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的任务及钢的分类
合金钢是指钢中除含有硅和锰作为合金元素或脱氧元素 外,还含有其他合金元素如铬、镍、钼、钛、钒、铜、钨、 铝、钴、铌、锆和稀土元素等,有的还含有某些非金属元
素如硼、氮等的钢。
根据钢中合金元素含量的多少,又可分为低合金钢, 中合金钢和高合金钢。一般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3%的为普
通低合金钢,总含量为3%~5%的为低合金钢,大于10%的叫 高合金钢,总含量介于5%~10%之间为中合金钢。
按钢中所含有的主要合金元素不同可分为锰钢、硅钢、
硼钢、铬镍钨钢、铬锰硅钢等。
按冶炼方法和质量水平分类
• 按炼钢炉设备不同可分为转炉钢、电炉钢、平炉钢。其中 电炉钢包括电弧炉钢、感应炉钢、电渣钢、电子束熔炼及 有关的真空熔炼钢等。
•
按脱氧程度不同可分为沸腾钢(不经脱氧或微弱脱氧)、
镇静钢(脱氧充分)和半镇静钢(脱氧不完全,介于镇静 钢和沸腾钢之间)。
[S]≤0.025%
[S]≤0.005%,甚至更
低。
有些钢种,如易切削钢硫则作为合金元素加入,
要求[S]=0.08%-0.20%。
三、钢中的氧
• 在吹炼过程中,向熔池供入了大量的氧气,到吹炼
终点时,钢水中含有过量的氧,即钢中实际氧含量
高于平均值。 • 如不脱氧,在出钢、浇铸中,温度降低,氧溶解度 得不到正确凝固组织结构的连铸坯。
脱氧的任务
• 根据具体的钢种,将钢中的氧含量降低到所需的水平,
以保证钢水在凝固时得到合理的凝固组织结构;
• 使成品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最少,分布合适,形态适 宜,以保证钢的各项性能指标; • 得到细晶结构组织。 常用的脱氧剂有Fe-Mn,Fe-Si,Mn-Si,Ca-Si等合金。
四、钢中的气体
• 钢液中的气体会显著降低钢的性能,而且容易
降低,促使碳氧反应,钢液剧烈沸腾,使浇铸困难,
• 钢中氧含量高,还会产生皮下气泡,疏松等缺陷, 并加剧硫的热脆作用。在钢的凝固过程中,氧将 会以氧化物的形式大量析出,会降低钢的塑性, 冲击韧性等加工性能。 • 一般测定的是钢中的全氧,即氧化物中的氧和溶 解的氧之和,在使用浓差法定氧时才是测定钢液 中溶解的氧,在铸坯或钢材中取样时是全氧样。
工过程中,晶界处的共晶体熔化,钢受压时造成
晶界破裂,即发生“热脆”现象。 • 如果钢中的氧含量较高,FeS与FeO形成的共晶体 熔点更低(940℃),更加剧了钢的“热脆”现 象的发生。
• 锰可在钢凝固范围内生成MnS和少量的FeS,
纯 MnS 的 熔 点 为 1610℃ , 共 晶 体 FeS-MnS (占93.5%)的熔点为1164℃,它们能有 效的防止钢热加工过程的生产镇静钢时,[Al]多在0.005%-0.05%,
通常为0.01%-0.03%。钢中铝的加入量因氧量而异,对高碳钢 应少加些,而低碳钢则应多加,加入量一般为:0.3-1.0kg/t钢。 铝加到钢中将与氧发生反应生成Al2O3,在出钢、镇静和浇 铸时生成的Al2O3大部分上浮排除,在凝固过程中大量细小分散
硫还会明显降低钢的焊接性能,引起高温龟
裂,并在焊缝中产生气孔和疏松,从而降低焊缝
的强度。硫含量超过0.06%时,会显著恶化钢的耐
蚀性。硫还是连铸坯中偏析最为严重的元素。
• 不同钢种对硫含量有严格的规定:
非合金钢中普通质量级钢[S]≤0.045%
优质级钢 [S]≤0.035%,
特殊质量级钢
有的钢种要求如管线钢
的Al2O3还能促进形成细晶粒钢。铝是调整钢的晶粒度的有效元
素,它能使钢的晶粒开始长大并保持到较高的温度。
七、钢的分类
• 按化学成分分类
按是否加入合金元素可钢分为把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碳素钢是指钢中除含有一定量为了脱氧而加入硅(一
般≤0.40%)和锰(一般≤0.80%)等合金元素外,不含其 他合金元素的钢。根据碳含量的高低又可分成低碳钢 ( [C]≤0.25% ) , 中 碳 钢 (0.25%≤[C]≤0.60%) 和 高 碳 钢 ([C]>0.60%)。
第一节 炼钢的任务及钢的分类
炼钢的基本任务是脱碳、脱磷、脱硫、脱氧, 去除有害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提高温度和调整 成分。
归纳为:“四脱”(碳、氧、磷和硫),
“二去”(去气和去夹杂),“二调整”(成分
和温度)。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供氧,造渣,
升温,加脱氧剂和合金化操作。
一、钢中的磷
• 对于绝大多数钢种来说磷是有害元素。钢中磷的 含量高会引起钢的 “冷脆”,即从高温降到0℃ 以下,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降低,并使钢的焊接
• 钢中加入适量的铝,可生成稳定的AlN,能够
压抑Fe4N生成和析出,不仅改善钢的时效性,
还可以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氮可以作为合
金元素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在冶炼铬钢,镍 铬系钢或铬锰系等高合金钢时,加入适量的氮, 能够改善塑性和高温加工性能。
