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缸怎么安装,起始安装角度?这样的油缸往往是带液压锁的。
先接是油管,先排气:使排油端缸内的排油孔处于最高位置,操纵阀排油;然后使另一端排油在最高位置,通油排气。
这样的操作反复数次。
将油缸行程缩至最小,插上一端的肖子,将平台支起来,使其略高于最小高度。
支平稳后,微动油缸,插入另一端的肖子。
上好锁紧件就行了。
液压油缸型号表示方法(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的磨床工作台液压传动原理图,液压泵3由电动机带动,从油箱1中吸油,然后将具有压力能的油液输送到管路,油液通过节流阀4和管路流至换向阀6,换向阀6的阀芯有不同的工作位置(图中有三个工作位置),因此通路情况不同,当阀芯处于中间位置时,阀口P.A、B.T互不相通.通向液压缸的油路被堵死,液压缸不通压力油,所以工作台停止不动;若将阀芯向右推(右端工作位置),这时阀口P和A,B和T相通,压力油经P口流人换向阀6,经A口流入液压缸8的左腔,活塞9在液压缸左腔压力油的推动下带动工作台10向右移动;液压缸右腔的油液通过换向阀6的b口流入到换向阀6,又经回油口T流回油箱1;若将换向阀6的阀芯向左推(左端工作位置),活塞带动工作台向左移动;因此换向阀6的工作位置不同的,就能不断改变压力油的通路,使液压缸不断换向,以实现工作台所需要的往复运动。
根据加工要求的不同,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可通过节流阀4来调节,利用改变节流阀开口的大小来调节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以控制工作台的运动速度。
工作台运动时,由于工作情况不同,要克服的阻力也不同,不同的阻力都是由液压泵输出油液的压力能来克服的,系统的压力可通过溢流阀5调节。
当系统中的油压升高到梢高于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溢流阀上的钢球被顶开,油液经溢流阀排回油箱。
这时油压不再升高,维持定值。
为保持油液的浦洁,设置有过滤器,将油液中的污物杂质去掉,使系统工作正常。
总之,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的;利用执行元件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工作部件运动。
液正系统工作,必须对油液压力、流量、方向进行控制与调节,以满足工作部件在力、速度和方向上的要求。
(2)液压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1)动力装置它供给液压系统压力,并将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液的压力能,从而推动整个液压系统工作.如图中液压泵3就是动力装置,将油液从油箱1中吸人,再输送给系统.2)执行元件;它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用以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工作部件运动;图中8是液压缸,在压力油的推动下,带动磨床工作台做直线运动;3)控制调节装置包括各种阀类,如压力阀、流量阀和方向阀等.用来控制液压系统的液体压力、流量(流速),和液流的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完成预期的工作运动.图中5是溢流阀,用来控制系统的压力;4是节流阀,用来凋节进入液压缸的流量,从而控制工作台的运动速度;6是换向阀,用来改变压力油的通路,使液压缸换向,实现工作台的往复运动。
