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经济四原则
电动扳手 C 螺帽 B 垫圈 A 螺帽 铸铁板 C 螺帽 B 垫圈 A 螺杆 成品箱 夹具 操作员
成品箱
理想之工作站设计
工作场所
14、照明通风的原则
● 必须有适合其工作的充足照度。 ● 照明必须避免反射或耀眼。 ● 光线的方向宜来自左前方。
工作场所
15、高度适当的原则
最大 2 最大 2
8~10 32 高度范围 30 可调整高度、 角度及位置
利用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善的步骤
5.实施改善方案并进行确认。
动作经济改善时注意事项 ① 选定分析作业对象要慎重。 ② 选择与作业相适合的手法分析。 ③ 选定与分析手法相适合的作业人员。 ④ 用既定记号和正确的方法,进行记录和分析。 ⑤ 从各种角度研讨分析结果,并找出改善方案。
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基本原则1:减少动作次数 因 原则 素 内容
人体之运用
5、减少动作限制的原则; 6、避免动作突变的原则; 7、保持轻松节奏的原则; 8、利用惯性的原则; 9、手脚并用的原则。 要点:强调动作之韵律、连贯并一气呵成。
工作场所
10、工具、物料定位原则。 ● 删除『寻找』与『选择』两无效益动 素。 【例】设计板架式之工具箱,便于清点 工具。
工作场所
足踏式点焊装置
工具、设备之设计
17、工具合并,万能化的原则。 ● 避免取换及寻找,以提高效率。 【例】开罐器﹝开罐、开瓶…﹞
工具、设备之设计
18、按能分配的原则
左手 手指 小指 无名指 900 658 中指 975 1492 食指 1028 1535 食指 1097 1490 理想负荷 855 实际负荷 803
右手 中指 1006 640 无名指 小指 9手指长度及数目表示其工作负荷数量
工具、设备之设计
19、易于操纵的原则
● 接触面积大,操控性愈好且愈省力。 ●手柄之设计应尽可能与手之接触面积 大。
动作经济的四个原则
1) 减少动作次数 即消除动作本身或减少动作的次数。 (例)‧小偷开储柜是从下层开始的。 ‧没有鞋带的鞋子。 ‧不必打结的领带。
姓 名: 检查
能
不能
能否利用工具支撑架,扣护容器
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基本原则1:减少动作次数 因 原则 内容 素 姓 所属部门: 名: 检查 能 不能 注意点
工 装 夹 具 或 机 器
1.利 用易 取材 料或 元件 的容 器或 器具
能否扩大容器口
能否将容器底部改为圆形 能否将容器底部改浅 能否利用料斗 能否在容器底部加个斜板,使材料 靠近手前 能否将小物品放在胶皮或垫子上
动作经济的渊源
动作研究创始者吉尔布雷斯夫妇于1885年 发现工人造屋砌砖时之动作、方法各异,效率高低 不同,促使其开始研究,寻求一最佳之工作法,结 果使工人之效率大增;每砌一砖之动作由18次减 至4.5 次,每小时之砌砖量则由120块增加至 块,引起企业界的重视,发展出今日广泛 使用的动作经济原则。
3.组合 能否一次搬运数个物品 两个以 上的动 能否一次加工数个元件 作 能否边传送边加工 能否边传送边检验
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基本原则1:减少动作次数 因 原则 素 动 作 场 所 1.将材 料或工 装夹具 放在工 作人员 前方的 一定位 置 内容 能否用标记指定材料或工 装夹具的放置地点 能否在布局图上指定材料 或工装夹具的放置地点 能否将材料容器固定在前 面 能否将工具悬挂在前面 姓 名: 检查 能 不能 在检查栏中 划0回答 对回答不能 的,研究具体 的改善方案 所属部门: 注意点
11、工具、物料和装置尽量靠近使用者原则。
直线排列法
弧形排列法
工作场所
12、利用机械能的原则。 ●删除搬运之浪费、节省输运成本。
A. 斜滑盛箱 B. 工具位置 C. 滑槽开口 D. 滑槽 E. 成品零件箱
重力送料及成品送之工作站设计
重力滑槽
工作场所
13、工具、物料顺序化原则.
● 形成一定的韵律、井然有序,可依下意识进行工 作,省掉因为注意、选择而多耗的时间。
姓名: 所属部门: 检查 能 不能 在检查栏中划 0回答 对回答不能的, 研究具体的改 善方案 注意点
动 1.去掉 能否去掉寻找,挑选动作 作 不必要 方 的运作 能否不考虑,不判断,不注意 法 能否不用重新拿取 能否不用倒换双手
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基本原则1:减少动作次数
因 原 素 则 动 作 方 法 2. 减 少 眼 睛 的 动 作 内容 能否用耳朵(声音)确认 能否用指示灯 能否将物品摆放在人的视野内
动作经济原则
广州风神IE/GK科 联系电话:8176 2006年 12月19日
何谓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又称“省工原则”,是以最
小的“工、时”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
动作经济的意义
在每一制造程序中,同样一项工作,每个操作 者其作业效率往往相去悬殊,怎样才是经济有 效的操作?是加速,加班或是动作改善,加 速或加班虽然可增加产出,但操作者需付出额 外的精力及时间,而动作改善是指操作者在正 常的情况下,藉由动作的改变,使操作省力, 省时,在生产过程中不需增加额外的付出,而 能达成增加生产的目的。
能否组合同形工具(红蓝铅笔, 正反改锥)
能否组合不同尺寸的工具或 定规(扳手,孔规) 能否使尺寸不一的工具为可 调式(活动扳手)
谢谢!
