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摘要:列宁曾说过,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

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

的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本文就这一论断,介绍了论断的由起,阐述了本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方法论这门课程中对这一论断的一些心得和理解。

关键词: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英雄史观
引言: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关于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橐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英雄史观否认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诬蔑人民群众不过是消极的、被动的“惰性物质”,只能盲目跟着“英雄”走的“流氓”,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纵览时代变迁,历史演绎,人们都说“时代造就英雄”。

熟不知,时代的发展是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推动的,一切社会的进步,都是人民群众辛苦劳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倘若没有得到亿万人民的支持,无数形形色色的伟大的英雄人物怎能成就那一番伟业。

广大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的含义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由来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英雄人物。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都是其主体部分。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论断由来已久。

根据考证,这一说法源于苏联哲学家对《苏共(布)历史简明教程》(1938年出版)一书中某些观点的引申和附会。

苏联哲学家普·尤金于1939年在中央理论刊物《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第5期发表了题为《论个人在历史上作用的马
克思学说》的论文,紧接着,巴·伯纳丁尼又在该刊第7期发表了题为《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论文,这两篇文章都以《历史》一书对俄国民粹派强调英雄创造历史的批评并引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根据,提出一个相同的命题,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苏联哲学家康士坦丁诺夫在1951年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和1958年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两书中都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章节。

我国现行的观点就是从这里全篇承袭过来的。

最初编写者就提出“历史不是英雄创造的”、“奴隶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

这一观点是针对英雄史观提出来的,但是在阐述的时候不应当将二者完全对立起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英雄史观的错误不在于肯定了英雄创造历史的重大作用,而在于它彻底否定、抹煞或者是低估了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如果基于弥补英雄史观的不足考虑,我们完全可以将二者统一起来。

二、人民群众的发展对社会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心史观从其社会历史和阶级根源出发,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抹杀了被残酷剥削和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夸大了英雄改变历史的积极作用。

然而,我们必须知道,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但并不能取代人民群众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任何英雄豪杰,都是从群众中产生的,他的力量来自群众。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成功的伟大人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知识。

英雄的出现是必然中的偶然。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没有毛主席我们将会再多摸索几十年。

毛主席是人民的一盏明灯,他的出现给人民指明了道路,但是他的成功是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上,一个没有人民群众基础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历史伟人的,不会成为英雄。

英雄的成败个人的才能重要,但是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他是不会成功的。

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加速了历史的进程,并不等于他可以一个人成功!
人民群众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主宰,人民群众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等,都是围绕着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运动的,任何发展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参与都无法实现。

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为人民群众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都是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自由度和主
体性,促使人民群众的全面提高。

共产主义,归根到底就是要“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说来,在于他们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物质力量。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首先,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们从事精神活动的物质前提,没有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和其他物质设施,便没有社会的精神活动。

其次,劳动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

科学文化知识本身是劳动群众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理论将群众的实践经验概括为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文艺作品则以具体的、典型的形象表现人民的实际生活。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不仅以平时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

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的革新,整个社会制度的新旧更替,都是由人民群众发动的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实现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际上都是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摧毁那些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创造”一词的本真意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新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看,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都创造了历史,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但是他们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又有所不同。

其中,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作为个体的英雄人物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

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但整体历史并非个人历史的
简单堆砌。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专门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所以我们也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受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具体作用和具体结果是不同的。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不仅能够提出彻底推霭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的纲领,而且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这个纲领,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使自己和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新社会的主人。

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它的伟大历史作用是其他一切劳动阶级所不可比拟的。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充分发挥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当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以后,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过往的历史性革命和建设的社会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它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命题再阐释,牛方玉,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
(2)马克思群众观研究,杨谦,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13,博士
(3)《历史中的英雄》,(美)胡克著,王清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