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1、境外投资的主体和投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境外企业的类型从早期比较单一的境外加工贸易发展到科研、资源开发,投资控股等多种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大型龙头企业的跨国经营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遇到的困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一些国家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的投资与并购壁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际市场的初步确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缺乏强有力的品牌错误!未定义书签。
4投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投资新建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处在低级阶段,比较优势不突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国国际化应对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1、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2、出口导向与跨国投资相结合错误!未定义书签。
3、塑造品牌,全球推广错误!未定义书签。
4、本土化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5、加强研发,重视对无形资产的投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慎选投资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7、尊重当地文化习俗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正愈来愈深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加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潮之中,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中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从出口导向战略向国际化经营战略转变。
国际营销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最大努力增强自身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但由于中国企业自身存在的一系列经营经管方面的不足,对市场定位分析的缺失。
中国入世时间较短导致的中国社会经济环境不太明朗。
对国际市场的了解程度及市场定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致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状况、遇到的困境及借鉴其他国家的国际化战略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企业应对国际化困境策略。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化现状国际化困境策略Abstract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gration, countries of the world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eply into the tid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making China more integrated into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mong the tide of the times, China has a more open attitude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nterprises must change to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rom an export-led strategy. Seize the opportunity, meet the challenge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do their best to increase their strength,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But due to a serie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own lack of management, lack of market analysis. Shorter led to China's WTO entry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is not very clear. Th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n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problems in areas such as market positioning, resulting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facing unprecedented difficulties.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other countries, put forward b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o deal with the dilemma the countermeasures to be takenKeywords :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dilemmastrategies一、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企业国际化主要是指经营行为的国际化,具体是指企业的投资、融资、市场与销售等方面的跨国经营。
企业经营的国际化要求企业制度实现国际化,要求企业机制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营销的要求。
同时,企业经营行为的国际化要求政府对企业国际化经营行为进行经管的宏观经管体制与经管职能的国际化。
企业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亦是我国经济与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过门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据了解,2010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130,000多家,近六成为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国有企业占10.2%,私营企业占8.2%;股份有限公司占7%,股份合作企业占4.6%,外商投资企业占3.2%,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1%,集体企业占1.1%,其他占6.6%。
我国企业发展现状机遇与威胁并存,近几年我国的国际化已初显成效1、境外投资的主体和投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从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向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参与对外投资的格局改变,特别是民营企业日益成为境外投资的重要增长力量。
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占境外企业数量的95.3%,联营公司仅占4.7%。
从设立境外企业数量看,中央企业和单位占16.2%,地方企业占83.8%。
2、境外企业的类型从早期比较单一的境外加工贸易发展到科研、资源开发,投资控股等多种类型。
行业分布来看,我国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制造业占28.6%,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占12.8%,采矿业占6.2%,其他诸如农林渔牧,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洗洗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也均有涉及。
3、大型龙头企业的跨国经营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如联想集团、海尔集团、华为集团、中兴公司等的跨国经营已初具规模,这些企业借助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依托国内庞大的生产体系和销售网络,产品的价格性能比已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虽然这些企业海外经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
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对外经济更加开放的今天,中国企业不仅自身要经历市场化和国际化,同时还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带来的本土竞争。
我国企业与世界五百强几乎都是具有很强实力的巨型企业。
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虽然中国吸收FDI已居世界第一,但中国企业更多担当的是中间加工甚至组装上网角色。
中国多数企业仍过多重视实体经济,而对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产品研发、销售网络和市场开拓等研究和重视不够,由此不仅丢掉了利润大头,而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联想、海尔、华为等这些企业跨国发展的事例说明了中国企业正在坚定地走向世界,但通向世界市场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而是荆棘丛生,壁垒重重。
这既存在着外部因素与我国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遇到的困境1、一些国家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的投资与并购壁垒。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仍然用“冷战”的思维和方法对待中国企业并购美国的企业。
我国企业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7%,而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为3.9%。
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从2002年的第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位,2011年依然保持着这一位置。
一些国家在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可能出现本国企业被并购的浪潮心存虑。
由于部分国家无法正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以种种理由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加以阻挠,更有甚者,以国家安全为借口,企图遏止中国经济的发展。
使得我国在国际化经营中出于自身国家经济发展的考虑,对我国企业的进入其市场设置了诸多门槛,中国始终是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简称CFIUS)严格防备的重点,在相关案件方面经常得到比别的国家更多的“关心”。
2004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计划,遭到CFIUS几个月的审查。
此外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一案也因为美国国内的反对而搁浅。
与此同时,海外商业风险的存在也是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面困境,某些外商企业存在着信用风险,信用不良,存心欺诈。
2、国际市场的初步确立。
中国走世界并为所知大概最初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此时国际市场已经基本被世界上大型跨国公司瓜分完毕,世界市场留给中国企业跨国发展的战略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中国企业所要所面临的竞争对象是具有强大实力的跨国公司,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开拓市场,并让其本地居民接受和认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3、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品牌是企业的形象,品牌是指区别某个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其标志。
拥有自己的品牌是一个国家通向世界的入场卷。
像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全球品牌,而且其产品出现在世界的各国角落,为每个普通的消费者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