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训诂学历届考试题目

训诂学历届考试题目

训诂学历届考试题目2002.10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1.曰2.反训3.貌4.之为言5.推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汉代著名的训诂学家,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等。

尤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最卓特。

2.互文见义,谓_______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应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观点。

4.辽?释行均撰________一书,所收多为________,为研读佛经及考释俗语词的重要辞书。

5.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训诂方式叫做________。

6.审文例里的所谓文例,包括的内容比较复杂,举其要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7.颜之推的后人唐初的________,除注《汉书》外,还撰有________一书,在训诂上亦有所发明。

8.隋唐时期汇集佛经音义的专书,以________和________编纂的两种《一切经音义》为代表。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1.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柱:屋柱。

2.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

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 )哀思:哀念。

3.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

( )缓急:紧急之时。

4.僧即处分步者先排比,行十余里。

( )排比:安排。

5.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劳劳:怅惘若失的样子。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1.常有物与我子停,今何容偏?2.贤俊失在岩穴,大臣怨于不以。

3.万民尽看,言道好希差。

4.广张福罪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

5.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6.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

7.梁王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于是天子意梁王。

8.因而数让之。

9.中流失船,一壶千金。

10.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1.朱熹2.王筠3.郑玄4.陆德明5.胡三省6.段玉裁7.孙诒让8.杨雄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1.五经正义2.尔雅3.广雅疏证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分)《新书?耳痹篇》:“子胥发郁冒忿,辅阖闾而行大虐。

”案:胃当作胃,胃与溃通。

《说文》喟或体作口贵,是胃可通作溃也。

《说文》:“溃,漏也,亦决也。

”溃忿者,谓发泄其忿如水之横溃也。

与发郁相对为文。

2003.01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1.读曰2.谓之3.犹4.当为5.互文见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在清代达到了空前兴盛的局面。

清代《说文》注家中以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成就最卓著,通常称他们为《说文》四大家;四家中,________的成就又首屈一指。

2.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除了作《毛诗笺》外,还撰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著作,合称《三礼注》。

3.训诂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它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是这许多学问的综合运用。

4.“求诸其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

”这句话是训诂学家________说的。

5.《读书杂志》是清代训诂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

6.宋人________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

这个观点被人称之为________。

7.明________著《骈雅》七卷,所收词头都是________的,其中有一些是冷僻词,有一些是不见于高文大典的俗语词。

8.按照这样的解释,我们对训诂这一术语便能得到如下的印象:训就是________,诂(故)就是________。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1.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 )的的:明确,分明。

2.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 )党见:频见也。

3.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 )俭:俭朴。

4.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 )挥:挥酒。

5.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唧唧:叹息声。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1.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2.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3.或骨体娴丽,面色称媚。

4.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

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5.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

6.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7.惭君济活,若有急难,当见告语。

8.臣愿披心腹,堕肝胆。

9.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

10.因自皮面决眼。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1.朱骏声2.王逸3.俞樾4.李善5.陆德明6.戴震7.张相8.毛亨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1.说文解字2.尔雅义疏3.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分)《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极有疲惫之义,倦极是同义复词,极犹倦也。

《广雅?释诂》:“疲、惫,极也。

”是极有疲、惫之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庸人之御驽马,亦伤吻敝笅而不进于行,胸喘肤汗,人极马倦。

”极、倦对文,则极亦倦也。

殷芸《小说》:“晋明帝为太子,闻元帝沐,上启云:‘伏闻沐久劳极,不审尊体如何?’答云:‘去垢甚佳,身不极也。

’”其中“不极”极字,一本作“劳”。

明极有劳义,而劳、倦义相通。

2003.10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1.读若2.义界3.声训4.通言5.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关于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_________ ,二、__________ ,三、__________。

2.杨雄所撰《法言》、《太玄》,为哲学著作,其语言学著作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校勘是校正古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错误的一种学问。

4.清代研究《尔雅》的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的《尔雅正义》和__________《尔雅义疏》。

5.元?卢以纬的__________一书则专门研究__________的用法。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别,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释的词总是放在后面。

7.宋人__________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

这个观点被人称之为__________。

8.所谓__________(或称__________),就是汇集各家对于某部书的注解而成一书,这类著作博采众说,有存古之功。

三、1.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

( )利:养。

2.丛林之下无怨女兮,江湖之畔无隐夫。

( )怨:怨恨。

3.无德薄才,以色称媚。

( )称媚:称赞美丽。

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流:择取。

5.罔流涕以聊虑兮。

( )聊虑:聊舒所虑。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1.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不如也。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3.不肤挠,不目逃。

4.航愧荷珍重。

5.交关多使七成钱,籴粜无非两般斗。

6.终风解而雾散兮,陵迟而堵溃。

7.壹心而不豫兮。

8.选贤与能。

9.宫树蝉声多却乐,侯门月色少于灯。

10.从此后阿爷两目不见,母即玩遇,负薪诣市。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1.段玉裁2.高诱3.何晏4.陆佃5.王引之6.钱大昕7.释玄应8.洪兴祖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1.《读书杂志》2.《诗词曲语辞汇释》3.《世说新语注》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分)《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唐杨亻京注云:“党见,频见也,言如朋党之多。

”王念孙曰:“杨说甚迂,且训党为频,于古无据。

惠氏定宇《九经古义》曰:‘党见,犹所见也。

’训党为所,虽据《公羊》注,然怪星之所见,殊为不词。

余谓党古傥字,傥者,或然之词。

怪星之党见,与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对文,谓怪星之或见也。

《庄子?缮性篇》:‘物之傥来,寄也。

’《释文》:‘傥,崔本作党。

’《史记?淮阴侯传》:‘恐其党不就’,《汉书?伍被传》:‘党可以侥幸’,并与傥同。

”2004.01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1.形训2.互训3.犹4.读曰5.当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________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

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__________;二曰__________;三曰__________。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__________;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__________。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另一种的编者是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__________来改读古书中的__________。

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__________,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笃:察。

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 )从:随着。

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 )隈:躲在。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1.青云满眼应骄傲,白发浑头少恨渠。

2.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直者为纲,术者为纪。

3.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

4.自莽为不顺时令,百姓怨恨,莽犹安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