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

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

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
黄进
2010年第5期——党的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各类社会组织得到很大发展,社会组织领域的党建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目前活跃在宜城市各个领域的社会组织177家,各类协会会员1546人,其中党员725人。

近年来,宜城市委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从创新组建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创新活动形式入手,全面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创新组建模式,实现社会组织党组织全覆盖
市委依托市民政局成立市委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制定全市社会组织党建规划,分类指导市直各部门社会组织党组织及所属单位党建工作,做好对社会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实践中,我们探索出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四种有效模式。

一是单独建。

对老体协、驾协等28个规模较大、独立性较强,其常设办事机构工作人员中有3名以上党员的社会组织,单独建立党支部。

二是联合建。

对规模较小、党员人数不稳定、不具备单建条件的,如作协、美协、书协等43个社会组织,根据“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先后组建19个联合党支部。

三是挂靠建。

对农学会、林学会等41个与主管单位业务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挂靠成立党小组,实行统一教育管理。

四是委派指导员。

对台胞联谊会、硬笔书画联谊会等65个暂不宜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由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选派政治素质强、业务素质高的党员骨干担任党建指导员,共派驻指导员65名。

同时,我们在社会组织中成立工会组织19个、共青团组织41个、妇女组织23个,为组建党组织创造了有
利条件。

通过创新组建模式,我市社会组织基本上实现了党组织设置和党建活动全覆盖,党员有了“新家”。

二、创新管理方式,促进社会组织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一)认真教育,提升素质。

一是抓理论学习。

各社会组织党支部每月固定1-2天作为政治理论学习日,有条件的社会组织聘请1-2名政治辅导员,集中学习党的知识和有关文件精神,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讨论,使党员在学习讨论中不断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明辨是非能力。

二是抓分类施教。

针对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党员进行各有侧重的教育。

如对学术科研领域的党员进行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精神教育,对个体私营经济领域的党员进行依法、文明经商教育。

三是抓思想工作。

平时注重做好社会组织党员思想政治工作,遇有重要事件和情况,及时通报,正确引导,使党员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保持清醒政治头脑,通过发挥党员的积极作用和正面影响,做好维稳工作。

(二)建立制度,规范行为。

一是建立登记建档立卡制度,把好“入口”关。

在党员入会和会员入党时,建立登记卡,逐人登记造册,存入个人管理档案,为党组织加强日常管理打好基础。

二是建立交心谈心制度,把好“思想”关。

要求社会组织党支部坚持做到“三必谈”,即:遇有思想情绪时必谈,遇有重大政治事件时必谈,遇有矛盾纠纷时必谈,澄清认识,化解矛盾,坚定信仰。

三是建立外出报告和定期汇报、回访制度,把好“去向”关。

明确规定,党员凡流动到外地,都要向所在社会组织党支部报告,由党组织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对流动党员的去向、外出时间、联络地址等作好登记,并要求每两个月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社会组织党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

同时,不定期派人或发函到外出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了解情况。

(三)强化监督,保证方向。

一是强化自我监督。

教育引导党员增强自我约束意识,要求按照《党章》、社会公德和社会组织章程严格约束自己、检查自己,自觉做到慎初、慎微、慎独。

二是强化组织监督。

各社会组织党支部不定期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每半年组织党员相互评议打分,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批评教育,促进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三是强化社会监督。

注重将社会组织党员的行为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多方征求群众对党员的意见。

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党支部还挂出征求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全面掌握党员的各方面表现。

三、创新活动形式,引导社会组织党组织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一)发挥社会组织联络面广的优势,积极开展项目建设活动。

市粮油协会党支部按照市委推进“项目建设”的要求,坚持以融资创新增活力,积极争取到联保贷款,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

先后为330户(次)会员贷款2000多万元,促进了生产,提升了协会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发挥社会组织行业多的优势,联合开展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

2009年,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组织市卫生界学会、法协、机电学会、农学会等社会组织党组织联合举办以为民义诊、免费咨询、义务维修为主题的“党员科技服务一条街”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市慈善会党支部组织开展的慈善募集救助活动共募集慈善资金100多万元,为促进宜城和谐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发挥社会组织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市老体协党支部积极参与“和谐社区温馨家园”创建活动,每年组织1-2次大型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市老年书协在6名老党员倡导下,举办建国60周年大型书画展;太极拳协会以党员为骨干,设立7个
辅导站,广泛吸纳市民参与健身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增强了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作者系中共宜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相关主题