4)辅助装置指各种管接头、油管.油箱、过摅器和压力计等.它们起着连接、储油、过滤、储存压力能和测量油压等辅助作用,以保证液压系统可靠.稳定、持久地工作。
图中2为网式过滤器.起过滤油液的作用;1)为油箱,用来储油和将油散热。
5)工作介质指在液压系统中,承受压力并传递压力的油液如何拆装液压油缸,应该注意哪些事项?1.拆卸液压油缸之前,应使液压回路卸压。
否则,当把与油缸相联接油管接头拧松时,回路中的高压油就会迅速喷出。
液压回路卸压时应先拧松溢流阀等处的手轮或调压螺钉,使压力油卸荷,然后切断电源或切断动力源,使液压装置停止运转。
2.拆卸时应防止损伤活塞杆顶端螺纹、油口螺纹和活塞杆表面、缸套内壁等。
为了防止活塞杆等细长件弯曲或变形,放置时应用垫木支承均衡。
3.拆卸时要按顺序进行。
由于各种液压缸结构和大小不尽相同,拆卸顺序也稍有不同。
一般应放掉油缸两腔的油液,然后拆卸缸盖,最后拆卸活塞与活塞杆。
在拆卸液压缸的缸盖时,对于内卡键式联接的卡键或卡环要使用专用工具,禁止使用扁铲;对于法兰式端盖必须用螺钉顶出,不允许锤击或硬撬。
在活塞和活塞杆难以抽出时,不可强行打出,应先查明原因再进行拆卸。
4.卸卸前后要设法创造条件防止液压缸的零件被周围的灰尘和杂质污染。
例如,拆卸时应尽量在干净的环境下进行;拆卸后所有零件要用塑料布盖好,不要用棉布或其他工作用布覆盖。
5.油缸拆卸后要认真检查,以确定哪些零件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零件可以修理后再用,哪些零件必须更换。
6.装配前必须对各零件仔细清洗。
7.要正确安装各处的密封装置。
①安装o形圈时,不要将其拉到永久变形的程度,也不要边滚动边套装,否则可能因形成扭曲状而漏油。
②安装y形和v形密封圈时,要注意其安装方向,避免因装反而漏油。
对y形密封圈而言,其唇边应对着有压力的油腔;此外,yx形密封圈还要注意区分是轴用还是孔用,不要装错。
v形密封圈由形状不同的支承环、密封环和压环组成,当压环压紧密封环时,支承环可使密封环产生为形而起密封作用,安装时应将密封环的开口面向压力油腔;调整压环时,应以不漏油为限,不可压得过紧,以防密封阻力过大。
③密封装置如与滑动表面配合,装配时应涂以适量的液压油。
④拆卸后的o形密封圈和防尘圈应全部换新。
8.螺纹联接件拧紧时应使用专用扳手,扭力矩应符合标准要求。
9.活塞与活塞杆装配后,须设法测量其同轴度和在全长上的直线度是否超差。
10.装配完毕后活塞组件移动时应无阻滞感和阻力大小不匀等现象。
11.液压缸向主机上安装时,进出油口接头之间必须加上密封圈并紧固好,以防漏油。
12.按要求装配好后,应在低压情况下进行几次往复运动,以排除缸内气体液压油缸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由于经常用工作行程的某一段,造成液压油缸内径直线性不良(局部有腰鼓形),致使液压油缸的高、低压油互通。
应镗磨修复液压油缸内径,单配活塞。
2)缸内有空气侵入,应增设排气装置或使液压油缸以最大行程快速运动,强迫排除空气。
3)液压油缸内油液温升太高、粘度下降,使泄漏增加;或是由于杂质过多,卡死活塞和活塞杆。
应采取散热降温等措施,更换油液。
4)液压油缸的端盖处密封圈压得太紧或太松,应调整密封圈使之有适当的松紧度,保证活塞杆能用手来回平稳地拉动而无泄漏。
5)活塞与活塞杆同轴度不好,应校正、调整。
6)活塞配合间隙过大或密封装置损坏,造成内泄漏。
应减小配合间隙,更换密封件。
7)活塞配合间隙过小,密封过紧,增大运动阻力。
应增大配合间隙,调整密封件的松紧度。
8)活塞杆弯曲,引起剧烈磨擦。
应校直活塞杆。
9) 液压油缸安装后与导轨不平行,应进行调整或重新安装。
10)活塞杆弯曲,应校直活塞杆。
11)活塞杆刚性差,加大活塞杆直径。
12)液压油缸运动零件之间间隙过大,应减小配合间隙。
13)液压油缸的安装位置偏移,应检查液压油缸与导轨的平行度,并校正。
14)液压油缸内径直线性差(鼓形、锥形等),应修复,重配活塞。
