对高度为 dz 的微元填料层中溶质组份 作物料衡算可得


V X1 X 2 L Y1 Y2
Y1* Y2* M X1 X 2
VM Y1* Y2* Y1 Y1* Y2 Y2* 1 1 L Y1 Y2 Y1 Y2



NOG
Ym
Y Y Y
1 * 1
Y1 Y2 Y1 Y1* Y1 Y2 ln * * * Y1 Y1 Y2 Y2 Y2 Y2 Ym
z
z
Ya Yb
Y1
吸收塔的计算
H OG V KY a
HOL
L K X a
总传质单元高度 HOG 或 HOL 代表了吸收塔传质性能的 高低,主要与填料的性能和塔中气、液两相的流动状 况有关。
HOG 或 HOL 值小,表示设备的性能高,完成相同传质单元数的 吸收任务所需塔的高度小。 用传质单元高度 HOG、HOL 或传质系数 KYa、Kxa 表征设备的传 质性能其实质是相同的。但随气、液流率改变 Kya 或 Kxa 的值 变化较大,一般流率增加,KYa(或KXa)增大。 HOG 或 HOL 因分子分母同向变化的缘故,其变化幅度就较小。 一般吸收设备的传质单元高度在 0.15~1.5m 范围内。
dG A VdY LdX
V, Y2
L, X2
Y X Z
dZ
Y+dY X+dX
微元段dz 内传质速率为
dGA N AdF N AadZ
显然
VdY N AadZ LdX N AadZ
V, Y1
L, X1
吸收塔的计算 将总的传质速率方程代入,则有
VdY KY Y Y * adZ
[思考题]
若实际操作时的液气比小于或等于最小液气比, 吸收塔是否能操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吸收塔的计算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 传质面积:若塔的截面积为 (m2),填料层高度为 Z(m), 单 位 体 积 的 填 料 所 提 供 的 表 面 积 为 a (m2/m3),则该塔所能提供的传质面积 F(m2)为
吸收塔的计算
Y
L Y X X 1 Y1 V
Y*=f(X)
当L/V一定,操作线方程在 A Y-X 图上为以液气比 L/V 为斜 Y1 X*-X P 率,过塔进、出口的气、液 Y 两相组成点(Y1,X1)和(Y2,X2) Y- Y* B 的直线,称为吸收操作线。 Y2 线上任 一点的坐标 ( Y,X) Y* 代表了塔内该截面上气、液 o X X1 X* X X2 两相的组成。 操作线上任一点 P 与平衡线间的垂直距离(Y-Y*)为塔内该 截面上以气相为基准的吸收传质推动力;与平衡线的水平 距离(X*-X)为该截面上以液相为基准的吸收传质推动力。 两线间垂直距离(Y-Y*)或水平距离(X*-X)的变化显 示了吸收过程推动力沿塔高的变化规律。
Y2 Y1 (1 )
V Y1 Y2 Y2 1 VY1 Y1
利用全塔物料衡算式可以确定吸收剂用量 L 或液相出 口浓度 X1
L Y1 Y2 V X1 X 2
V X 1 X 2 (Y1 Y2 ) L
吸收塔的计算 操作线方程与操作线 从填料层任一截面至塔底,对溶质 A 作物料衡算可得
吸收塔的计算
NOG dY Y2 Y Y *
Y1
NO L
X1
X2
dX X X*
传质单元数 NOG 或 NOL 反映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NOG (NOL)与气液两相进、 出塔的浓度,液气比及物 系的平衡关系有关,而与 设备形式和设备中两相的 流动状况等无关。
在设备选型前可先计算出过程所需 的 NOG (NOL) 。NOG (NOL)值大,分离 任务艰巨,为避免塔过高应选用传 质性能优良的填料。若 NOG 或 NOL 值过大,就应重新考虑所选溶剂或 液气比 L/V 是否合理。
Y1
Z
L dX X 2 k a X X X i
X1
用其它组成表示法的传质速率方程,可推得以相应组 成表示的填料层高度 Z 的计算式。
吸收塔的计算 低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低浓度气体吸收的特点 气液流量基本恒定; 吸收过程等温; 传质系数为常量。
Y1 V dY Z K Y a Y2 Y Y * X1 L dX Z K X a X 2 X * X
Y A Y1 Y Y2 Y* o X2 X X1 X* X B P Y*=f(X)
X*-X
Y- Y*
吸收塔的计算
类似地 气相传质单元高度
HG
V kY a
Y1
气相传质单元数
液相传质单元高度 液相传质单元数
dY NG Y2 Y Y i L HL k X a NL
X1 X2
L Y X X 1 Y1 V Y1 Y L X1 X V
L, X2
V, Y2 V, Y
L, X V, Y1
同理,从任一截面至塔顶,对溶质 A 作物料衡算,有
L L Y X X 2 Y2 V V
L, X1
上两式均称为吸收操作线方程,代表逆流操作时塔内 任一截面上的气、液两相组成 Y 、X 之间的关系。 (L/V)称为吸收塔操作的液气比。
V, Y2
L, X2
V, Y1
L, X1
Y
L/V
Y1
(L/V)’ (L/V)min A A’ C
Y2
o
B
Y*=f(X) X
X2
X1
X1 ’
X1,max
吸收塔的计算
Y Y*=f(X) C (L/V)min
Y
Y*=f(X)
Y1
Y1
(L/V)min
C
Y2
o
B
Y2
X1,max=X1* X o
B
X2
X2
X1,max X1* X
——经济上的优化
Y2 o B
V, Y1 L, X1
A
C
Y- Y* Y*=f(X) X1 X1’ X1,ma X
x
X2
吸收塔的计算 当 L/V 下降到某一值时, 操作线将与平衡线相交 (或相切),塔底气、液 两相浓度达到平衡。此时 吸收推动力为 0 ,所需塔 高将为无穷大,对应的 L/V 称 为 最 小 液 气 比 , (L/V)min ,而对应的 X1 则 用 X1,max 表示,相应的吸 收剂用量为最小吸收剂用 量 Lmin 。 ——技术上的限制
L, X2
V, Y
L, X
全塔物料衡算 对溶质A, 气相减少的速率 液相增加的速率
V Y1 Y2 L X1 X 2
V, Y1 L, X1
吸收塔的计算
GA V (Y1 Y2 ) L( X 1 X 2 )
GA又称为收塔的传质负荷
V、Y1 和Y2 (或吸收率)由任务给定,


LdX K X X * X adZ
L dX K X a X * X


对上两式沿塔高积分得
Z
Y1 Y2
V dY K Y a Y Y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