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基础知识
G651光纤,梯度折射率多模光纤。 G652光纤,标准单模光纤 ( NDSF) 。 G653光纤,色散位移单模光纤(DSF) 。 G654光纤,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 G655光纤,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NZ-DSF) G656光纤,宽带光传输用的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G.657光纤,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
二、光纤和光缆
光纤
项 目 单模光纤 细:9-10μm 很宽:约100GHz 较难 多模光纤 较粗:50-100μm 较窄:约1GHz 简单 芯径 传输带宽 与光源耦合
精度
适用场合
较高
较低
长距离、大容量、高速、 中短距离、中小容量、单 多波长系统 波长系统
应用
电信干线传输
以太网、FDDI
光纤通信的主要特点
概述
光纤通信发展阶段:
阶段 时间 波长 模式 损耗 速率 距离 用途
第一代 19731976
第二代 19761982 第三代 19821988
0.85 多模 2.5- 503 100
1.31 多或 0.55 140M 单模 -1 1.31 单模 0.3- 622M 0.5
8-10 市话局间中继
2050 50100 中短距离长途、 市话局间中继 PDH、长途干 线
第四代 19881996
第五代 1996-至 今
1.55 单模 0.2
1.55
2.5G
160*1 0G
80120
SDH、
DWDM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输 入 电 信 号 输 出 电 信 号
光发射机
调制 光源
光纤光缆
光接收机
光电 检测 放大 恢复
光源
项 目 激光器(LD) 几吉赫 发光二极管(LED) 几十兆赫 调制速率
输出光功率
光谱宽度 驱动电路 温度影响 可靠性
几十毫瓦
窄 复杂 大 较低
几毫瓦
宽 简单 小 较高
寿命
应用
较短
高速长距离
较长
低速短距离
光电检测器
项
结构 应用电路 光电增益 寿命 适用波长 应用
目
光电二极管(PIN)
简单 简单 无 较长 长波长 普遍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复杂 复杂 有 较短 短波长 已很少
G.655光纤
•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 • 在1994年专门为新一代光放大MWDM传输系统设计和制 造的光纤。 • 属色散位移光纤,但在1550nm处色散不是零,用以平 衡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 • 用较低的色散抑制了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使其能 用于高速率(10Gb/s以上)、大容量、DWDM的长距离光 纤通信系统中。
G.655光纤
• 商用的G.655光纤有: Lucent的真波(True Wave)光纤 消除了G.652光纤在1385nm附近由于OH根离子吸收造 成的损耗峰,使光纤在1310-1600nm的损耗都趋于平坦。 Corning的低色散斜率(SMF-LS)光纤 色散斜率小,为0.045 ps/(nm2· km),因而可以用一 个色散补偿模块补偿整个频带内的色散。 Corning的大有效面积光纤(LEAF) 大大增加了光纤的模场直径,光纤有效面积从55 μm2增加到72 μm 2,在相同的入纤功率时,减小了光 纤的非线性效应。
通信光缆线路维护
基础培训教材
2011-3
主要内容
• • • • 一、光纤通信技术发展概述 二、光纤和光缆 三、光缆的接续和测试 四、仪表使用介绍
一、光纤通信技术发展概述
• 为什么要发展光通信
中波—短波—微波—光纤
• 光通信的发展史
1880年,贝尔发明了光电话; 1960年,美梅曼发明了第一个红宝石激光器; 1962年,霍尔等研制出了半导体激光器; 1966年,高锟发表了一篇奠定光纤通信基础的论文; 1970年,康宁公司首先制成了20dB/km的低损耗石英光纤; 1974年,多模光纤损耗降到了2dB/km; 1976年,获得了1310和1550两个低损耗的长波长窗口; 1980年,1550窗口处的光纤损耗低至0.2dB/km; 80年代中期,已经获得小于0.4 dB/km和0.25 dB/km的商用光 纤;
G.651光纤
• • • • 梯度型多模光纤 工作波长:1.31μm和1.55μm 处于多模工作状态 在1.31μm处有最小的色散值,在 1.55μm处有最小的衰减系数 • 数据通信局域网(LAN)用
G.652光纤
• 常规单模光纤或非色散位移光纤 • 零色散波长在1.31μm处,在1.55μm处衰减最小, 但有较大的正色散,约为18ps/(nm· km)。 • 工作波长既可选用1.31μm ,又可选用1.55μm。 最佳工作波长在1.31μm 。 • 利用G.652光纤进行速率为2.5Gb/s以上的信号长 途传输时,必须引入色散补偿光纤进行色散补偿, 并需引入更多的掺铒光纤放大器来补偿由于引入 色散补偿光纤所产生的损耗。
• • • • 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长 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 信号串扰小,保密性能好 原材料丰富,节省了有色 金属,环保 • 光纤尺寸小,质量轻,便 于敷设和运输 • 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
光纤通信的传输窗口
• 短波长窗口,波长为0.85μm; • 长波长窗口,波长为1.31 μm和1.55 μm
光纤通信系统的分类
• 按传输波长划分
短波长、长波长、超长波长
• 按光纤传导模式数量划分
多模光纤、单模光纤
有关光纤、光缆的标准体系
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门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 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 • 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GB:国家标准(国家技术监督局) YD:通信行业标准(信息产业部)
谢谢!
G.655光纤
• 可进一步分为G.655A和G.655B两个子类 • G.655A适用于ITU-T G.691规定的带光放大器的单通道SDH 系统和通道速率为STM-64、通道间隔不小于200GHz的 G .692带光放大器的波分复用传输系统。只能使用在C波 段。 • G.655B适用于通道间隔不大于100GHz的G .692密集波分复 用传输系统。可以使用在C波段,也可以使用在L波段。 • 两者不同还在于在C波段的色散值不同。 G.655A光纤的色 散值为0.1-6 ps/(nm· km), G.655B光纤的色散值为1-10 ps/(nm· km)。
传输波段定义
波段 波长(nm) 使用光纤 应用系统
(第一传输窗口)
O-band (Original band) E-band (Extended band) S-band (Short band) C-band (Conventional band) L-band (Long band) U-band (Ultra-long band)
G.652光纤
• 可进一步分为G.652A、 G.652B、 G.652C • G.652A光纤主要适用于ITU-T G.957规定的SDH传输系统和G.691规定 的带光放大的高至STM-16的单通道SDH传输系统。 • G.652B光纤主要适用于ITU-T G.957规定的SDH传输系统和G.691规定 的带光放大的高至STM-64的单通道SDH传输系统及直到STM-64的ITU-T G.692带光放大的波分复用传输系统。 • G.652C光纤又称为低水峰光纤,其商用光纤有Lucent的全波光纤 (All-ware Fiber)等。 它消除了常规光纤在1385nm附近由于OH根离子吸收造成的损耗峰,使 光纤在1310-1600nm的损耗都趋于平坦。
光纤的结构
包层(n2)
纤芯(n1)
D
1、D为光纤纤芯直径或模场直径,
单模光纤的模场直径为9-10 μm。
125 μm
多模光纤的模场直径为50纤材料分 石英光纤、全塑光纤 • 按光纤剖面折射率分 阶跃型光纤、渐变型光纤 • 按传输的模式分 多模光纤、单模光纤 • 按ITU-T建议分
850
1260~1360 1360~1460 1460~1530 1530~1565 1565~1625 1625~1675
G.651
G.652A G.652B G.652C G.652D
单通道
单通道、WDM CWDM 将来的DWDM
G.655A G.655B G.655C G.656
DWDM/CWDM DW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