15)缸内腐蚀、拉毛,应去锈蚀和毛刺,严重时应镗磨。
16)缸筒拉伤,造成内泄漏。
应更换缸筒。
17)双出杆活塞缸的活塞杆两端螺帽摒得太紧,使其同心不良,应略松螺帽,使活塞处于自然状态。
这种油缸活塞的密封是怎么装上去的?①将O形圈用专用锥套推入清洁干净的活塞沟槽中。
②把格莱圈浸入液压油(或机油)内,并用文火均匀加温到80℃左右,至手感格莱圈有较大的弹性和可延伸性时为止。
③用导向锥套将加热的格莱圈装入活塞槽弹性圈上。
④用内锥形弹性套筒将格莱圈冷却收缩定形。
若格莱圈变形过大且不宜收缩时,则应将活塞及格莱圈一起放入80℃左右的热油液中浸泡约5-10min,取出后须定形收缩至安装尺寸后方可进行装配。
这种密封主要应用于:伺服系统,控制油缸,机床、快速相应油缸及建筑机器中的双向活塞油缸。
该密封主要优点:1.适用于一体式活塞;2.小的安装尺寸;3.极小的起动及运动摩擦,甚至低速下保持平稳的运动,无爬行现象;4.耐磨损,抗挤压,耐高温;5.具有高效的化学属性,基本可以使用于所有介质;6.具有良好的油膜回油特性;如何降低液压油缸的故障率作为液压油缸的生产厂家,一般对油缸的各方面技术都很精通,但对密封技术就不一定很了解。
一般厂家只知道使用,不一定知道密封原理,密封件的动态变化,密封件在油缸里是怎样工作的。
油缸的生产厂家必须了解密封技术,才能根据不同的技术要求,选用不同的密封件。
而密封件厂家也必须了解油缸的工作原理,采用不同的设计,来满足油缸的技术要求,所以需要油缸生产厂家与密封件生产厂家的紧密配合,才能减少油缸出故障的几率。
一、先谈液压密封件的几种状态(唇形密封)(1)密封件在没安装时,有四个尺寸,大家都可以看的到,用量具测的到。
这四个尺寸为:密封件根部的内径、根部外径,唇口的内径、唇口外径。
(2)密封件安装到沟槽内还未工作时,沟槽尺寸不变,而密封件的尺寸已经全部变化,四个尺寸为:密封件根部外径,外唇直径同时变化为沟槽外径;内唇直径为活塞杆直径,根部内径为密封件与活塞杆之间的间隙量加上活塞杆直径。
(3)当油缸开始工作起压力时,密封件的工作状态为:内、外唇口紧贴内、外壁向后微动。
密封件根部向后挤压,随着压力的增大,液压油对密封件的作用力也加大,密封件的整体变形量也就加大。
当工作周期完成,油缸无压力时,密封件又恢复成原状。
反复变形,反复恢复,直到密封件双唇有效量全部损失,密封件才损坏。
二、油缸沟槽尺寸公差与密封件的配合(1)往复运动密封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L型、U型、V型、与Y型等,其形状多为唇形密封。
(2)往复运动唇型密封相当广泛地应用于液压系统的往复运动油缸内。
这种密封件受压面呈唇型,在安装时有极小的过盈量,使唇缘与密封面充分接触,产生密封作用。
当油缸工作时,随着压力的升高,其接触力与接触面积增大,密封性能随压力增大而提高。
而在油缸回程时压力降低,接触面积与接触力下降,密封性能随之降低,这种唇口运行过程类似于人体呼吸过程。
另外此过程还起到一个润滑唇口的作用。
(3)世界上各国的密封件生产厂家都对沟槽尺寸的公差及粗糙度有严格的要求。
所以油缸生产厂家必需严格按公差及粗糙度要求来生产油缸。
如果不按要求生产油缸则会出现三种情况情况一、沟槽过深,会产生两种情况:A、密封件根部与沟槽间的间隙变大,就会使密封件根部产生不固定。
B、密封唇口与密封面的过盈量变小,密封件的反弹力就变小,那么活塞杆在跳动时低压漏油的故障率就会增多。
情况二、沟槽过浅,也会产生两种情况:A、导致封油唇口与密封面过盈量加大,接触面积加大,从而导致摩擦力变大,在油缸回程时密封件唇口得不到有效的润滑,发热量增大,就加速了密封件唇口的损坏。
B、导致密封件根部间隙量变小,结果密封件根部在油缸起高压时被挤出的几率增大。
情况三、油缸的粗糙度如果液压油缸的粗糙度超出要求也会导致两种情况:A、会导致密封件的内外唇口的摩擦力加大,唇口的损坏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