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图,找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界线,指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青藏地区地形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
4.运用图片及文字资料,分析高寒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懂得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如《美丽中国之神奇高原》视频,搜集本区自然环境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藏族的资料,包括图片和文字,介绍藏族主要的生活特点,并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以形成对青藏地区的最初认识。
【教学过程】(欣赏歌曲《青藏高原》,引出教师导语,导学案展示教学目标)。
导入:青藏地区是一片辽阔而神奇的土地,这里不仅孕育了千年的佛教文化,还有世界最高的山峰,屹立于世界之巅。
那滔滔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水,流淌着母亲的情怀。
烟波浩渺的青海湖,让人感受高峡出平湖的壮阔。
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又给这里增添了几分庄严和神秘。
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构成了祖国最美的画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共同感受祖国边疆的发展与变化。
教师:大家可以猜测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哪个区域,大屏幕展示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先欣赏图片,之后判断。
多媒体播放图片出示思考问题: 1.根据哪些特色景观来判别青藏地区?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哪方面的知识?学生:位置和范围。
大屏幕展示“青藏地区位置、地形图”。
教师:提出问题:请简要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自主学习:学生指图回答。
教师提供资料:本区有大面积的雪山和冰川覆盖,还有海拔最高的佛教圣地布达拉宫,大家能说出是为什么吗?
学生:因为青藏地区地势高。
教师:青藏地区地势高,会对哪些方面带来影响?学生:气候、河流、动植物、农业、生活……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自主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问题1:请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山脉并用笔在图中圈出来。
归纳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
问题2:(1)比较同纬度的成都和拉萨两地年平均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拉萨气温年变化有何特点?(3)青藏地区气候特点?(4)尝试概括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地理特点。
问题3:请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河流并用彩笔描出来。
追问:青藏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主要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湖泊有何特点?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学生研讨,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第1题:
(1)准备防晒霜、眼镜、帽子。
因为青藏地区空气稀薄洁净,太阳辐射强烈,防紫外线(怕晒黑了)。
(2)氧气袋: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希薄含氧量少,初到高原的人可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氧气袋可以及时的提供氧气。
(3)棉服: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日温差大。
教师:(评价)看来同学们是智慧的,知道在特殊的环境下如何生存!
过渡: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假如你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一位藏民,在这种高寒的环境下,你会首先选择哪一种生产活动?如果在青藏高原发展种植业,你会选择什么地方?为什么?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合作探究: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请参考课本P88图文资料)。
教师出示思考问题:
问题4: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
牦牛能适应高原什么样的独特环境?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
总结全课:学了本节课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答)地形气候河流城市生活
反馈练习:自主描摹,小组竞赛
(学生在导学案上画出青藏地区版图,教师评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