五、钢中的夹杂
• 钢中非金属夹杂按来源分可以分成外来夹 杂和内生夹杂。
• 外来夹杂是指冶炼和浇铸过程中,带入钢
液中的炉渣和耐火材料以及钢液被大气氧
化所形成的氧化物。
内生夹杂包括:
• 脱氧时的脱氧产物;
• 钢液温度下降时,硫、氧、氮等杂质元素溶解 度下降而以非金属夹杂形式出现的生成物; • 凝固过程中因溶解度降低、偏析而发生反应的 产物; • 固态钢相变溶解度变化生成的产物。 钢中大部分内生夹杂是在脱氧和凝固过程中产 生的。
• 按质量水平不同可分为普通钢、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
按用途分类
分为三大类: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
• 结构钢是目前生产最多、使用最广的钢种,它包括碳素 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主要用于制造机器和结构的零件 及建筑工程用的金属结构等。碳素结构钢是指用来制造 工程结构件和机械零件用的钢,其硫、磷等杂质含量比 优质钢高些,一般[S]≤0.055%,[P]≤0.045%,优质碳 素钢[S]和[P]均≤0.040%。碳素结构钢的价格最低,工 艺性能良好,产量最大,用途最广。
性能与冷弯性能变差。
• 磷是降低钢的表面张力的元素,随着磷含量的增 加,钢液的表面张力降低显著,从而降低了钢的 抗裂性能。
• 磷是仅次于硫在钢的连铸坯中偏析度高的元素, 而且在铁固熔体中扩散速率很小,因而磷的偏
析很难消除,从而严重影响钢的性能,所以脱
磷是炼钢过程的重要任务之一。磷在钢中是以 [Fe3P]或[Fe2P]形式存在,但通常是以[P]来表 达。炼钢过程的脱磷反应是在金属液与熔渣界 面进行的。
调质钢的含碳量大于0.25%,所制成的零件经淬火和高温
回火调质处理后,可得到适当的高强度与良好的韧性。 氮化钢一般是指以中碳合金结构钢制成零件,先经过调 质或表面火焰淬火、高频淬火处理,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 最后再进行氮化处理,以进一步改善钢的表面耐磨性能。
工具钢包括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及高速钢。 • 碳素工具钢的硬度主要以含碳量的高低来调整 (0.65%≤[C]≤1.30%),为了提高钢的综合性能,有的钢中 加入0.35%~0.60%的锰。
根据成分不同,夹杂物可分为
• 氧化物夹杂,即 FeO、MnO、SiO2、Al2O3 、Cr2O3
等简单的氧化物; • FeO-Fe2O3 、FeO-Al2O3、MgO-Al2O3等尖晶石类和 各种钙铝的复杂氧化物; • 2FeO-SiO2,、2MnO-SiO2、 3MnO-Al2O3-2SiO2等硅 酸盐; • 硫化物夹杂,如FeS、MnS、CaS等;
物的形态和分布以提高钢质;
锰是一种非常弱的脱氧剂,在碳含量非常低、
氧含量很高时,可以显示出脱氧作用,协助脱氧,
提高他们的脱氧能力; 锰还可以略微提高钢的强度,并可提高钢的淬 透性能,稳定并扩大奥氏体区,常作为合金元素生 成奥氏体不锈钢、耐热钢等。
硅 (Si)
硅是 钢 中 最 基 本的 脱 氧剂 。 普通 钢 中含 硅 在
硫在钢中以FeS的形式存在, FeS的熔点为1193℃, Fe与FeS组成的共晶体的熔点只有985℃。液态Fe与 FeS虽可以无限互溶,但在固熔体中的溶解度很小, 仅为0.015%-0.020%。
• 当 钢 中 的 [S]>0.020% 时 , 由 于 凝 固 偏 析 , FeFeS共晶体分布于晶界处,在1150-1200℃的热加
不同用途的钢对磷的含量有严格要求:
非合金钢中普通质量级钢[P]≤0.045%;
优质级钢
特殊质量级钢 有的甚至要求
[P]≤0.035%;
[P]≤0.025%; [P]≤0.010%。
有些钢种:炮弹钢,耐腐蚀钢需加P元素。
二、钢中的硫
硫 对钢的性能会造成不良影响,钢中硫含量高,
会使钢的热加工性能变坏,即造成钢的“热脆”性。
冶 炼 一 般 钢 种 时 要 求 将 [Mn] 控 制 在 0.4%0.8%。在实际生产中还将[Mn]/[S]比作为一个指
标进行控制,[Mn]/[S]对钢的热塑性影响很大。
从低碳钢高温下的拉伸实验发现提高[Mn]/[S]
比可以提高钢的热延展性。一般[Mn]/[S]≥7时不
产生热脆。
[Mn]/[S]比对低碳钢热延展性的影响
度。
• 碳能显著改变钢的液态和凝固性质,在16000C, [C]≤0.8%时,每增0.1%的碳
◆钢的熔点降低6.50C
◆密度减少4kg/m3
◆黏度降低0.7%
◆[N]的溶解度降低0.001% ◆[H]的溶解度降低0.4 cm3/100g ◆增大凝固区间17.790C 。
锰(Mn)
锰的作用是消除钢中硫的热脆倾向,改变硫化
因此在炼钢、精炼和连铸过程应最大限度地降低钢
液中夹杂物的含量,控制其形状、尺寸。
六、钢中的成分(碳)
• 炼钢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把熔池中的碳氧化 脱除至所炼钢钟的要求。从钢的性质可看出碳
也是重要的合金元素,它可以增加钢的强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