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
第三章 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
一、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 二、对理性前提的传统分析 三、对理性前提的行为学分析
一、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
1、理性条件
追求效用最大化是理性的市场参与者的唯一目标 市场参与者具有完全的能力去追求自身效用的最
大化。 金融学的理性:预期效用的最大化
Von Neumann-Morgenstern理性
后果:过快卖出具有潜在盈利的股票;在不同的证券上具有 不同的风险偏好。
(4)避免后悔 作出错误决定的人,决定越违反常规越后悔
后果:跟随他人投资,随大流,追涨杀跌等等从众行为都是 力图避免后悔
(5)相互影响 社会性的压力使人们之间的行为趋向一致
后果:从众心里,羊群效应
含义:以每一决策可能带来的各种经济后果(ri,pi)的概 率为权重,计算效用的期望值.
EU=Σpi*u(ri)
von Neumann
Morgenstern
1、理性条件
不确定条件下偏好关系的3个公理
公理1: 是 定义在X上的偏好关系
公理2:独立性公理
对所有
和
,如果
,则
公理3:阿基米德公理
例 例风2CB收2C险:::益:’:偏现同现好在样在型出的出:售投售效持资持用有用有函的于的数股风股为票险票凸,证,函将券将数损有损。失5失01%10的0000机0元元会获得2000元的 D可D的:能可’:继是能继续可是续持以可持有避以有该免避该股损免股票失损票,。失,5。600%%的的可可能能是是损损失失22000000元元,,5400%%的
(1)权数:即主n观概率,是客观概率的
非线概V性率函极数低。的情W况,(赋P予i 主) *观V概率( xi ) “0”;概i 率1 极高的情况,赋予 “1”
较数高低但于是其非客极观高概n的率情;况,赋予的权
较的低主E但观U是权非数极高低于概于P率其i的客*情观U况概,率( x赋i予)
Amos Tversky
行为金融学 Behavioral Finance
2017年诺奖——理查德· 塞勒 (Richard Thaler)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
三、对理性前提的行为学分析
1、心理因素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前景理论 锚定现象 心理区间 过度自信
代表性启发思维 代表在性进历启行史发概式的率思估不维计相:的关人时性们候倾,向常于常将过事分件强归调入这一种些归常类见的的重种要类性,,
John Meriwether Robert C. Merton Myron Scholes David W. Mullins Jr.
行为金融学 Behavioral Finance
行为金融学:以新的人性模式来研究不确 定性环境下投资决策行为的科学。
Daniel.Kahneman 2002年诺奖
例:存在如下选择:
选权AB择数’’::依:投 同据每资样:一固的效经定投用济收资函后益 用数果证于的券风客,险观可证概以券率获有。得601%0的00机元会的风风获收险险得益厌偏20恶好00元
例:的存收在益如下选择:
风A险:厌投恶资型固:定效收用益函证数券为,凹可函以数获。得1000元的收益
(2)价值函数 i 1 (3)参考值
价 值
损益 价值效用函数
锚定现象
假设美国正在准备防御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的迅 速蔓延,估计会使六百人丧失。有人提出了相应 方案来对付该疾病。
人们进行评估的时候,其评估值常常受到问题表 达方式的影响,在决策时不相关的信息也可能影 响人们的判断。
针对这些方案的后果进行的准确科学估计如下: 方案1:能拯救200人 方案2:三分之一可能拯救600人,三分之二的可能一个人 也方救案不3:了4。00人会丧命 方案4:三分之一可能性没有人会死去,三分之二的可能是
600人全都无法拯救。
三、对理性前提的行为学分析
2、心理因素对行为模式的影响 后悔与认知上的不协调 分割效应 赌博与投机 魔术思维 准魔术思维
三、对理性前提的行为学分析
3、文化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文化与社会认知 全球文化
(1)过分自信
投资者
投资者总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
非理性的表现
后果:低估证券的实际风险,过度交易。
(2)重视当前和熟悉的事物
对近期发生的事件和最新的经验更为重视,从而在投资决策 中过分依赖近期事件。
后果:对常看见的股票进行投资,对不熟悉的股票敬而远之。 (3)回避损失和“精神”会计(Spiritual accounting)
投资者更注重损失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决策上主要按照心理 上的“盈亏”而不是实际得失采取行动。
那些始终无法掌握这些能力的市场参与者将在 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二、对理性前提的传统分析
3、对理性前提的质疑
市场参与者不具有完全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自 利动机
人类的脑力和精力是有限的; 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能力也不可能是完全的 市场参与者以自利为唯一目标也是值得怀疑的
学习不能确保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趋于最优化
竞争中淘汰的并不一定就是非理性的参与者
理性套利者——LTCM ?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994
1995
1996
1997
理性套利者——LTCM
LTCM——Longtime Capital Management,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成立于1994年2月。 主要从事定息债务工具套利活动。 主要合伙人:
而随注忽机意视的力了数关据异于中常潜找与在到概趋可率势获的。得实际性线启索发,结式果思往维往试图在一些
代表性启发式思维的普遍存在,使得市场参与者只是依据市 场局部特征做出过度自信的判断。
前景理论
人们决策的依据是建立在前景之上的,而前景是 人们对决策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的价值函数的加 权平均值。
二、对理性前提的传统分析
1、理性投资者三个前提条件:
全知全觉
最优判断
完全的行为能力
最优决策
完全自利
最大化效用
二、对理性前提的传统分析
2、理性的形成条件:
市场中大部分的参与者具有很强的认知能力、 分析能力和趋利避害的能力。
即便那些少数不具备这些能力的参与者也可以 在市场中逐步学习和掌握这些能力。
对所有
,如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使得
,则存在
1、理性条件
期望效用理论 对于任意两个投资计划
有: 即: 最大化期望效用:
阿莱悖论
选择: A:25% B:20%
获得3000元 获得4000元
C:100% 获得3000元 D:80% 获得4000元
后悔理论的解释
2、风险态度
根据期望效用理论,以每一决策可能带来的各种 经济后果的概率为权重,计算效用的期望值。投 资者选择最高期望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