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基本原则1:减少动作次数
因 原则 素 动 作 场 所 内容
姓名: 所属部门:
检查 能 不能 在检查栏中 划0回答 对回答不能 的,研究具体 的改善方案 注意点
2.按操 能否按操作顺序摆放材料, 工具 作顺 序摆 能否按操作顺序重叠材料 放材 料或 工具
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基本原则1:减少动作次数 因 原则 内容 素 动 作 场 所 3.将 材料 或工 具放 在易 使的 状态 能否按顺手方向摆放材料,工具 能否用槽或框整理材料 能否按易握方向摆放工具的手 握部分 能否摆放在易取的高度 在检查栏中 划0回答 对回答不能 的,研究具体 的改善方案 所属部门: 注意点
姓 名:
检查 能
所属部门:
注意点 不能 在检查栏中 划0回答 对回答不能 的,研究具体 的改善方案
能否用色别,标记表示
能否更接近操作对象 能否利用镜子 能否利用透明容器或器具
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基本原则1:减少动作次数 因 原则 素 动 作 方 法 内容 姓名: 所属部门: 检查 能 不能 在检查栏中划 0回答 对回答不能的, 研究具体的改 善方案 注意点
人体之运用
4、应尽量以最低等级的动作来完成工作。 动作等级划分
等级 枢钮 运动部位
1
2 3 4 5
指关节
腕关节 肘关节 肩关节 脊髓
手指
手指、手掌 手指、手掌、前臂 手指、手掌、前臂、上臂 手指、手掌、前臂、上臂、身躯
例:电视选台器:旋转式→按压式→触摸式→遥控 电话:手摇式→拨号式→按压式→触摸式→记忆式
利用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善的步骤
A.以四项基本原则进行比较 ●减少动作次数 ●同时进行动作 ●缩短动作之距离 ●使动作轻省
利用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善的步骤
B.用动作经济19原则从动作方法、工具使用、 场所布置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检查。 C.将检查的结果和发现的改善方向记录 下来。
利用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善的步骤
在检查栏中 划0回答 对回答不能 的,研究具体 的改善方案
能否将扁平元件放在波形板上
若发生元件缠绕在一起的现象,能 否扩大并浅化容器
动作经济改善检查表
基本原则1:减少动作次数 因 原则 内容 素 工 装 夹 具 或 机 械 2.将 2个 以上 的工 具合 二为 一 能否组合经常使用的工具(开 听刀和起子,功率定规) 能否将1个操作中所需的工具 组合在一起(铅笔和橡皮,锤 子和拔钉) 姓 名: 检查 能 不能 在检查栏中 划0回答 对回答不能 的,研究具体 的改善方案 所属部门: 注意点
350
动素
动素:动作构成的基本要素.
符号 名称 伸手 握取 移物 装配 符号 名称 选择 计划 定位 预定位
使用
拆卸 放手 检查 寻找
持住
休息 迟延 故延 发现 第一圈为中心圈为核心动素; 第二圈为常用动素,是改善对象; 第三圈为辅助性动素,操作中越少越好 第四圈为消耗性动素,应尽可能取消
动作经济分类
动作经济原则共19项,分三大类
第一类:人体之运用 第二类:工作场所 第三类:工具与设备之设计
动作经济的功用
(1)发掘动作上问题 (2)建立新手法 适用场所:生产线,办公室及日常生 活等作业场所
人体之运用
1、双手并用原则。 ● 可形成自然之平衡,且富有节奏感 较不易疲劳。 ● 一手作业,为保持身体平衡,易产 生平衡疲劳。 ● 左、右手经训练后其能力比约为 9:10
动作经济的四个原则
4)使动作轻省 动作轻省,可促使作业顺畅,及有规律并少疲劳,促进作 业安全。 (例) ‧活用倾斜式料架。 ‧利用升降机。
利用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善的步骤
1.收集问题点 重新审视自己所负责的操作范围,把存 在的各种问题点收集起来。
利用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善的步骤
2.用动作经济原则检查存在问题的操作,顺 便寻找改善的方向。 在明确了问题点之后,用动作经济原则 与该作业进行比较,找出不符合原则的动 作。
3.进行分析 A.找出不符合动作经济原则的原因,并整 理成特性要因图。 B.重点调查
利用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善的步骤
4.寻求改善方案 A.用5W1H的方法研究目前的动作。 ●谁……一定要这个人做吗? ●什么……非用这个材料不可吗? ●何时……时间可以改变吗? ●何处……场所可以改变吗? ●怎样……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为什么……为什么要有这个动作? B.利用动做经济原则逐条进行检查,找到改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