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宿舍空间设计.doc

学生宿舍空间设计.doc

学生宿舍空间设计
东南大学房屋建筑学研讨课题报告
摘要
●本次研讨旨在对学生宿舍的空间布局研究,并设计出研讨组成员所理想的宿
舍空间布置。

●本次研讨从各大高校的宿舍实际情况着手,对其空间设计进行分析,以此得
出所需要着重研究的布置。

●本次研讨成果为学生宿舍空间设计图,使用程序为Auto CAD。

独到之处在于
采用了跃层空间设计,不仅实现了空间利用率的最大化,而且将不同生活区域分割,极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

●本次研讨最终对设计图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在交流讨论后就细节部分进行
了改进。

●本次研讨的成果、所使用的资料以及参考书目均列于附录中。

研究主题
学生宿舍空间设计
选题目的
在学习生活中,部分同学对学生宿舍的空间设计表达了不满。

在对其他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走访,并获得了各大高校学生宿舍的实景图后,研讨组决定比较分析各大高校学生宿舍的空间设计,并完成一份学生宿舍空间设计图。

研讨组所设计的空间设计图得到实际采用后,将极大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并使学生产生归宿感,使得学校的人文氛围更为浓厚,提高学校的影响力与凝聚力。

研究成果
通过研讨,研讨组成员得出结论,即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宿舍的空间设计存在有待改进之处,主要表现为:1)采光条件较差。

学生宿舍在一年中存在各时期采光不均的问题,同时宿舍内部不同位置采光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不同宿舍的采光状况存在差异。

2)空间利用率低。

现行的学生宿舍设计规范是针对上下分铺的学生宿舍制定的,实际情况则是部分学生宿舍采用了“上床下桌”的布置设计,使得实际所需要的学生宿舍高度与现行设计规范相比略低,根据现行设计规范所设计的宿舍存在空间净高无法获得充分利用的问题。

3)分区布局存在不合理之处。

不同生活区域没有得到严格的清晰准确的分划,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不同行为在同一个空间进行,影响了学习环境。

针对以上问题,研讨组得出了本次研讨制作学生宿舍空间设计图所需要着重把握的几个重点,并针对这些重点进行了大胆革新的设计:1)最具有革新精神的是本研讨组选择了跃层空间设计,将学生宿舍划分为上下两层,以此提高了学生宿舍的空间利用率。

2)针对学生宿舍分区布局存在不合理之处的问题,对学生宿舍空间进行了分层分区设计。

上层为住宿区,主要布置学生的床铺,供学生休息所需;下层为学习生活区,利用隔墙或隔断分开,一部分布置书桌供学生学习所需,另一部分为独立卫生间与独立浴室,保证了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会受
到影响。

意见与建议
总体建议:本次研讨组所设计的学生宿舍空间设计图仍然存在可供改进之处。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宿舍的空间利用率,上层住宿区的净高可作适当减小,在保证不影响学生正常休息的情况下避免了空间高度的浪费,在建设期间也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容积率的目的。

附录
一、各大高校学生宿舍实景图片
二、研讨成果:学生宿舍空间设计图
三、参考书目
为了设计出更加舒适的学生宿舍,我们调查了几个高校的学生并总结了以下几点:南大的同学认为他们的宿舍很狭小,采光也不是很好,对学习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

然后就是清华大学的紫荆公寓,虽然同学们都说环境很好,但是其活动范围也不是很大,而且没有阳台,对通风和晾晒衣服也有一定的影响。

东大的宿舍在采光上也有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用具的摆放不是很理想,就算是白天,由于柜子的摆放不当会遮住一部分的光线,从而导致了光线不足。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小组设计了跃层宿舍,并且附带有阳台,这就很大的增加了我们的活动范围。

为了更好的设计出符合人体力学的具有舒适度的寝室,我们还调查了关于公公开尺度的一些内容,比如人体基本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之一。

它主要以人体构造的基本尺寸(又称为人体结构尺寸,主要是指人体的静态尺寸。

如:身高、坐高、肩宽、臀宽、手臂长度等)为依据,在于通过研究人体对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反应和适应力,分析环境因素生理、心理以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序,确定人在生活、生产和活动中所处的各种环境的舒适范围和安全限度,所进行的系统数据比较与分析结果的反映。

它也因国家、地域、民族、生活习惯等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

如:日本市民男性的身高平均值为
1651mm,美国市民男性身高平均值为1755mm,英国市民男性身高平均值为1780mm。

人体基本动作的尺度,是人体处于运动时的动态尺寸,因其是处于动态中的测量,在此之前,我们可先对人体的基本动作趋势加以分析。

人的工作姿势,按其工作性质和活动规律,可分为站立姿势、座椅姿势、跪坐姿势和躺卧姿势. 1.站姿:背伸直、直立、向前微弯腰、微微半蹲、半蹲等。

基于此项调查与学生的反馈,我们小组利用CAD绘制了我们设计的一层,二层平面图和宿舍立面图。

在宿舍平面图中我们留了很多的空间给学生休息和学习,跟现在我们的宿舍最大的不同在于空间的最大利用。

我们依据了一些欧美的宿舍设计,改造风格选取北欧风,鉴于可能有的人不太了解,下面两点是它的主要特色:在建筑室内设计方面,就是室内的顶、墙、地三个面,完全不用纹样和图案装饰,只用线条、色块来区分点缀。

在家具设计方面,就产生了完全不使用雕花、纹饰的北欧家具,实际上的家具产品也是形式多样。

如果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一定是简洁、直接、功能化且贴近自然,一份宁静的北欧风情,绝非是蛊惑人心的虚华设计其实,这一风格较为通俗的解释就是:简约,舒适,主要以白色和木色为主用大量的原木,还有一些跳跃性的色彩,使整个空间更加地生动。

我们把宿舍设计成了家,使我们
从家—学校的转换没有丝毫陌生感,不仅从房屋建筑学空间设计的角度上,还从装修室内设计上改进我们的宿舍。

总的说来,房屋建筑学研讨课对于我今后从事土木工程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这次小组研讨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通过查资料,调查等手段我们了解了现在我们宿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宿舍空间太狭小,室内采光通风存在明县问题,集中表现在床也学习娱乐的地方太重叠,这是我们觉得现在宿舍最大的不好之处。

第二:我们发现问题并通过一些手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通过制作CAD,通过小组的研讨,通过网上询问一些有想法的人,得出了一些结论,启发了一些想法,从而制作了这个PPT。

从一开始的课程任务到最后真正融入其中,这个过程令人难忘。

研讨课就是通过小组成员的集思广益,每个人说出自己的想法讨论后汇总,虽然我们设计的宿舍从实施上还有待考量,但是能得到这个研讨结果我们还是比较满意的。

最后,我们想说学生宿舍使我们在学校的家,改进这个家需要更多的灵感不仅要从舒适度还要从实施难度上,对于这个课题我们小组一定会继续关注,让研讨继续下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